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雄伟壮丽、险峻陡峭的地形如果没有这些杰出军事家的不朽战绩,简直就是白瞎了这层峦叠嶂的太行山!
众所周知,列入世界西点军校经典战例的七亘村伏击战,其实本身是一场先败后胜的战斗。而且这几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两场伏击战只消灭了日军300多人,但是缴获的物资和弹药很多,对八路军游击战的开展积蓄了力量和经验。更主要的是这种不拘一格的用兵思想成为千秋万世的楷模!
其实七亘村战斗最开始是由一场八路军的败仗引发的。八路军被日军袭击打散后,刘伯承师长亲自赶到771团驻地七亘村进行整军。经过他的实际研究考察,综合判断之后,才决定利用七亘村有利的地形伏击日军的,而且还是出其不意重叠设伏。
如果没有刘伯承师长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没有陈赓亲自现场指挥,没有八路军指战员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太行山险峻复杂的地形,没有根据地民众的大力支持,根本就没有这场伟大的胜利。
前几天我曾经亲自赶往七亘村伏击战的古战场游览,不禁感慨万千,这千万年的井陉古道,诞生了多少经典战役啊!古代韩信在这一带背水一战大败赵军,唐代娘子关传颂中华巾帼英雄的传奇,现代刘伯承师长在这里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经典战役。
也许,只有这么险峻陡峭、重叠起伏的太行山才配得上这些伟大军事家的光辉思想吧,太行山成就了无数英雄,更成为华夏民族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其实在战场上勇敢冲锋,生死系于一瞬间,生死的问题只是痛苦一会儿,长期在贫困、饥饿、痛苦中煎熬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当时太行山上八路军建立了坚强的根据地,也只有八路军在穷山沟能受得了这个苦,其他的部队难以坚持下来。
太行山很雄伟壮观,可是也很贫穷,山上很多地方的土层只有几公分厚,小树长得还没有人高,别说工农业生产,就连吃饱饭都是个大问题。关键是还十分干旱,本来就没有多少平地,收点粮食特别不容易。有些黄土区感觉土层惨白,营养贫瘠。
我在涉县赤岸村刘伯承师长师部参观的时候,八路军当时是租的老乡的房子,房子有两层,下面住人,上面放粮食。师部和房东住在一个院子里,八路军和老百姓确实就像一家人。
1937年10月,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八路军在七亘村伏击侵华日军的一场战斗。
此后八路军运用七亘“重叠待伏”的经验,在黄崖底、广阳、户封多地,连续多次成功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迟滞日军第20、第109师团西犯一周之久,掩护防守娘子关地区的国民党友军撤退,使太行山区的人民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共产党、八路军是他们的依靠,这对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七亘村伏击战也作为我军以小击大、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被载入世界军事典籍。
1937年10月正是抗战初期,太原会战期间,日军由北面和东面两路夹攻中国军队。而东面进攻太原的日军就必须要翻越天险太行山。这次七亘村战斗就是在日军西进过程中,八路军利用当地有利地形在太行山伏击日军的经典战役。
当时刘伯承师长率领129师部队进驻平定一带,准备侧击日军,掩护国民党友军撤退,为掩护太原军民撤退争取时间。
当时的八路军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都是经过长征锻炼的骨干,战斗意志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八路军是一支有信仰和纪律部队。八路军以穷出名,只有穷人才敢玩命,大家都知道太行山雄伟险峻、地形复杂,却不知道太行山极为贫穷。只适合用兵藏兵,不适合养兵,国民党的补给又常常不到位,所以八路军将士吃糠咽菜、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能够在这种贫穷的大山沟里跟日本鬼子打八年,经过无数牺牲把敌人赶走,说明了这是一只有理想有灵魂的革命军队。
当时的日本鬼子气焰也十分嚣张,将帅踌躇满志,敢于以下犯上,士兵大都是老兵,而且受武士道精神熏陶,悍不畏死,战斗力强悍。更为重要的是日军武器先进、弹药充足,而且还有飞机坦克助战。我们有不少八路军战士还用着大刀红缨枪,每个战士只有十发子弹,两到三颗手榴弹。所以我军尽可能不与日军正面交锋,尽量偷袭伏击敌人,实在不行打阻击战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地形。
10月22日,第771团在七亘村修筑阵地时被敌机发觉,当晚遭到日军第20师团1个联队和200多骑兵袭击,伤亡40余人,一时与师部失去联络。
天天打雁的被雁啄了眼,这日本鬼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八路军学会偷袭了。771团团长徐深吉为这事在全团开会检讨了好几天。
八路军386旅的771团和772团都在七亘村驻扎过,现在依然还有驻地遗址。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八路军主力团,基本上都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底子组成的。
