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都在聊 2019 年之前的就业环境到底有多好,这个我觉得我非常有发言权。因为我是 2017 年毕业的。2019 年的时候,我经历了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变动。

2016 年,我大四要找实习,很多人都建议我一定要去北京闯荡一下。但我当时非常犹豫,因为我觉得我的院校背景非常普通,肯定竞争不过北京的那些本地院校。但是我后来咨询了一位学长,学长告诉我,以他在北京的工作经历来看,只要你不是一个傻子,一定能找到工作的。然后我当时就尝试着找了一下,结果一天之后就直接找到了实习单位,然后我就去了北京。

后来在北京的实习经历也非常顺利,而且我在实习的半年里直接换了三家公司,想跳槽就跳槽,想裸辞就裸辞,到处遍地都是机会。

然后到了 2017 年,我顺利毕业之后,在家里在网上捣鼓了一下简历,投了意向的公司。基本上三天之内就一定会有回复,然后就会邀请你去面试。

后来我去了一家很心仪的公司,前前后后不到一周就直接入职了。当时的底薪是 5000 块钱,然后再加上项目的提成什么的,上班的时间也非常自由,反正那一年过得还是蛮开心的。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之后,我就辞职了,然后在北京家里休息了一到两个月,又顺利入职了下一家公司,底薪翻到了 7000。但在第二家公司待了没多久就来到了 2019 年 2 月份。那一年突然间因为某个非常知名的人物的税务问题,我们那个行业全部垮掉,所以我的第二段工作经历直接就“game over”。

在 2019 年我失去那份工作之后,一整年在北京没有找到任何一份工作,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流传“2019 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种说法了。

然后在 2019 年 10 月份的时候,因为健康和精神上的压力太大了,我就打道回府,回了成都,然后开始了我的第三段工作经历。结果刚过年,2020 年 1 月还是 2 月的时候,疫情就来了。然后 2 月底的时候,因为我们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我们整个部门直接被裁掉。

2020 年的就业情况都还算比较好,我在 6 月份就已经入职了第 4 家公司,然后在这家公司待了两年。这两年虽然是我事业的巅峰期,但是整个行业是处在大衰退的阶段。就是从 2020 年到今年这四年期间,我虽然见证了影视行业衰退的大浪潮,也可以说是管中窥豹。因为我当时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整个影视行业给人的感觉是欣欣向荣的状态,然后各种各样的项目层出不穷。

因为我们影视行业有一个审查制度,就是你每个月需要送一批影视大纲到广电总局去审核,然后它会给你批号。以前我刚进这家公司的时候,每个月出的号大概是 400 个。也就是说有 400 个影视项目可以立项。到今年为止,这个出号的数量已经锐减到 40 个。从 400 到 40,可见整个影视行业萧条到什么地步,我可以说它已经整个死掉了。

我觉得从影视行业可以窥见其他行业有多么的萧条,因为影视行业也是上下游特别多的一个产业,涉及到非常非常多人的饭碗。

我想说的是,某招聘软件上给我发消息的一些 HR 和工资表,我记得我 2021 年或者是 2022 年的时候收到的一些面试邀请,薪资起码是 8 到 10K。今年就已经有 3 到 4K 的在找我了。再往招聘页面一翻,8 到 10K 薪资的工作比以前少了好多,全是 5、6K,3、4K 的那种薪资。

我有一个在大厂工作的朋友跟我讲,以前他们那个岗位招聘的时候,投的简历大多数都是 985、211 的,如果是清北的已经是很顶尖的简历了。今年那个很普通的岗位有很多常春藤的院校都在投,可见内卷真严重。

所以,如果你的学历背景是双非的本科,或者说是甚至大专,你根本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所以回想起我 2017 年刚毕业那会儿,在北京遍地都是机会,傻子都能找到工作的时候,我真的会很唏嘘,觉得时代真的变了。

我现在周围的朋友里面,待业的人群大概在 60%到 70%左右,同时我也会觉得自己非常倒霉,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当年我刚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一个黄金时代。但是没有想到那时金色的光,其实是夕阳的余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