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被控于京华城案涉嫌图利、收贿等罪,台北地院昨天下午裁定羁押禁见,柯文哲原获裁定无保请回,但前一日北检抗告成功,台北地院再开羁押庭,柯文哲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他被戴上手铐,坐上“囚车”,送进土城看守所,剧情翻转时隔三天。
台北地院在裁定理由中强调,被告经讯问后,不争执声请书所指部分事实,并有被告、共犯、证人之陈述、相关卷证资料等足稽。被告明知增加过高、超过560%的容积予京华城一案违背法令,竟仍执意为之,贯彻意志,迥然若揭,并因此致使共犯沈某某之京华城一案,获不法利益二百余亿元。
周一凌晨,柯文哲步出台北地院时称,他不知道京华城案容积率840%,是今年3、4月间才第一次知道。而第一次羁押庭的法官显然接受了这种说法。认为他不是台北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与会人员,无法直接知道开会情形,自身也无相关专业,检察官所提事证还有其他合理解释空间,未达到“有犯罪之高度可能性”程度,在9月2日凌晨裁定无保请回。
然而,在北检抗告后,“高院”却表示,经审判长许泰诚、法官魏俊明、法官钟雅兰三人组成的合议庭审阅卷证后,认为柯文哲是否真如同他主张的“相信具专业性且为多数决之都委会决议”且“对本案情节毫无所悉或未曾怀疑”还有待厘清。“高院”发回更裁的关键,是认为柯文哲“积极介入京华城案”。
就在这三四天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材料”出现,证明柯文哲“不可能不知道”。当中,不仅有市议员三年前市政总质询时,质疑柯市府给京华城容积奖励没有法律依据的画面被翻出,更有台北市都发局前局长林洲民直指,处理京华城容积率时,都发局定时要跟市长报告,并以文字书立备忘录上呈市长室,“柯文哲知不知情,相信大家心中有答案。”
谈到京华城案,北市前都委会委员曾光宗在脸书发文表示,政治人物位于一定的高度,必须能明辨是非,特别是面对京华城案涉及如此庞大的利益,而且前后历经6年的审议时间,不应该以“不知道”而一语带过。而且期间都有委员持反对意见,表示此案有争议,更必须倾听与了解反对的理由及因果得失。
可以想见,上述“材料”都可能在羁押庭被当作攻防焦点,不可能不影响当庭法官的“心证”,以致作出羁押禁见的裁定。值得一提的是,柯文哲案北检提抗告成功,是“高院”法官参酌新事证,认为柯文哲积极介入京华城案,这回碰上的法官吕政烨,不采纳检方提供的新事证,是以第一次羁押庭的卷宗来审理,这又与“高院”重裁的理由冲突。而同样的声押事证,不同法官表现出天渊之别的心证,尤其郑文灿因有金流的贪污罪嫌被押,而没有金流的“图利”,认定心证空间极大,是否有必要对柯采取羁押手段,这些争议恐怕都会让挺柯者难以心服口服。
另一方面,当柯文哲的“不知道”被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他根本一清二楚。无论押与不押,这段时间以来,他被踢爆的不避瓜田李下的政商关系,他在政党补助金使用、与木可公司之间的金流等方面所流露出的贪念,以及各种“不知道”谎言的破功,在政治与社会观感层面,经此波折他都已经是彻底的输家。因为人们发现,柯文哲一路走来只是用圣人标准要求别人,但他从不反求诸己。
去年11月23日蓝白合在君悦饭店破局后,台湾《中国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似乎预言了柯文哲今日的结局。作者当时谈到,“人往往会把自己最欠缺的性格问题,利用座右铭擦脂抹粉。所以,柯文哲把‘Keep Promise’当作2024竞选识别系统,恐怕也证明了他最缺的就是正直诚信。人无信不立,他的政治路已愈走愈窄。”如今回看,一语成谶,只是谁也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这么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