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谈中国基层政治的图书,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旗舰店和各大网店热卖!7月底以来,这本书多次“断货”,一个多月加印8次,发行10万多册,2万抖音达人主动“挂车”,许多读者表示一书难求。
这本热卖好书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出版于2021年4月,作者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吕德文教授。
《治大国若烹小鲜》基于实地调研和新闻案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剖析了基层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给基层减负,到底该怎么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到底如何破除?乡镇工作怎样才能留住年轻人?塌方式“微腐败”如何产生?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是如何运作的?基层“闹缠”现象如何破解?
这本书谈的问题都是基层干部亲身经历、有切身体会的,也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书中收录的文章,都是作者以“侠客岛”“学习小组”岛叔的身份撰写的,在这两个平台发表后,引发各界读者尤其是基层工作者的强烈关注和共鸣。
吕德文教授为本书撰写的自序势如破竹,洞察中国社会巨变的本质以及其对基层治理带来的复杂挑战,充满真知灼见。该文曾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为题在瞭望智库发布,阅读量达10万+,现再发出以飨读者。
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
吕德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治大国若烹小鲜》自序
文 | 吕德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之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前,国家治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毛细血管之中;世道与人心之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国之治。这些微妙的变化,在基层表现尤甚。基层治理看似事小,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01
变局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人世间的道路、人们的活法,已然迭代。
仅仅是在20年前,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还是乡土性的。
乡土社会的核心特征是稳定而静止,人与人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稳定。最近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0%。可以这样认为: 流动与迁移,已经成了这个社会最为突出的现象。绝大多数国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在城乡之间活动,人们的生活空间、社会网络及价值理念其实也在流变。
2010年2月5日,春运高峰期的成都北站,一位肩挑行李、头戴安全帽、嘴上衔着火车票的农民工准备踏上返乡的列车。图|视觉中国
概言之,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迥异于乡土社会的城乡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时空位置,社会制度和结构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化,乃至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
城乡社会是建立在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线的网络化,以及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大众化,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壁垒。城乡之间交通、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往返于城乡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城乡社会颠覆了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客观上塑造了一种相对稳定和静止的社会形态。今日,城市和乡村已经不是两个截然分割的空间,人们的时空位置并不会停留在其祖辈生活的村庄中,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也不是两种截然分割的生活样态。
城乡社会也塑造了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追求“美好生活”已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在漫长的历史中,“活着”就是最大的世间道理。国家、共同体乃至个人,都将温饱置于生活方式的中心位置。而今,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已经形成。健康、休闲、娱乐、卫生已经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也是普通农民的活法。国家在努力通过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治理等行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人们被动或主动地卷入了现代生活方式中。
