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圈的友谊像泡沫,一碰即碎。

近日,成都举办了2024年国际车展,该车展被誉为国内4A级车展之一,吸引了近130家车企。

车展上,不论台上还是台下,都硝烟味十足。1400辆新车在该车展上亮相,同台竞争,而上汽集团高管在展台下接受了采访,炮轰小米SU7抄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频截图

实际上在车展之前,上汽集团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这份财报并不靓丽,其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大跌,利润暴跌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汽车巨头上汽集团,正遇上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不断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主打燃油车的汽车巨头也开始招架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集团高管炮轰小米SU7抄袭,

小米暂无回应

上汽集团高管俞经民在采访中称:“我直接喷一下小米。这个抄啊,真不要脸。抄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很多人不认识那个叫保时捷的车,保时捷车怎么会难看呢?我很理解,没什么不好意思,只要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汽车微博

所以小米成功了吗?小米SU7交付量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10000辆,因为销售情况好于预期,小米今年新车交付量目标已经从10万辆变成了12万辆,要知道,小米SU7在今年3月底才上市,从这个成绩上看,小米确实算得上成功。

另外,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的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车收入62亿元,毛利率为15.4%,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算上研发以及供应链建设等成本,二季度智能汽车业务亏损18亿元。

雷军在社交平台称,小米汽车业务刚起步,他对这个成绩感到满意,后续将会继续增加对造车业务的投入。

为什么时隔这么久,上汽集团高管还要炮轰小米汽车抄袭呢?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增,往往意味燃油车的销量要下降,毕竟市场就这么大。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燃油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传统燃油车企视新能源车企为“眼中钉”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此次上汽集团高管炮轰小米汽车抄袭,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抄袭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上汽集团压力倍增的信号。

假设小米汽车这些新能源品牌没有热度,没有销量,也没有影响自己的生存,这场“炮轰”根本不会发生。

重提小米汽车“抄袭”争议事件,显然给小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截至目前小米并没有对上汽集团高管的言论进行回应。

再回到上汽集团上,其实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的进攻,上汽集团早已经开始转型。

实际上,从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上看,它的表现并不差。在2024年上半年,上汽新能源汽车终端交付量达52.4万辆,同比增长29.9%,位居中国车企第二。

然而,新能源汽车业务带来的收益远远弥补不了燃油车业务利润下滑的损失。2024年上半年上汽集团扣非净利润下跌82%,是最好的证明。

眼见自己过去称霸的燃油车市场即将崩塌,而新能源市场又劲敌无数,难攀高峰,上汽集团陷入了困境。

近期,上汽集团经历了剧烈的人事变动,重新排兵布阵似乎表明上汽集团正在积极改变策略,挑战这前所未有的危机。

上汽集团扣非净利润暴跌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集团扣非净利润暴跌82%,

燃油车卖不动了

2024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846.86亿元,同比下降12.82%。

归母净利润为66.28亿元,同比减少6.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上汽集团2024年上半年财报

在今年4月8日,上汽集团曾发布《关于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的公告》,完成子公司的转股及增资之后,预计公司会获得净利润50-70 亿元。

所以可以得知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会少很多,财报显示当期的扣非净利润仅有10.20亿元,同比下降了82%。实际上扣非净利润数据更能反映汽车业务的盈利情况。

为什么利润会出现这么大的下滑呢?在财报中,上汽集团表示:“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空前激烈,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看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一共卖了多少车。数据显示,上汽集团的整体产销量分别为181.33万辆、182.70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3.94%、11.81%。

而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增加的,其新能源汽车终端交付量达52.4万辆,同比增长29.9%。

目前没有公开数据显示上汽集团的燃油车销量到底下降了多少,但结合上述一减一增的数据看,燃油车下降的比例远超11%。

上汽集团旗下有多个子公司,比如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通和上汽乘用车等。在集团整体营收下滑的情况下,上汽通用的营收表现最惨淡。

2024年上半年,上汽通用营收为320.02亿元,同比下降48.42%;净利润亏损22.75亿元,上年同期为5.28亿元,由盈转亏;累计销售22.56万辆,同比下滑49.98%。

近年,上汽通用旗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汽车品牌都卷入了价格战,但促销降价并没有真正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多个品牌卷入价格战,彼此之间互相竞争挤压,整体的盈利能力反而下降了。价格战对企业来说,真的是一把双刃剑。

另外,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通上半年的汽车销量也在下跌,且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传出裁员消息。

警钟已经敲响。在燃油车时代,上汽集团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合资品牌站上了行业顶峰,但随着新能源车敲开了国内汽车行业大门,合资品牌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未来,上汽集团需要展现更加强大的技术能力,才能稳住行业龙头的地位。

上汽集团守护“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集团守护“灵魂”,

坚持自研

在2021年上汽集团的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陈虹发言表示,上汽集团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则变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必须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此以后,汽车界有了一个“灵魂”梗,基本上每当有车企使用了华为的智驾系统,网友都会调侃又一家车企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微博

然而自研之路是一条耗资巨大的道路。诡异的是,从上汽集团近期的研发费用看,并没有发现其在研发上的投入有所增长,相反研发费用增速正在下降。

2024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研发费用为76.75亿元,同比下降3.51%。

再看看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高达201.77亿元,同比增长41.64%。无论是具体的研发投入费用还是增速都远远高于上汽集团。

不过有趣的是,在投下这么高的研发费用之后,比亚迪依然选择和华为在智能驾驶上进行合作。在今年8月末,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在深圳签订智能驾驶合作协议。比亚迪的豹8,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

另外,有报道称国外品牌奥迪最后一代燃油车也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其中奥迪A5将成为首发车型。

对比亚迪和奥迪来说,使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似乎没有失去“灵魂”的担心。

不知道能不能在明年看到上汽集团的新款新能源汽车搭载上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

国内燃油车市场正在缩小,而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不断壮大,这已经成为事实。传统的合资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熬,转型是合资车企的必然选择,但即便坚定转型,这条路也并不好走。

而在转型之路中,上汽集团高管怒呛小米汽车“抄袭”,无意中释放了在转型中感到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