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渊
编辑/舒渊
前言
徐小明于1953年生于一个戏曲世家。父母虽然只是小角色,但对于艺术的热忱却是发自肺腑的。这份民间艺术的基因,在徐小明的身上发扬光大。5岁那年,他就首次在电影《十号风球》中亮相荧屏,由此揭开了他的表演生涯。
家境贫困无疑是徐小明走上影视道路的重要推手。可即便在年幼时,他对舞台的向往之心也是自发而炽烈的。戏台边上的那间小房间,就是徐小明最初的"禅房"。每当师父们在舞台上彩排、化妆、穿戏服,他便蹲在房间里,专注而虔诚地观摩着一切。
徐小明一生都怀着对艺术的那份敬畏和向往之心。这份执着的心态,在他日后成为"全能影人"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出身剧院的徐小明,自幼就开始习武。尽管家境贫寒无暇他顾,但他依然从9岁起就开始拜师学习咏春拳、螳螂拳等中国传统武术。那个年代,各地武馆纷纷开张,不少有钱达官纷纷捐资助学。徐小明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武林盛世,每天苦练9个多小时,飞身扑腾,直到汗流浃背。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徐小明终于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武术师傅,在香港武林中小有名气。功夫底子打好后,16岁的徐小明就离开了戏班,奔赴影视圈另谋生路。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出于家境拮据的现实压力,他不得不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
最初在无线电视台打杀手小角色混口饭吃。后来凭借超硬的武功和投入的演技,徐小明逐渐摆脱了小角色的局限,转而成为编导一员。进入80年代,他已是无线电视台的顶梁柱级人物,执导的《霍元甲》《陈真》等剧集轰动一时,在内地更引发了一股"武侠重燃"的文化热潮。
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武师爷",徐小明对于传统武术理念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坚持。他坚信,真正的武术不仅在于锻炼身手,更要注重实战考量和文化底蕴。正是这种理念,让他执导的武打动作场面独树一帜,引发无数影迷的共鸣。
实战的武术精神,不仅体现在徐小明对武打场面的精心设计上,更蕴含在他对演员角色的要求中。他坚持亲自上阵,示范每一个动作姿势,力求将枯燥的打斗戏通过细腻张狂的表演予以生动呈现。
从小学习戏曲和武术的经历,让徐小明对肢体语言了如指掌,在戏里戏外能随意切换。舞台上的他舞麒麟飞身勾人心魄;生活里的他打坐吐纳行伍如风。这不仅凸显出他对艺术的孜孜以求,更透露出一种武术家特有的从容率真、洒脱生活的个人气质。
1987年,徐小明执导了他个人的代表作《海市蜃楼》。为了真实再现武打场面的刺激,他不仅亲自上阵,示范每一个动作细节,更将那些惊心动魄的特技戏份统统自己来扛。影片大获成功,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香港动作片的经典之作。
除了形体示范,徐小明对武术动作场面的把控力也是出神入化。他精于分析每一个镜头,对每一个步伐和动作都悉心设计排布。片场上,只要他亲自示范一遍动作要领,演员们立刻就能吸收并熟练掌握。这份严谨的治作风,正是徐小明作品洋溢动作张力、扣人心弦的最大原因。
武术动作是徐小明的拿手好戏,但歌舞台面 也同样是他全能生涯中的一大亮点。无论在剧中还是商演场合,徐小明都会挥斥方遒、动情演唱,那把沙哑的嗓音发出的,却是狂放不羁、激昂慷慨的音符。仿佛就是武术精神在舞台上的注脚。这也正是徐小明广受华人影音界尊崇的原因所在。
全能人生
除了影视、音乐,徐小明作为
"全能影人"
的触角还伸向了编剧和动作设计等领域。他的创作灵感往往源于武术理念对艺术的洗礼。所以,无论是大银幕还是荧屏之作,徐小明执导的影视作品中,总不会缺少一股醇厚的武术文化气息。
进入新世纪后,徐小明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执导多部对祖国和香港有着重要意义的影视作品,如纪录片《木棉袈裟》、奥运献礼片《夺标》等。这些优秀作品中,不仅蕴含着他对中华武术文化的热爱与发扬,更体现出一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徐小明家境贫寒,从未享受过富贵人家的锦衣玉食,但他把苦难化为激励,一往无前地扎根在艺术的道路上,最终成就了"全能影人"的传奇人生。或许正是因为从小就怀着对艺术的那份纯真敬畏之心,才使得他能在艺坛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
结语
回顾徐小明的艺术生涯,人们不禁感叹:能在高龄时,依旧保持着武术家日理万机、洒脱生活的作风,实在是了不起。
徐小明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艺术家,将武术精神贯注于影视创作之中,让中华文化精神得到了充分传递。用他自己的人生诠释着"武术即人生"的理念。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位老艺术家手把手的传承下,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影视圈必将孕育出更多优秀佳作。因为一代宗师留予后人的,不过是一份薪火相传的遗训;而徐小明所遗留给我们的,则是一笔永不磨灭的民族文化瑰宝。
“免责声明”:本文中涉及的所有描述过程和图片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本文旨在传播积极正能量,不存在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的内容。如果本文涉及到版权或人物形象的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我们将尽全力确保发布内容的合法合规性,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和支持。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