当前,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家庭都在经历着城乡融合过程。这些家庭,无论是在居住空间、人口结构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存在鲜明的“一家两制”特征。 一个家庭内部,有可能存在两种制度化了的生活方式,且以代际差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老年人仍然保持着乡土生活的慢节奏,而年轻人却已经适应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然而,年轻人的快节奏很可能是建立在老年人的代际支持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老年人过着节俭、自给自足的生活,年轻人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集中资源迅速融入城市生活中。
城乡社会形成的大变局,是都市化正在全面重塑人们生活方式的社会进程。资本、信息、人口的集中化,塑造了有关工作、休闲、学习、传播、消费、创造等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也伴生出阶层、分化等社会的异质性。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体制意味着,虽然城市成为社会关系的构成中心,但在塑造农民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乡村失去了地位。客观上,城乡社会是融替代与共生、冲突与融合、区隔与交融、延续与变迁于一体的城乡融合过程。
02
加速的社会
今日的城乡社会,其纷繁复杂的社会状态可用“加速”来描述。最近一些年来,中国社会的“加速”状态,最突出地体现在它从一种相对稳定和静止的形态,迅速切入到一种不稳定和运动的状态。某种意义上,社会的“加速”,在摧毁乡土社会的一切,也在形塑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
2017年9月23日,山东省招远市的一处棚户区改造现场。图|IC photo
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主要有三个典型特征:
(1)算计。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时间与自然时间高度匹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并不明确,而是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消磨时光。而在城乡中国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社会时间按照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展开,自然时间被精准地切割成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且工作时间被赋予了线性特征。 “时间就是金钱”成了社会时间的基本原则,不仅资本在创造条件“抢时间”“抢进度”,连农民工也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加班”。
(2)变现。对时间的精准“算计”逐渐支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人际关系也变得可计算和可“变现”。在一个时间概念模糊、日常生活周而复始的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稳定而有预期,互惠原则主导了社会关系。然而,一旦时间被精准切割且赋予价值,则社会生活本身也成了被算计的对象。
现如今,农村的“工价”并不是互惠的时间概念,而是城市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力成本概念。人们不再换工——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劳动力的“工价”并不相等。人们宁愿闲着,也不愿意耕作,因为只要把劳动力成本计算在内,从事农业生产实在不划算。甚至于,人际交往也需要以金钱来度量。人情往来也越来越理性化,办酒席不再是为了仪式表达,而是为了“变现”——人们精准算计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有多大、付出了多少成本、在多长时间内必须再办一次酒席以实现收支平衡。
(3)透支。在加速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将来努力,但将来是什么样并不确定。唯一确定的是“过去拥有的”。于是乎,透支——努力将想象的未来提前到当下实现,赶紧将当下变成为确定的过去——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逻辑。
这些年来,城镇化的提速更是在加快形成透支社会。今日,哪怕是最普通的农村青年,也要超前消费,提前实现“城市梦”: 为了在城市买房、买车以及高消费,不仅要花光父辈的积蓄,还要透支父辈和自己未来的劳动力价值。透支是一个残酷的社会竞争游戏。有产者,那些有殷实的家底、稳定的工作、发达的社会网络的年轻人,通过透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阶层跃升。无产者则只能按照旧有生活逻辑过一种稳定却看不到未来的生活,他们或许只能永远固定在底层。一旦无产者铤而走险,也通过信用卡、网贷、网络赌博等各种杠杆“搏一把”,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彻底破产。如此, 透支加剧了社会竞争,提高了社会分化的程度。
03
大国之治
从基层看,大国之大,不在于疆域之大和人口之多,而在于变化之巨大;治理之难,不在于事务之重,而在于事务之繁杂。某种意义上, 基层治理更加考验治国之功。这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屡屡因个别事务而陷入“好心办坏事”的困境。这往往不是因为事务不该处理,也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来处理,而是因为处理的方式方法不为人所接受。
2019年4月6日,航拍高楼林立的广州珠江两岸。图|图虫创意
大变局塑造了新的治理场景。
