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调查研究,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和好办法,就可以干了吗?不想干、不愿干,“吃饱了饭没事干”爱说“风凉话”的大有人在!“上了太行山,望见运粮河(运河),远水解不了近渴。”“漳河水要是能流到林县,那是公鸡下蛋!”“背着干粮送远屎,屙了屎还肥不了林县的田!”

在现实中,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否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在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又是怎样最终为林县人民解决用水等一系列问题的。干事、真为人民着想、为百姓而干,就一定能干事、干成事!

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要必须大兴水利的坚定落实,是为解决当地实际问题,解决民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带来人民“福利”实事。

“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而林县红旗渠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带领人民一起奋斗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旗渠工程正式开工

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党委一班人,深入实际,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引漳入林”,为林县人民建造一条“人工天河”,让老百姓有水喝,让土地能灌溉。

有些事,说得容易,但要干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的。而解决困难关键是利益的出发点和目的的落脚点,为人民利益而出发、以老百姓为中心,以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为目的,天大的困难,都能找到解决的妙方。

“引漳入林”工程,施工人员要到山西境内去劈山导河,是要把浊漳河拦腰斩断,逼水上山,把水引到林县的分水岭,再由分水岭修建三条干渠,连通南谷洞、弓上、要街三个水库,再将三个水库变为“引漳入林”的调蓄水库,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林县水源不足的问题,解决人用水、地用水等等一切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头,总是在一线

但工程还没开始,各种“泄气话”“谣传”及一些“胡说八道”“胡言乱语”就接踵而至。当然,共产党人不怕这些,因为是在为老百姓着想,是在为林县人民办实事。当然,对现实情况,也需要认真分析。的确,在当时,工程的首要困难是钱的问题。

没有上级的专项拔款“引漳入林”工程,是林县最先遇到,最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在县委书记杨贵的日记上有清楚的记载:“引漳入林”工程很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也不投资,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建,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机会不可失。错过机会,林县人民可能将永远受缺水之苦。现在修建,困难太多了,最基本的办法是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危险,总有共产党人的身影

关于自力更生,伟人有论述。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有:“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样一来,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毛泽东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时代前行,自力更生,是始终与时代并行的。自力更生,也是新中国起步就立下的基调。正是在自力更生中,新中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我们不能等、不能靠、不能要。要先干起来,集思广益,广泛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自力更生中,想办法、找到一条成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贵书记与农民工在一起了解真实情况

1960年1月29日,大年初一。县委书记杨贵和班子成员,将“引漳入林”和工作议程确定。2月10日晚,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有线广播迅速传遍林县的每一个角落,让林县人民知道,我们林县现阶段主要抓什么,干什么、为谁干?怎样干?这一极透明的“伟大工程”动议、实施、步骤,全部公开,这让林县人民拍掌称快,更给林县人民鼓起了干劲!动员大会相当成功!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15个公社的干活巧匠、普照通农民工、还有女子突击队,同时出发,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小推车,赶着马车,向着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浊漳河汇集。

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在这次会上。正式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何谓“红旗渠”?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干部和党员冲在一线,带头干

整个工程遇到了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无数个困难,更遇到了太多的险情。但县委一班人带头、共产党员带头,技术人员带头,凡是困难大的地方、施工段,凡是风险大的隧道、凡是有险情的地方,都有共产党人在现场、在打头、在排除险情、在想方设法。有了县委领导的一线指挥和坚持同农民工人一起劳动、有了共产党员们与农民工人同吃、同住、同劳作,一个个困难解决了、一个个险情排除了。

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施工中经典的一瞬,这一瞬烙刻了这样的伟大:无论何时,共产党员都是人民中的一员,是与人民同心同德,一起干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贵书记在通水典礼上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完成,7月工程全面竣工。

林县人民在用了十年的寒暑,苦战巧干,干成了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在这红旗渠上,英雄的林县人民兴建了48座水库、364座塘堰;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在每条支渠上还建起了数量不等的小水电站和提水站,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在林县全县基本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旗渠通水时的盛大场面

这是林县县委、县政府向林县人民交出的“考卷”,这是林县各级领导和共产党人,同林县人民,一起答出的“考卷”。在“考卷”上一笔一划地写上了,林县人民用了水了,林县的土地可以“自由的灌溉了!”

林县从这一天,正式告别缺水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4万亩。林县人民真正的幸福日子从此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幸福来之不易,这幸福再次表明,为官一任,一定要造福一方,一定心中装着人民,你在哪干,你就是那的人民中的一员,是带头干事情的牵头人。好干部、好党员、就会被铭记,

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2019年在《学习时报》上发表《县委书记要像杨贵一样勇于担当》,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既是红旗渠的决策者、指挥者,又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始终与修渠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一碗小米干饭的故事至今还广为传颂。特别是实行工作和生活双重标准,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民心民力。正是因为杨贵的表率作用,所以当时整个班子、整个队伍都很廉洁。

10年修渠,近亿元的投资,没有一个干部为自己和亲属谋取过任何利益。直到如今,红旗渠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具体体现,红旗渠精神已融入林县人的血脉,泽被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杨贵尊重规律,科学决策,敢于担当。在动议修建红旗渠之前,林县上下开展了持久深入的大讨论,最终绝大多数群众赞成,纷纷表示“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人心向往就是最大的动力!

1960年2月11日,红旗渠开工第一天,全县报名修渠的人就达到3.7万人,在整个修渠过程当中,同时在修渠工地上的人最多时达到10万人,10年下来参加过修渠的达到30万人之多。几十年后,红旗渠精神之所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体现了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

10 年修渠,可谓是一波三折,不仅要克服自然困难,还要面对各种风险和压力。杨贵和当时县委一班人,不仅率先垂范,敢于担当,而且还善于担当。杨贵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无论是大胆提出跨省从境外引水的设想,还是在坚硬无比的太行山腰开山凿渠,动用数十万劳力上马单项工程,这都需要超乎常人的胆魄和善于担当的能力。

1961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新乡召开会议,面对各种非议和流言,杨贵实话实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地里旱得不长庄稼,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找水吃而无动于衷。修建红旗渠为的就是林县的群众,我问心无愧。我是县委第一书记,有责任应该我来承担。”

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成多大的事业。如果当年他不是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红旗渠是万万不可能修成的。

有新闻界泰斗称号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以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坦荡赤诚,对人民的深情厚爱,饱含激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热情讴歌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先进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穆青(左)、杨贵(中)、羊成

同样,穆青对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开山凿石、改天换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加赞赏,曾多次到林县采访,与红旗渠修建者结下了深厚情谊,在《杨贵与红旗渠》一书序言中,他这写道:对红旗渠和林县山区建设的成就,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及时作了宣传。周恩来、李先念、谭震林、陶铸等中央领导也多次表扬杨贵和林县县委,《人民日报》曾两次发社论称赞“林县县委是全县人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核心”。我作为新华社领导成员,曾参与组织、编发过这些报道,对杨贵和红旗渠是由衷敬佩的。

林县人民对杨贵与红旗渠的感情是隔不断的,是紧密相连的。90年代初杨贵两次回林县,广大干部群众潮涌般扑向杨贵,场面非常感人。时任河南省委领导的李长春同志感慨说: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像杨贵同志那样,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离开岗位多年还依然受群众拥护和爱戴。新华社记者武成德根据现场采访写了篇《杨贵同志回林县受到群众欢迎》的内参稿,在领导干部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行文至此,用一句话概言:只要心里装着人民,只要扑下身子为人民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人民永远欢迎你、爱戴你,就永远记住你,就会让事迹不朽,让人的名字和精神永远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