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看东西很正常,眼球也能和之前一样转动了。”近日,在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七科诊室,斜视患者王先生高兴地对科室主任孙宝说。

一直以来,该科以“针灸并用,中西互融,铄古切今,仁心仁术”为治科理念,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总结研究、传承发扬、实践运用古代针法,在威海及周边地区患者口中形成了众口交赞的好口碑。2016年起,孙宝带领科室成员深耕针灸领域创新,开展了现代针灸综合治疗斜视、脑梗、面神经麻痹等多个临床科研项目,不断收获创新硕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多岁的王先生患有糖尿病,这段时间发现眼睛出了问题,右眼眼球转动困难,上上不去,下下不来,怎么也转不到最外边,导致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就医后,王先生被诊断为斜视,可是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治不好。“我怎么就斜视了?就这么个小毛病,怎么就治不好?”

多方打听,王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七科,向孙宝寻求帮助。

接诊后,孙宝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眼球运动检查,发现患者的右眼瞳仁只在正中,“你这是眼睛的外展神经不行,导致眼球转不到最外边。”

面对患者的满腹疑问,孙宝一边画图一边解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凝功能容易受到影响,血液循环较差,导致眼部神经缺血,从而损伤眼部的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而神经支配肌肉,眼球运动主要由动眼、外展等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以及下斜肌等8块眼肌,从而实现眼球的左右运动、上下运动、旋转运动。斜视的源头就是眼肌和相关支配神经出了问题。”

“孙主任,你这一画图,我都明白了。”找到了斜视的“病因”,孙宝对症下“针”,采用了“四针”综合的治疗方案——“矫目八针”针刺眼部的八个肌腱附着点,配合电针,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醒脑开窍针法,针刺风池、完谷、天柱、睛明、太阳等穴位,改善机体供血,进一步调动气血濡养眼部周围的神经;针对眼部外展神经,通过眼针滞针疗法,针刺目外眦,然后捻针将外展神经支配的肌腱捻到针上往外拖,直接促进外展神经和相关眼肌功能的恢复。

治疗后,患者当即发现自己的右眼眼球能动了。治疗期间,患者还遵医嘱,配合远视、聚焦等眼睛练习。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的右眼眼球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双眼能够同时注视目标,乐得直竖大拇指。

“斜视是门诊常见的眼科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也有30多岁的年轻人。斜视患者中多为糖尿病并发症。”孙宝说,面对门诊的诸多患者,针灸七科从中医针灸治疗的现代机理出发,以临床实践为检验,开展了现代针灸综合治疗斜视这一临床科研项目,取得了创新硕果。不仅斜视患者,复视(看东西重影)、眼球震颤(看东西抖动)等眼部疾病患者也能从中受益。

多年来,孙宝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结合解剖学和神经学等现代医学理念进行现代针灸的创新。

“针灸不仅可以针刺穴位这一脏腑经气聚集处,还可以针刺肌腱附着点。”孙宝说,根据解剖学,大部分穴位分布在肌腱附着点或神经干线上,比如经穴中有 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针刺治疗时总会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中医穴位和解剖学上的吻合为现代针灸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现代神经支配机制和中医气血理论为依据,孙宝在临床上孙宝根据神经反射区和神经走向,在神经节点和肌腱附着点上进行针刺,相比传统针法治疗效果更直接。

市中医院针灸七科以“针灸并用,中西互融,铄古切今,仁心仁术”为治科理念,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总结研究、传承发扬、实践运用古代针法,灵活运用针灸、针刀、放血、拔罐、穴位贴敷、刮痧、激素注射等中西医疗法,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科室主任孙宝先后进修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东方医院、黑龙江中医大二院、上海岳阳医院等中医特色综合医院,向石学敏院士,全国名老中医高维斌、东贵荣等教授临床跟师学习,擅长治疗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炎等骨关节病,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等神经系统疾病,痛经、绝经前后综合症等妇产科疾病,便秘、胃炎、哮喘等内科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