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创作涉及广泛,包括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等多个领域,无不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尽管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于世,但他在山水画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徐悲鸿的山水画虽然数量不多,但他对传统笔墨精神的尊重与师法传统显而易见。他推崇古代具有创造性的画家,如唐代的王维,五代的荆浩,宋代的董源、范宽、李成、米芾、夏圭,明代的沈周,清代的石溪、石涛等。

然而,徐悲鸿并不喜欢一味模仿古人,他努力在山水画中追求写实精神,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保留了传统笔墨的韵味,还融入了西画的技法,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他将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他的素描和油画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中。

他的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倾向于风景画,强调光线、造型和对象的解剖结构,同时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使他的山水画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

徐悲鸿性喜游历,每至风景壮丽之地,多有描摹之作。他的山水画往往具有写生的特点,通过实地观察和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他也注重追求画面的意境美。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笔墨运用,营造出一种迷蒙清幽、气势宏伟的氛围,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

代表作品有:《喜马拉雅山》创作于1940年,是徐悲鸿在前往印度考察期间所作。画面中的前景两棵树顶天立地,极具西画特征。行笔则将水彩画法与传统笔墨的书写相结合,于湿笔之中获得一种墨气酣畅的挥洒感。这幅作品是徐悲鸿山水风景画中的精品之作。《西湖炊烟》虽然名为“西湖”,但实际上描绘的是四川西南部乐山市附近的古城五通桥。这幅作品创作于1944年,是徐悲鸿赠送给他杰出的学生梁白云的作品。画面气势雄浑,远处只见一线江水,巍峨的山岭,景色开阔,用笔轻快、松秀,保留了传统笔法的提按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