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3日,著名的雕塑艺术家、北平国立艺专教师(后任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滑田友给北京市建设局的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大概意思是,建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纪念碑。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人民英雄纪念碑

作为一名雕塑家,滑田友也在建议中提到了自己对这座纪念碑的构想:

“这个纪念碑的上部,由雕刻家做一个工、农、兵或工农的巨大群像,下部的台座四周嵌入革命事迹的浮雕。”

不过这一方案后来并未被采纳。

事实上在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全国各地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家等等都为纪念碑的建设设计了不少方案,但在当时对人民纪念碑的样式,究竟应该采用雕塑家的意见以雕塑为主,还是应该采取建筑家的意见以建筑为主,各方也有不同的说法。

即便是后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以后,有关纪念碑整体样式,依然也还有争论。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体国人对于国家建设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总理

1955年6月9日,毛主席为纪念碑正面碑心石题写了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那这样一来,碑的背面文字该由谁题写,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林徽因当时就此事请教了北京市市长彭真,彭真仔细思考后,向林徽因推荐了周总理:

“周总理颜体写得非常好,不如请周总理来题写吧!”

彭真为何推荐了周总理,不仅仅是源于周总理德高望重,更重要的是,周总理是从小练习书法,在书法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周总理的书法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我们只是知道毛主席的书法很好,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周总理其实也是一位书法大家。

与毛主席一样,周总理幼年时便接触书法。

尽管周总理本身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但却自幼受家庭的熏陶,接受过严格的书法教育与学校教育,据记载,周总理从五岁开始便习练书法,每日练百字,为了能练好字,周总理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坐在书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青年时期的周总理

长久的勤学苦练,周总理为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事实上从少年时代开始,周总理的书法便在同学中间小规模流传开来。

不过,也因为战争年代的影响,周恩来早期书法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多少。

据2005年,第三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重要展项“天津书坛百年回顾展”征集作品过程中,书法组委会征集到了周总理的一幅书法作品,是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期所写的一篇作文,文章题目是《海军说》。

因为时隔久远,加之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周总理已经去世,所以这篇作文究竟是作于何时已经不得而知,只能考证是在1913年到1917年之间。

这篇作品不仅在文章立意上高,就是从书法的角度来讲,也不失为难得的佳作,也可以看出周总理从中学时代开始,书法作品上已经呈现出大家气派,据称这篇文章后来在评比中,被评为全校习字第一名。

文章后面还留有教师的评语:

“笔酣墨饱,气势汪洋,青年有此文字,后日必不可限量矣。”

尽管写下此评语的老师,我们至今已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老师从周总理的字就能看出他未来有不凡的成就,相比也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家,更重要的是,周总理后来确实没辜负老师的期望,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代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17年9月,留日学生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

除了这篇《海军说》外,现存最早的周恩来书法,是1913年周恩来即将离开奉天(今沈阳)前往天津读书时给同学的题字。

“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

从这个题词不难看出,周总理从小就抱有远大志向。

1910年春,周总理随三伯父周贻谦自江苏淮安前往奉天,在银冈书院读了半年后,考入奉天第六高等小学堂,这所学校是中国在近代史上开设最早的教授现代化知识的学堂之一。

尽管那时周总理还很年幼,但他就已经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愿,而这一志愿也贯穿了周总理的一生。

1913年,周恩来离开奉天,转赴天津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

1917年,周恩来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东赴日本求学时,在离别之前,他给同学郭思宁题写的一幅字: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落款为:

“弟翔宇临别赠言”

(注:周恩来乳名大鸾,字翔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有为青年,周恩来对于赴日留学很是憧憬,并寄希望于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找到拯救这个国家民族的办法。

可遗憾的是,现实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

尽管周恩来学习成绩很优异,但在到日本后第二年,周恩来连续三次投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这让当时同在日本求学的同学张鸿浩十分诧异。

相比之下,张鸿浩考试就要顺利得多,他先是考上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后来又在周恩来鼓励下考中了第一高等学校,但这时的周恩来已经决定,放弃在日本的学业,转到回国。

