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适逢鲁迅长安行一百周年之际,本报连载王鹏程教授的《1924鲁迅长安行》。该书穿越百年时空,聚焦鲁迅人生轨迹里唯一一次西北之行,透过日常生活、旅途行踪和阅市交游等,在鲁迅的行迹和视线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民国长安,也让我们有幸与鲁迅在长安相见。
1924年7—8月,时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的傅铜有感于陕西交通不便、文化闭塞,遂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邀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李顺卿,南开大学教授李济、蒋廷黻,前北京大学理科学长夏元瑮,东南大学教授陈钟凡,法国大学法学博士王凤仪等十几位学者名流前来西安讲学。他们以民国暑期学校最“豪华”的师资阵容,为三秦大地输入新思想、新学术与新方法,可谓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一页。
第九章
“礼贤下士”:
刘镇华邀请康有为到西安讲学
就在刘镇华积极筹办西北大学,沽名钓誉以扩大其影响的时候,康有为的到来,为刘镇华重视文教的大戏加足了戏码。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亡命海外。1913年,逃亡十四年的康有为回到国内,隐居上海。但他的保皇之心并没有死灭。1917年张勋复辟,他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为千夫所指。此后数年,他漫游浙江、河北、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等地,观名山大川,览文物胜迹,吟诗题字,抒发怀古幽情;著述演讲,陈述失意之感慨。除了“排遣郁闷,陶冶情趣”之外,“访晤军政人物成为出游的重要内容”。他的“讲学论道,祝寿献诗,目的也不仅在于宣扬孔教,反对新文化运动,且在心存‘大清社稷’,藉游说宣传复辟之道”。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
想为我效力的人,可以说到处都有。例如康有为和他的徒弟徐勤、徐良两父子,在全国各省以及海外到处活动着,他们组织了一个“中华帝国宪政党”,据徐勤——广东的富商、天津中原公司的经理的奏折中说,这个党在海外拥有十万党员和五家报纸。康有为在民国十六年去世后,徐氏父子仍继续活动着。根据现在手头的材料,我还记得起来的有这几件事:在我出宫前两年,徐良写信给庄士敦说,他要到广西找军阀林俊廷去活动。过不久又来信说,广西的三派军人首领陆荣廷、林俊廷和沈鸿英“三人皆与我党同宗旨,他日有事必可相助对待反对党也”。民国十三年的春节后,康有为曾给庄士敦写信说:“经年奔走,至除夕乃归,幸所至游说,皆能见听,亦由各方厌乱,人有同心。”据他说陕西、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贵州、云南全都说好了,或者到时一说就行。他最寄以希望的是吴佩孚,说“洛(指吴,吴当时在洛阳)忠于孟德(指曹锟),然闻已重病,如一有它,则传电可以旋转”。又说湖北省曾耀南说过“一电可来”的话,到他生日,“可一赏之”。现在看起来康有为信中说了不少梦话,后来更成了没有实效的招摇行径,但当时我和庄士敦对他的话都没有怀疑,大为欢欣鼓舞,并按康有为的指点送寿礼、赏福寿字。
康有为为吴佩孚祝寿也是同样目的。1923年4月,吴佩孚五十大寿,康有为亲至洛阳祝寿。“玉帅”吴佩孚平素以“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自居,但他的大寿奢侈豪华的程度还是超出人们的想象。各地直系军阀及军政要员前往贺寿的多达七百多人,通过各种途径送往洛阳的珍奇礼品五花八门,难以计数,寿联字画也是不可胜数。吴佩孚对这种文雅之事极为喜欢,康有为的“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一联传诵一时,最为吴佩孚欣赏。此时吴佩孚拥兵十万,权势如日中天,康有为的寿联把吴佩孚当时春风得意、不可一世的样子描绘得相当形象。吴佩孚将康有为“专函介绍于陕西督军兼省长刘雪亚(镇华),刘氏深慕先生,因邀作入秦之游”。
1923年秋,康有为再次拜访吴佩孚,兜售自己的孔孟之道与“虚君共和”的复辟方案。此时直皖战争一触即发,吴佩孚无暇理会,就将其推给“深慕”康有为的刘镇华。刘镇华此时也正需要“康圣人”来拉大旗作虎皮。于是,10月25日吴佩孚派兵护送康有为入陕,刘镇华一路派兵相迎。
康有为对西安“想慕已久”。他认为“关中为周秦汉唐故京,数千年第一文化之区”,更兼特殊之地理形势,可以阻止他国进犯。戊戌变法时,他曾向光绪帝上书,主张迁都西安,可凭函谷关、潼关天险,阻止列强进攻。即使日本攻破北京,也伤不了根本,如此一来,北京对日本就不重要了,说不定还会躲过威胁得以保全。康有为的这种论调,不过是重复西汉娄敬、张良的陈调,并无新鲜的东西,但对腐朽不堪、摇摇欲坠的清廷来说,仍不失为上上之策。1900年,慈禧携光绪帝“西狩” —— 逃往西安,或受康氏此论之影响。此外,康有为在陕西也有不少门生故旧,如张鹏一、邓毅、宋伯鲁等。
此时,刘镇华为平息三秦民怨,偃武修文,兴办教育,扩大正在重建的国立西北大学之影响。康有为的到来,对他来说可谓瞌睡送枕头——正是时候。因而刘镇华对“康圣人”的接待可谓热情备至、盛况空前。10月26日,刘镇华派骑兵和步兵到河南观音堂镇迎接,“观者如堵”。后康氏游烂柯山、玉桥洞,观吕祖画,访净严寺、老子故宅等。29日从阌乡出发,“军政各界来迎”,游岳庙、华山、镇岳宫石洞等。11月5日晚,从华阴县署出发,至敷水店,“兵队来迎”“兵队立送”。至赤水镇,渭南“知事孙秉文及官兵来迎,乡市悬旗,殷勤甚至”。至零口镇,“营长曾中范全营兵来接”。过新丰镇,“团长申锡兰率一营兵来接”。至临潼县,“团长杨有才、知事华文卿在东门外迎接”。6日晚,康氏至西安东关,“督军刘雪亚率官绅商接于八仙庵”。据传康有为到西安,众人夹道欢迎,锣鼓喧天,甚至传呼“圣人来了”,拥堵长达数里。康有为下榻五味什字中州会馆(即河南会馆)可园后激动不已,当夜即写下一百六十八字的古体诗《游陕西纪盛》。据单演义《康有为在西安》,在当时的中州会馆、后来的西安市第六中学教师宿舍的墙上,嵌刻有康有为赠给刘镇华的诗句,可园门上,有康有为题刻的“可园”二字(新中国成立后被摘除)。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姜 琼
审 核 | 张建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