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执法,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9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通过打造省级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监管与服务平台,整合执法相关的业务与数据,实现一个信息平台展现所有执法业务。该平台已对20万个监管对象建立精准“画像”,对14万家单位实行“红、黄、绿”三色环保码分类管控,科技赋能助力提质增效,成效越来越显现。
这样一个智慧“中枢大脑”,是如何高效管理生态环境执法?据悉,该平台设置行政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管理3大板块11个子系统,对工作调度、人员准备管理、稽查考核、会议培训等实施集中线上通办。目前,已制定9类数据治理规则和6项管理规范,集成31类环境监管数据进行二次整合使用,并归集数据2.5亿余条、回流6000万余条,全方位打通了数据“横向+纵向”共享通道。同时,还创新建立执法人员专业特长信息台账,实施执法装备启用、保养、报废全生命周期管理,已入库人员2000余名、装备1.9万余台。
通过全面升级执法办案系统,我省如今已实现线索自动分拨、执法任务迅速派发、执法处罚与评查归档全过程线上办理;全员配发使用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过程实时回传,确保执法过程全流程可视化、可追溯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运用3D、VR、AI等技术“黑科技”,该平台还建造钢铁、水泥、焦化、污水处理等10余个重点行业仿真执法场景,灵活设置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运行治理设施等典型问题。目前已组织全省执法人员开展线上执法训练,连续3年使用仿真场景开展比武竞赛,培训规模超3000人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依林 图据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刘春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