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年频频刷屏的“可燃冰”吗?这个被称为“未来能源”的神秘物质,一度引爆了能源界和科技界。

中国更是因为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而“备受瞩目”。南海的可燃冰试采“捷报频传”,各路的专家纷纷预言,中国将引领一场“冰与火”的能源革命。

然而如今,当人们再次聚焦能源前沿时,却发现这团“革命之火”似乎已经熄灭了。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日之星“,究竟去哪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昔日风光无限的“未来能源”

提起可燃冰,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好神奇的物质”。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和冰一样,里面却藏着甲烷。谁都想不到,表面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冰块,里面居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根据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后,可释放出约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样算下来,全球可燃冰资源相当于两个中东、10个俄罗斯的常规天然气总和!

“重磅利好!中国南海蕴藏超600亿立方米可燃冰!“

“试采获重大突破,中国领跑可燃冰革命! ”几年前,这样的新闻标题可以说是满天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燃冰资源国,中国在勘探开发上领先其他国家。2017年5月,“蓝鲸1号试采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点火成功,一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让其他国家都羡慕不已。

《人民日报》发文称,“可燃冰开采实现重大突破,中国迈出能源革命关键一步”。当时,有专家测算,中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资源量折合成天然气,相当于10个四川盆地的储量。

通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有希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可燃冰商业化开采的国家。大家都在幻想,有一天,汽车加的不再是汽油,而是可燃冰提炼的天然气,中国将彻底告别“石油依赖”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可燃冰“商业化”梦碎的残酷现实

在一片推崇的声音中,也有不少“泼冷水”的声音。

“别高兴太早,可燃冰离商业化还有老长的路要走。”

这是业内人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要将深海里的这团“冰”,变成驱动社会的“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大的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刘光烈看来,这是“可燃冰产业化”的最大的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可燃冰开采需要特制的设备,投资动不动就需要上百亿,另一方面,开采出的天然气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提纯”,成本也是很难控制下来。

目前来看,可燃冰的开采成本是常规天然气的五倍以上。在油气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这样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因此,想要真正的量产是存在巨大障碍的。

刘光烈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成本测算,可燃冰提炼的天然气价格可能高达每立方米5元,而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只有2.5元左右,性价比一对比就“毫无优势”可言。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可燃冰商业化,有两座大山要翻,一座是“技术之山”,一座是“成本之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金和技术,就是这对难解的“连环套“。

目前主流的开采方式,要么是“热采”,向水合物藏层注入热流体,要么是“降压”,通过抽取上层水降低藏层压力。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环境风险大等问题。”

近年来各国都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新工艺,比如二氧化碳置换法、化学试剂法等,但还没有成熟的方案。“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就难以撬动更多资金投入,而资金短缺又反过来制约了技术升级,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死结。

除了钱和技术,开采可燃冰还面临严苛的地质条件。据了解,由于可燃冰极易分解,98%的可燃冰都赋存在深海沉积物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杂志曾刊文指出,目前人类勘探到的海洋可燃冰资源,96%的埋深都在1000米以下。在如此极端的高压、低温环境中安全开采,将会是一个“巨大挑战”。

“在南海进行的多次试采,都遇到了断层、塌陷、喷溢等险情。“工程师透露,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深海开采技术。

在陆上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在汪洋大海中?风浪、洋流、台风,每一个都是不可控的风险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急转直下的能源版图

在一些从业者眼中,除了成本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这块“未来之冰在中国能源版图中的地位悄然生变。

近年来,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很火热,原本对可燃冰寄予厚望的决策层,现在也陷入了观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在可燃冰领域的投入力度正在减弱,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微弱。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超过2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前景未卜”的可燃冰,地位进一步边缘化,刘光烈直言,“当下急需的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改善能源结构,而不是寄希望于可燃冰这样的“未知数”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控制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个大方向上,发展可燃冰无疑有悖大势。

即便抛开环保因素不谈,从经济和战略层面看,可燃冰的重要性也在下降。

随着中国同俄罗斯、中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能源合作的深化,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已经多元化,能源安全形势明显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由于资源开发不够成熟,中国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因此将可燃冰视为“救命稻草”。而如今随着能源格局的改变,可燃冰的战略地位已经“今非昔比”。

四、昙花一现还是“明日之星“?

面对接踵而至的质疑,曾经“万人追捧”的可燃冰,如今真的要黯然“退场”了吗?

现在就对可燃冰判“死刑”,未免也太武断了。在参与多年可燃冰研究的专家黄峰看来,目前可燃冰的开发之所以陷入低谷,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使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油价、非常规气大发展、新能源崛起等因素,客观上削弱了各方对可燃冰的兴趣。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巨大的资源潜力和战略需求,注定了可燃冰具备重大的前景,依然“大有可为”。

资源论是有他的道理的,中国周边海域可燃冰资源极其丰富,单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超过800亿吨。作为油气储量不足的发展中大国,多一种选择总归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比煤炭、石油等,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这对于雾霾频发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可燃冰的环保优势会越来越凸显。这或许就是它的生存空间和“突围之道”。

还有人提出,可燃冰的意义在于它本身,更在于由此串起的创新链条。海洋油气勘探、深水钻采、水合物开采,这一系列前沿技术,都有望在攻关可燃冰的过程中实现突破,为中国能源科技积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意义上,可燃冰也许不只是一种新型能源那么简单,更是中国能源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试验田”。

事实上,即便在全球范围内,对可燃冰的探索也从未止步。2013年,日本在南海海槽成功实现了世界首次海域试采。2017年,美国阿拉斯加北海斜坡完成了首次长达两个月的试采。

加拿大、韩国等国,也都在加紧布局可燃冰产业。从全球视野看,可燃冰仍是各国争相角逐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要成为这个领域的引领者,就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可燃冰或许只是中国能源转型的“plan B”,但是或许也能成为解决中国能源危机最好的方案。

结语

可燃冰的故事,反应了出能源革命的艰辛与曲折。这个曾经备受追捧的“明日之星”,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技术瓶颈、成本高企、环保质疑,一个个现实难题,让昔日的热潮渐渐冷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可燃冰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在全球能源版图急剧变化的当下,任何一种新兴能源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能源转型没有捷径可走。可燃冰也许只是漫漫长路上的一个“路标”。

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像一场大浪淘沙。今天或许昙花一现的“新贵”,说不定就是明天“弯道超车”的主角。

未来的竞争,不是石油储量的竞争,而是能源科技的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