在城乡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运作的“基层”。尽管在物理空间上,还存在村庄、社区等空间单元,但村庄社会的边界已经打破。村庄不再是一个熟人社会,由血缘和地缘关系等支配的社会结构也不稳定,地方性的权威生产路径已发生巨大变化。概言之,在社会空间意义上,基层已不复存在。任何一项国家政策,都可以绕过地方精英等代理人直达基层社会。反过来,基层社会的反应和诉求,也可以便捷地上达国家权力中心。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既在压缩城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上级与下级的时空距离,也在冲击建立在空间区划和人口分类基础上的传统治理体系。
加速的社会,正在产生巨量的治理事务。社会加速既巨量增加了治安、税收、社会保障等传统事务,还催生出全新事务。衣食住行中的新生活方式,已经不是个人和家庭自己的事情,而是典型的公共事务。乃至于,与生老病死相关的风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因透支等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也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去干预。 行政事务的数量、类型和性质都在急剧增加,如何安置好人们的生活成了基层治理的最大负担。客观上,习惯于办大事的国家机器,转而要去处理细小琐碎的生活事务,总归是会有所不适。
社会的加速,客观上也催动了国家机器的快速运转。国家治理行为竟然也有了加速社会的典型特征。各级政府都在精准计算自己的治理任务,从而制定清晰可控的一项项考核指标。为了在短期之内见效,许多官员也在尽力变现已有的治理资源,习惯于通过行政、法律或经济的手段强制或“收买”被治理者。甚至于, 许多地方政府也在以透支的逻辑展开治理活动,通过金融杠杆,以政府信用和土地资源为依托,为了眼前的“政绩”而不惜付出长远代价。
近些年来,基层治理的一大特点是,各种治理事务都以攻坚、行动的方式限时完成,运动式治理泛化到了各种治理事务中。限时的目标、集中的力量、细小的事务之间,形成了诸多悖论。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世界的改变,具有流变性和不确定性,且涉及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可急于一时。然而, 当国家将建立新社会秩序作为一个个项目和指标时,治理便具有极强的刚性。在既有的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群众,都丧失了自主性,成了体系运转的某个环节。
在一个加速社会中,尤其是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要产生的时候,正是治理危机逼近之时。 一个有为的政府,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危机信号并迅速回应。若国家沉迷于自己为自己建构的封闭体系,且治理行为本身在制造危机而不自知,就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治大国若烹小鲜》收录的案例,几乎都是各地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危机信号。 所幸的是,这些信号都被各地党委政府及时发觉并迅速处理。不过, 笔者仍然希望,读者能读出这些案例分析背后的良苦用心。
目录
一、基层乱象,怎么办
必须保卫社会
一起教师集访事件背后的基层治理困境
基层“闹缠”现象如何破解?
烧散煤被拘留,如何避免折腾式治理?
贫困县为何敢斥巨资建广场?
基层如何守住疫苗安全底线?
出租车行业管理,为什么总是管不好?
乡镇赌博业是“社会之癌”
外国留学生妨碍公务,不能“批评教育”了事
女教师“绝笔信”事件:一条诡异的上访之路
超载的悲剧
这年头,黑恶势力也“进化”了
还有规则,值得敬畏
如何破解“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现象?
二、基层腐败,怎么治
警惕基层灰色利益链的形成
如何破解砂石盗采的灰色利益链?
塌方式“微腐败”如何产生?
如何破解“一换就乱”顽疾?
操场埋尸16年,谁在合谋?
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是如何运作的?
能人与村霸
从曹园到袁府:深宅大院里的秘密
“微腐败”,怎么治?
三、基层减负,怎么减
基层负担从何而来?
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泛滥,谁之过?
讲真话的乡村女教师:基层形式主义何时休?
扶贫变扰民,形式主义可休矣
脱贫攻坚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
县长被逼当场落泪,到底怎么回事?
给基层减负,到底该怎么减?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到底如何破除?
党员干部下沉,这个大动作好!
四、基层干部,怎么干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现象值得警惕
乡镇工作怎样才能留住年轻人?
常务副市长身兼46职的制度逻辑
扶贫干部“狠怼”贫困户,为何获得一片点赞?
“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如何可能?
干部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女干部的难,请您多理解
基层女干部拒绝升官遭处理,冤不冤?
基层尚粗糙,执法需冷静
“拥挤”社会,秩序如何维护?
“麻将馆禁令”,是不是在“一刀切”?
群众工作是关乎人心的政治
把群众动员起来
基层防疫一线干部
五、基层改革,怎么改
灰色,理解基层治理的另一个维度
基层政权机构改革,路在何方?
如何克服官僚病?
公安改革,切不可让牺牲奉献的民警感到被抛弃
一位基层民警牺牲背后的警界真问题
基层组织任期3年改为5年,背后有何考量?
消防改革,需要考量什么?
从一个村子观察猪肉价格为何大涨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改革逻辑
县乡中国书系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县乡的孩子们》
《县域政制中的基层法院》
《韧性:县乡政府如何运行》
《故乡可安身:扎根型城镇化中的古源村》
《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