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各地的房产热突然熄火了,全国范围内房价都在逐渐下跌,许多地方还陆续出现了烂尾楼,这让不少人担忧楼市未来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楼市下行也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因为城市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补贴民生项目、公务员发薪水都离不开钱,过去多年时间来,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工商业欠发达地区来说,土地出让金带来的收入甚至能占据地方预算的一半以上。

如今楼市突然熄火,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这也成了地方政府非常头疼的问题,土地出让金后续乏力,地方财政高度紧张,地方政府究竟要如何面对这一艰难的现实呢?

1,地方财政面临的困境

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拿走了更大比例的财税,地方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减少,反而是财政收入降低了,直到1998年房改以后,地方才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土地财政。

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国有的,这意味着开发商想要在城市里盖房,就必须先从地方政府那里买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房价逐渐水涨船高,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也变得富裕起来,假如你所在城市的房价一平米2万块钱,那么土地出让金的占比能达到6-7成,剩下的才是开发商的盖房成本和利润。

对于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想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难度实在不小,毕竟即没有大城市的人才供应,交通也没有东南沿海方便,营商环境也比不上沿海地区,那么房地产似乎成了唯一来钱快、周期短和低风险的行业。

土地是摇钱树,已经是许多地方坚信不疑的一点,许多城市已经对土地财政产生了路径依赖,没有人考虑过土地出让金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土地财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本质上是透支了当地居民未来30年的收入,而随着居民杠杆率上升,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在2021年以后逐渐熄火,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

在过去的房产热时期,很多地方都喜欢大搞基建,通过不断借债发展的模式拉高了GDP,如果说房地产能够一直繁荣,土地出让金持续增长的话,问题还不大,问题在于现在的房地产不行了,到了2024年,很多地方的土地出让金只有房产热时期的3-5成,可地方欠下的债务却不会减少。

今年以来,你看到各地开始削减公务员工资、削减公交补贴,甚至是拍卖未来几十年的停车场、食堂运营权,都是地方财政自救的一种方式。

社会方面的压力也不小,大多数老百姓都不是大城市的土著,很多人都是掏空了家里6个钱包贷款买的房子,收入其实非常有限,随着房价急剧下跌,甚至是期房烂尾,老百姓的月供却不会少。

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部分人会选择断供,目前断供影响还相对有限,一旦大规模断供发生,那么金融系统的稳定会遭到破坏,到时候银行、企业大规模倒闭业并非不可能。

其实说到底,土地财政本就不是可持续的税收,加上最近两年出生人口锐减,房产数量已经供大于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想要发展地方经济,根本上还是要改善营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提高教育投入,积极拥抱高科技产业才行,指望土地财政吃一辈子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