张鸿浩也是后来才知道,周恩来家里出了变故,他的“八叔”因家境贫穷无钱看病病逝了,家人们也都流散各地,也因为精力被分散,以至于那段时期,周恩来无暇复习。

就在周恩来准备再考的时候,国内又传来噩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总理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国家积贫积弱,这一切都促使周恩来不断地思考。

就在这时,天津传来消息,为了响应各方思潮涌动,天津南开学校准备筹建大学部,并且想要吸收一些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回来读书。

周恩来考虑再三,决定回南开读书。

张鸿浩得知情况后,决定与在日本的同学王子鱼、穆慕天一道,为周恩来践行。

1919年3月,三人齐聚陋室,共同为彼此题写留言,时隔多年以后,张鸿浩回国拜访周总理,还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中,还专门提到了这件事。

“张老先生回忆说:‘我们几个为他饯行,事先准备好了笔墨纸张,席间互相提笔留言’,席间因友情难舍,又知他擅长书法诗词,于是我铺开了事先准备好的宣纸,请他题词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恩来书法《大江歌罢掉头东》

望着窗外春色,周恩来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严格来说,这首诗不是应景之作,周恩来这首诗是写于两年之前,但这个时候写出来,倒也符合几人此时的心境。

在诗句的旁边,周恩来还用极小的字写了跋语:

“右诗乃吾十九岁东渡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轮扉兄以旧游邀来共酌,并伴以子鱼、幕天。醉罢书此,留为再别纪念,兼志吾意志不坚之过,以自督耳。”

周恩来求学期间本就以书法闻名,张鸿浩看到后便十分喜爱,后来就一直将这份书法留在身边。

尽管周恩来与张鸿浩见面不多,但他们之间却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张鸿浩也一直将周恩来的书法和书信收藏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鸿浩回国与周恩来见了一面,考虑到自己身份特殊,周恩来要求张鸿浩将与自己往来的书信以及书法全部焚毁,以免受牵连,尽管张鸿浩毁去了不少,但这张1917年的题诗,张鸿浩却始终没有毁掉,一直保存到了建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恩来

建国后,张鸿浩还同周总理提到过这份书法,还打算捐给博物馆,但被周总理劝阻,之后张鸿浩便一直默默珍藏着,一般不轻易示人,只有逢年过节期间,才会拿出来一个人欣赏。

1977年,周总理病逝一周年之际,张鸿浩为了安慰邓颖超,特意将这份书法拿出来送给了邓颖超,但后来博物馆上门索求,邓颖超考虑到这份书法不是自己的,于是又还给了张鸿浩,张鸿浩则捐了出去。

也正是得益于老同学的保存,我们才能看到这份保存至如今为数不多周总理的早期书法作品。

谈到张鸿浩其人,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也忍不住感慨:

“我想,如果没有张鸿诰老先生冒着危险精心珍藏,我们现在也就看不到这首表达伯伯少年壮志的诗篇了。可想而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不知伯伯还有多少文章、诗赋等手稿失散世间,未被人们发现,现在想起来就深感遗憾。”

字如其人

周恩来的书法作品有很多都不是单独写,而是题词,对于领袖人物的书法,他们的题词本身就代表不一样的含义,如果本身书法造诣很高的话,则在含义的基础上,更能增添赏心悦目的效果,这也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的一点。

其实从周总理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不难看出,早年保存的书法作品,在笔法与笔力上,还稍显稚嫩,但随着后来参加了革命,经历了太多的事,周总理的书法造诣上也越来越登峰造极,从三十年代以后,周总理的书法便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1年,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手书刊载在《新华日报》上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周总理手书: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一个书法家在撰写他的作品的同时,融入了他的情感,无疑对整幅作品更能起到生化作用。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当局肆意挑起摩擦,同室操戈,周总理既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感到担忧,又对爱国将领叶挺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这一情感在诉诸笔端后,更让人感到周总理书法造诣上的非凡成就。

也正是从1941年以后,周总理的书法作品进入到一个大成时期,在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他如山岳松涛般的沉稳,一如周总理平稳的处事风格。