这次败仗引起了延安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全军通报批评。八路军指战员也十分恼火,夜袭打伏击战本来是我们的老本行,但没想到被敌人给用上了,把我们的部队打散了。
正因为这次败仗,刘伯承才马不停蹄地赶往七亘村一带,快速收拢整顿部队,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
七亘村是一个理想的伏击战场,它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从七亘村往东到石门,正好是10里峡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十分险峻。经过实地侦察,刘伯承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三营进至七亘村附近待机。
1937年10月25日,刘师长获悉日军第20师团已向平定方向进犯,其轴重部队1000余人,尚留在距七亘村仅10公里的测鱼镇宿营。刘伯承判断,敌次日必经七亘村向平定输送军需物资,当即决定打一场伏击战,并将任务交给了386旅旅长陈赓。受领任务后,陈赓令下属772团3营及特务连1个排在七亘村附近隐蔽待敌。
129师刚出征的时候一共有五个团,总共有13000余人。平均每个团有2000多人,这次陈赓派出的部队大概有八百多人。
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向西开进。9时许,772团有意放过敌先头部队让其通过,待其辎重骡马进入伏击圈内,抓住有利战机,突然发起攻击。由于道路狭窄,日军兵力无法展开,火力不能发挥,只得狼狈逃窜。此役共毙敌300余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及大批军用物资,还缴获华北、山西两份军用地图,敌军仅有少数掩护部队和辎重骡马逃回测鱼镇,我军只伤亡10余人。
七亘村离测鱼镇只有十几里地,属于山西地界,但位于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一路上都是断崖绝壁,峡谷深幽,地形非常险要,特别适合打伏击。
我根据战场遗址分析,当时772团主力部队埋伏在南面的山崖上,而山崖中间就是不需两米宽的羊肠小道。当时日军运送物资应该是用马驮运的,日本人的东洋马品种优良,身强力壮,每匹马能运300到500公斤的物资或弹药。这些宝贝物资对于缺吃少穿的八路军指战员来说,甚至比枪支弹药更有诱惑力。八路军在抗战时期最喜欢打的仗就是打鬼子的辎重部队。打一次胜仗自己就能大大补充一下,缓解经济困境。
因为有十几米的直上直下的山崖,八路军在上面扔完手榴弹,通过小路下来的时候,可能要耽误二十分钟左右时间,这就给了日军一定的逃跑时间。所以两次伏击战都没有全歼日军,都有大量敌人逃走。但是却缴获了大批食物和军用物资以及弹药。
刘伯承仔细分析了日军企图,认为日军侵占华北以来,作战一直比较顺利,目空一切,不会在意小的损失,如果国民党后撤,日军必以阳泉为目标发动大规模追击。当前日军正向平定进犯,急需军用物资,根据交通条件,七亘村是日军必经之路。而且,“用兵不复”是作战常理,如果再次在七亘村设伏,日军恐难预料。经深思熟虑,刘伯承一反常规,决定在七亘村再次伏击。
27日,测鱼镇之敌一面派出部队在七亘村附近收敛尸体,一面调整力量准备继续西进。我军在刘伯承指挥下,佯装他去,待敌人收尸完毕后,再次令772团3营在七亘村设伏。28日上午,日军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而来,以100余骑兵和300余步兵掩护辎重西进。11时许,敌先头部队骑兵首先进入伏击圈,敌警戒搜索甚严。我军战士沉着镇静,待敌骑兵通过,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区后,对敌发起猛烈袭击。由于日军组织较前严密,掩护部队较多,又因天雨路滑,我增援部队未能及时赶到,致使部分敌人逃脱。
七亘村两次设伏虽然规模都不算很大,却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鼓舞了军民士气,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是抗战初期我军在山西抗日前线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虽然从前这支八路军的前身红军,以前也在南方山区长期坚持革命战争,但是南方的山山高林密,土层深厚,是常有河谷盆地,降水充沛,物产丰富。太行山很伟大,但是太贫瘠了,难以养活几十万大军。所以这也是后来刘邓大军主动向晋冀鲁豫边区发展的重要原因。只有华北平原才能任由大军纵横驰骋。
看着远处的高高太行、巍巍群山,险峻而贫瘠,正是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无数革命前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和民族争得尊严和自由,也许,越是贫穷的地方,精神就越丰富吧!
青山依旧,斯人远去,山河无恙,那一座座傲然挺立的山峰,就是他们永恒的纪念碑!当一个民族有了信仰和精神的力量,当一个民族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就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战胜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