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在航空工业的竞技场上,发动机一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多年来中国战机的心脏大多依赖进口,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

然而之前一系列消息却让人眼前一亮:从歼-10到歼-20,再到最新的歼-15,中国战机似乎已经完成了动力系统的全面国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俄罗斯又将如何应对可能失去的这个最大海外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依赖到自主

说起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不得不提到太行这个名字,它就像一个倔强的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用了整整30多年,这段历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回想当年,我国战机的心脏几乎全靠进口,每次看到国产战机挂着外国心脏飞上蓝天,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发动机的研发之路,可以说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缩影,从最初的摸索试验,到不断改进完善,再到如今的批量装备,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种看似冒险实则明智的策略:大胆批量装备,快速暴露问题,这种做法,让太行发动机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太行发动机已经成功装备了歼-11B、歼-16等多型战机,但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单发战机和舰载机对发动机的要求更高,我们能否顺利攻克这些难关?国产发动机的可靠性究竟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舰载机的工作环境比陆基战机恶劣得多,高温、高湿、高盐雾,再加上频繁的起降,对发动机的考验可谓严苛至极。

能在这种条件下使用国产发动机,足以证明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仅仅达到这个水平就够了吗?面对日新月异的航空技术,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下一步,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实力,缩小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发动机的突破

说起国产发动机的应用,可以说是一路披荆斩棘,从最初的陆基双发战机,到后来的单发战机,再到现在的舰载机,每一步都是一次不小的跨越。

先拿陆基双发战机来说,歼-11B可以说是国产发动机的试金石,当初有人担心,这么大胆地使用刚定型的发动机,会不会有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这种大胆是值得的,通过在实战中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太行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

接下来是单发战机的考验,单发战机对发动机的要求更高,一旦出问题,可就没有备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的工程师们迎难而上,成功解决了风车启动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现在歼-10C已经全面换装国产发动机,性能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舰载机的工作环境可是相当恶劣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就不说了,频繁的起降对发动机的考验更是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着舰复飞时,发动机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从慢车状态加速到最大推力,这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能在这种苛刻条件下使用国产发动机,足以证明我们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毕竟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领域,总有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如何进一步提高推重比?如何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突破与国际地位

说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地位,不得不提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有的三个能自主研发和生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就连英法这样的传统军事强国,现在也只能在中推力发动机领域拿得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成就的分量有多重?我打个比方吧,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没有道理的,它集合了材料、冶金、气动、控制等多个尖端领域的技术。

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足以说明我国的整体工业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的进步并不止步于此,据可靠消息,性能更强劲的涡扇-15发动机已经开始在歼-20上进行测试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正在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回想十年前,我们的主力战机还在大量使用进口发动机,而现在从歼-10到歼-16,再到歼-20,我们的战机已经实现了动力系统的全面国产化,这种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说在可靠性、寿命、维护成本等方面,我们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已经取得这么大的进步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投入这么多资源去研发更先进的发动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关乎国家安全,关乎产业发展,更关乎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发动机技术能够赶超世界一流水平,那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仅我们的战机性能会大幅提升,我们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显著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航空领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另一个问题: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动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市场格局会不会发生变化?

尤其是我们曾经最大的发动机供应国俄罗斯,他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的失与中国的得

说起国际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变化,恐怕没有比中俄之间的故事更戏剧性的了,还记得吗?就在几年前,中国还是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最大海外市场。

每年我们都要花费大量外汇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但现在这个局面正在悄然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很可能不再进口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那这可不是小数目,据估计,仅歼-10和歼-11系列战机的发动机需求就高达数百台,失去这么大一块蛋糕,对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会问,俄罗斯失去了中国市场,会有多大影响?说实话影响很大,首先是经济上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发动机可不是便宜货,少则数百万美元,贵则上千万美元一台,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俄罗斯的收入肯定会大幅缩水。

更重要的是长远影响,失去了中国这个稳定的大客户,俄罗斯航空工业的研发投入可能会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可是烧钱的大户,没有足够的订单支撑,很难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但俄罗斯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想想看我们不仅摆脱了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还在某些领域开始领先俄罗斯。

这种角色的转换,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变化,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虽然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追平甚至超越了俄罗斯。

但与美国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寿命等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会怎么做?他们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开拓其他市场,比如印度、东南亚等地,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试图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对我们来说,现在的成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也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工业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已经跑出了好成绩,但前方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奋斗,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资料

央视网 2007年01月05日《中国已能同时研发先进战斗机、发动机和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者网2017-09-07《将登太行雪满山:谈歼-20战斗机的国产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