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陈远扬 高冰洁
“慌到赶集?那你们先把接水水桶放路边,我们把最远的地方送了就过去放水。”9月4日早上7点,四川合江县先市镇金钩村,在一条蜿蜒上坡的乡道上,丁正扬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回复着免提电话。作为金钩村党支部书记,连日来,丁正扬将上班时间往前拨了2小时。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合江今年已有18天气温突破40℃,9月4日42.7℃的高温,突破了当地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9月的极值。而8月26.7毫米的降水量,比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26.5毫米的最少降水量,仅多0.2毫米。
高温连晴不断,合江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用水困难,森林防灭火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持续40℃+的高温“烤”验下,作为战斗在最基层的村干部,丁正扬和村两委成员们,每天除了日常工作,为用水困难群众送水和森林防灭火巡查,成为他们这段时间的“核心”工作。
突击队里的“送水员”
9月4日早上6点半,在金钩村14组组长喻真兴家,丁正扬和村干部、志愿者一行拿着水管,忙碌着将当天的装水器具清洗干净。
从运鱼车到面包车里的大酒桶,再到皮卡车车斗内的塑料袋,乍一看到这些装水工具,记者有点懵,“为什么不直接用洒水车或者桶装的大水罐?”
9月4日早上,在金钩村2组,丁正扬与村干部、志愿者一起,将塑料袋里的水转移到村民提前准备好、放在路边的盛水工具里。徐庆摄
面对记者的疑惑,丁正扬解释道,由于送水的区域地势高,路段较陡且路面较窄,车辆大了或载重多了很难开上去。
“我们曾租了个洒水车,想着一车多送些,结果洒水车在半坡上不去也下不来,费了好些劲儿才平安下坡。”丁正扬语气一扬,别看这些送水工具奇形怪状,但是更符合当下送水需求。
丁正扬告诉记者,金钩村有1600多户村民,受高温影响,海拔较高的100多户村民家中出现了用水困难的情况。尽管有官方力量在组织送水,但无法每天兼顾。
9月4日早上7点,丁正扬开车往金钩村2组送水。徐庆摄
在此情形下,丁正扬组织了村社干部、老党员和志愿者近20人,并自筹5台车辆,成立了抗旱应急供水保障突击队,每天为饮用水困难的群众提供保障。
谈起这支突击队,丁正扬有诸多感动,突击队从8月28日开始送水,水源均是从喻真兴家中的水井免费抽,至今,他们已经送了近70吨水。成员们出车又出力,但大家不求回报,镇上曾提议将成员名单报上去,但他问到喊不出名的志愿者时,对方却回复道“小事儿,不用”。
当天的第一批水,送往金钩村2组。进入2组,沿途路边摆放了不少装水工具,到达2组最远的地方,车辆停了下来,此时,已有村民在此等候,成员们拿着水管依次将各式各样的盛水用具装满。
9月4日早上,丁正扬挑着100斤的水,帮76岁的许婆婆送到家中。徐庆摄
“丁书记,你们又来送水了,太感谢了!”76岁的许婆婆提着一个水桶,见到丁正扬,连连表示感谢。看着身体单薄的老人家,了解到许婆婆一人在家后,丁正扬提出两个带盖的大酒桶,准备帮忙挑回去。
拿上村民放在路边的扁担,将酒桶用绳子绑好,“80”后丁正扬轻松挑起100斤的水。“你看,这就是这些装水工具的便利。”丁正扬边说边走起来,从马路下坡到长满杂草的小道,酒桶来回晃动,水也仍然满满当当。
森林防灭火的“宣传员”
“最近天气大,千万不要在外边烧灰窝肥。”3分钟的路程,丁正扬开头的话题就是叮嘱着许婆婆不要野外用火。
记者也注意到,虽然是在送水,但几乎每见到一个村民,丁正扬都要围绕“高温天气,不要野外用火”的话题,反复嘱咐。
丁正扬的这番“苦口婆心”,并非空穴来风。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是高森林火险,此前,合江曾于8月24日发布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并于9月1日发布2024年森林防火封山令。
“森林防灭火压力很大!”丁正扬介绍,金钩村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约20%。
9月3日晚上7点过,丁正扬和另外两名副支书在金钩村19组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和巡查工作。李建国摄
时间回到9月3日,当天下午5时许,丁正扬带着两名副支书,驾车开始每天的森林防灭火宣传和巡查工作。这项任务,村干部们两个小时左右能完成,但是近期高温,他们沿途更谨慎也更仔细。
当天晚上7点过,在19组一农户周边,看到被晒干的“柴火树”就堆放在林地下方,有村民在一旁抽着烟,丁正扬不由得心里一紧,停车下来劝导。
而后,就在大家巡完一圈,准备下班的途中,500米开外,一缕白烟在野外升了起来,丁正扬的心又悬起来了。随即,几个村干部分别找人,多个电话沟通后,终于有附近的村民前去确认情况,直到确定火已熄灭,白烟越来越少,大家才长舒一口气,正式下班,此时已是当天晚上8点过。
事实上,村干部们每天在森林防灭火宣传的路上,还有一项重点工作——巡河。作为全年禁渔禁捕的赤水河,其有6公里流经金钩村辖区,这6公里的河段,是大家每天必须“打卡”的地点。“天气热了,他们就更喜欢夜钓,我们经常是晚上7点过再出去巡一圈。”丁正扬说。
村集体经济的“守护员”
与高温相关的工作虽然占据了丁正扬一大半时间,但他的日常工作也不少。涉及村里事务的会议、推进村里项目、协调土地纠纷……多日来,丁正扬直言“老天爷找的活儿,自己和村干部们压力很大”。
尽管一天的时间已经满满当当,每天傍晚,丁正扬仍要抽出半小时去村里的集体经济酱园转一圈。
酱园里,有700口酱缸。这是村上与企业共谋产业发展的一个项目,双方今年夏天开展“酱缸代养”合作,按照协议,当地的酱油企业将为酱园陆续提供5万多公斤的酱胚,酱园则提供场地、酱缸以及人工等为企业开展传统晒酱服务。
对采用传统工艺发酵的酱油而言,温度高,晒酱效果更好。每天,丁正扬在酱园走一圈,检查工人们是否将当天酱胚晾晒到位,有时候,自己也会翻来看一看,“这个项目对促进我们村集体经济增收,有很大的意义。”对丁正扬而言,这个酱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要守护着它们“成长”。
思绪从酱园拉回到高温,丁正扬又语气低沉了起来,每天都很累,大家期盼着能下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9月4日下午,丁正扬在村集体经济酱园中翻看酱胚。李建国摄
9月6日凌晨,合江县西南部及东部部分地方迎来大雨到暴雨,但先市镇只降下零星小雨,一大早已经热气逼人。
当天早上,先钩村村干部们没有带领突击队奔走在送水的路上。按照此前的值班安排,村干部们3人一组,一组轮一天组织送水,丁正扬作为6名村干部的唯一一名男性,将自己排在了每天的送水队伍里。
为何这天没送水?原来,早上7点,除了必须值守在办公室的村干部,丁正扬一行出现在合龙溪山洪沟的治理项目上,攻坚项目最后的土地纠纷问题,走在工地上,凌晨的雨甚至没能把新翻的泥土浸软。
“今天的水多久可以送?”这是村上连续十天送水后,第一次在早晨中断送水,有村民忍不住打来电话询问。从项目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时,已是9点过,村干部们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今天早上实在抽不出村干部了,我们忙完后,还是要下午送过去。”电话这头的副支书费文秀边走边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