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玉河
德州市平原县恩城镇是原恩县(1956年撤销)治所,历史上恩县有十大景观,而且每一景都有相关诗作。
恩县“十景”始于明代,嘉靖十七年《恩县志·诗类》(卷之八)记载十景诗十二首。民国时期《重修恩县志》卷首收入十景素写图,“艺文志”载十景诗多首。
现按民国志书顺序,简述恩县十景。
回銮行宫。恩县东南2里外有高地,广约5亩、高3尺,据传为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回銮驻跸的殿址。明代旧志记载左杰《回銮行宫》诗说:“忆昔先皇靖难归,天开帐殿传霏微。霓旌翼翼随龙辇,翠盖飘飘逐衮衣。扈从元戍多气色,太平文物有光辉。共欢神武空千古,长愿宸风扇九围。”该诗作者左杰,邑人,明代嘉靖八年乙丑进士,任浙江余姚知县,调任上虞知县,升户部主事、工部员外郎,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明代《恩县志》收入左杰诗作十一首。
芹畔钟声。恩县文庙院内崇圣祠东南钟楼上有大钟,每发声彻幽邈达,远近闻名。民国年间《重修恩县志》记载邑人、庠生姚惟一所作《芹畔钟声》诗:“倚堞起层楼,悬金报昏晓。铿鸣彻云际,余响振林表。凡民破尘梦,化龙动芹沼。万古回长夜,禹文道相绍。”现在,原文庙院内的文昌阁保存完整,从《重修恩县志》“文庙图”可知,钟楼在文昌阁东北,钟楼门朝西南,故址尚可确知。
通衢巍阁。在恩县城北,曾有一座高大的楼阁,登览可看到“街市如畦,田野如画,下系九省通衢,行人往来交错其中”。明万历二十二年,恩县学宫训导、沂州孙如埙作《通衢巍阁》诗:“高阁嶙峋上接天,北来王气势相连。云凝碧瓦玉龙起,露润朱栏金凤还。雄镇山河险百二,俯看宇宙界三千。登临疑在蓬莱境,顿觉尘襟一洒然。”现在,城北巍阁消失了,恩城西为南北交通要冲,一片繁华景象。
贝野长堤。贝野长堤即陈公堤,现在的恩城西沙河是古代黄河故道,北宋天禧年间,黄河决堤,滑州(今河南滑县)知州陈尧筑长堤,人称“陈公堤”。该堤自河南滑州起,经武城、恩县等地至千乘。邑人、庠生姚惟一作《贝野长堤》诗:“贝野铺平阔,秋霖事短航。河倾弥巨壑,堤筑障洪塘。谷口回风紧,岭头蔓草长。陈公逝已远,伟绩竟流芳。”现在,陈公堤依稀尚存。
平沙落雁。在恩城西二十里,因鸿雁迁徙到雁沙河芦间而著称。明代旧志记载左杰《平沙落雁》诗称:“青郊原矿望,金沙郁分披。嗷嗷集鸿雁,肃肃振羽仪。衔芦惯避险,来往亦知期。不惜双羽翩,但悲物候移。所志在寥廓,宁畏纲罗欺。徘徊云汉上,逍遥湘水湄。寄言野田雀,无用苦猜疑。”现在,恩城西的大沙河依然存在,因长年干涸、芦苇稀少,鸿雁聚集的景观难得一见了。
古渡渔烟。在恩城东南十二里陈家口有古黄河渡口,景色可观。明代邑人、进士左杰作《古渡渔烟》诗:“云夕凉风起,天空沆瀣流。霜清两岸树,水浸一孤舟。月色浮沙浦,汀烟满渡头。狎鸥莫深避,吾欲入沧州。”明代,这里修了陈家口桥,历经多次重修,今称“流宁口桥”,古渡口景观早已不存在。
西山晚眺。在恩县旧治(今武城县城)西有土山崇耸,景色亦佳。明代旧志载左杰《西山晚眺》诗作:“贝邱何迢递,灵山迴岖嵚。元景停阴壑,丹气霭阳林。苍苍秀瑶草,唧唧乱鸣禽。日夕色更佳,贤达几登临。巘萼坐销歇,云物杳深沉。城郭叹非古,人烟嗟至今。振策寻遗迹,恻恻伤我心。幸余图牒在,悠然获所钦。”左杰写诗时,西山遗迹已经难寻,只能依据“图牒”确定西山的存在。所谓西山,其实就是古代建筑的高土台,史称“烽火台”,早已侵蚀毁坏。
漳南夜月。在恩城西北六十里漳南镇(今属武城县),东汉时为东阳县城,隋朝改为漳南县,后废县为镇。隋朝末年窦建德、刘黑闼起兵处,原有起兵台,高丈余。左杰诗作说:“晈晈中天月,扬辉照高楼。漳南水乡地,超旷仍清幽。每逢三五夕,圆景早已浮。蟾兔凝玉魄,桂华缀金瓯。吟眺当及时,驰光不可留。盈虚有定理,万古同一秋。晕落还复生,安用淮王谋。谦谦乃贞吉,履满增殷忧。”
虹桥潭影。在恩城南二十里,马颊河畔津期长桥东有黑龙潭。清代光绪三十四年,恩县知县汪鸿孙《虹桥潭影》诗说:“长桥虹势跨津期,下见深潭未有涯。浴日吞天瞻气象,腾云致雨总离奇。房山何处澄秋水,杜子还同赋渼陂。知否潛龙藏稳固,波平涛静待乘时。”现在,津期桥改建为八孔蓄水闸,拦河蓄水灌溉。
槐荫清风。恩城西北五十里有四女寺镇(今属武城县),据传说,汉朝此地傅氏夫妇生四女,年过半百无子,四女为侍奉双亲,矢志不嫁,各植一槐,发誓说“槐枯嫁人,槐茂人留”,结果四槐郁郁葱葱。四女殷勤侍奉双亲,历二十年修道成仙,四槐亭亭玉立。清末知县汪鸿孙《槐荫清风》诗曰:“森森槐荫绕祠堂,清卫环流水正长。四女同心贞不字,双亲颐志寿无量。须眉对此愧巾帼,俎豆何妨杂汉唐。但使芳行时代有,闻风谁不奉馨香。”
重读十景诗,可回味恩县十景全貌。随着恩县被撤销及时代进步,“十景”大部分无存,但从诗中描绘的盛景,可知恩县昔日的繁荣。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