1955年6月,毛主席在承担了书写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文后,周总理也承担了书写纪念碑背面的碑文。

这篇碑文不是周总理所著,而是毛主席在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后来在人民纪念碑奠基仪式上,毛主席又当众宣读了碑文。

林徽因委托美工组负责人刘开渠向周总理发出邀请后,周总理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对于周总理而言,这个任务也是他一生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总理

尽管平时日常工作十分忙碌,但周总理特意抽出了不少时间,专门练习书法,刘开渠为了方便,特意按照碑身的尺寸原比例缩小后的格子纸条。

其实就从书法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方式反倒限制了周总理的发挥,不过本着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周总理并没有提出太多要求,他严格的按照尺寸要求,每天不断的来回练习这150个字,还要反复练习琢磨其中每个字,并向身边的人求教。

一直练了一个星期,周总理练习了41遍,才稍稍觉得满意,他选了一张最好的,亲自送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施工现场,交给刘开渠的同时还不住的询问。

“练了一个星期,你看写得怎么样?”

周总理严谨的态度,也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到由衷的佩服,一直到离开工地前,周总理还反复嘱咐:

“不行可以重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五十年代以后,周总理的书法日渐大成,意境更加玄妙,尽管周总理的书法作品从来都是不拘一格,但整体在章法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之美。

1955年12月7日,周总理为迎接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造高潮亲笔题词:

“加强工作迎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高潮”

整体无论是题词以及落款上,均可见周总理愈发老道的书法造诣。

能够欣赏到周总理书法的人都评价道:

“周恩来的风采、人格、才气和胆识是非常出色和迷人的。他的书法只是他优秀品质的一个小角落,是他文采的附产品,已射出耀眼的光芒。”

尽管在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如何听闻周总理的题词书法如何如何,但周总理对于书法,想来应该是极其热爱的,并且是贯彻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宗旨,虽然因为工作的缘故,导致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但从一些小事上,就能看出周总理对书法的热爱。

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多鲁特一起参观洛阳龙门石窟,就在宾阳洞前,周总理注意到了一个小摊前买《龙门二十品》的拓本,顿时有些爱不释手。

“龙门二十品”是清代以后才有的说法,主要指的是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多出于当时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之手,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上,魏碑都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特别是对后来隋唐时期的楷书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北魏时期的石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本就热爱书法,一见这几幅精美的拓本,登时就走不动道了,可他随身没有带钱的习惯,于是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可当时周围工作人员几个人凑,都没能凑出来一份拓本的钱。

龙门石窟有很多工作人员,一见周总理连一份拓本的钱也拿不出,顿感一阵心疼,于是提出不要钱,免费送给周总理,周总理不许,后来秘书又建议:

“总理,我们先把拓片带走,等回到北京以后再把钱寄过来。”

没想到的是,周总理一听很不高兴,他将拓本放回原处,直接拒绝了这个建议:

“若是这样,石窟的工作人员肯定就不收钱了。”

一直到最后,周总理都没能实现愿望,拿走这份拓本。对于一个热爱书法的人来说,无疑是锥心之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恩来楷书字帖

1975年,周总理在医院养病期间,还嘱咐秘书将借来的古书法作品挂在医院走廊里欣赏,但他从来不据为己有,每次看望后都是嘱咐秘书,赶紧送还回去。

周总理书法作品传世不多,其实有不少是被夫人邓颖超收藏了,包括一部分周总理给他的信件以及青年时代的文章,一直到周总理去世以后,邓颖超将她所收藏的总理书法作品,全部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恩来手迹选

1988年,中央档案馆为了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特意将周总理青年时期到晚年的书法汇编成册,取名《周恩来手迹选》,予以公开出版,其中收录了周总理1913年到1975年间的书法作品,受到了时人的欢迎。

2003年,有出版社将周总理手迹中,特意选取了700余个字,经放大编辑后公开出版,取名为《周恩来楷书字帖》,这本字帖后来也成为研究周总理一生书法的珍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