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第11号台风

“摩羯”(超强台风级)的中心

已于9月6日22时20分前后

在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再次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

中心最低气压925百帕。

预计“摩羯”将以15-20公里的时速

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随后进入北部湾,强度逐渐减弱。

受雷雨云团影响,

预计我市将出现雷雨天气,

局部雨势较大,

珠海市气象台已于

9月6日22时05分发布

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此外,

全市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

请继续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受天气影响,珠海机场取消9月7日出港航班6班,进港航班6班,详见下图,请出行旅客及时留意航班信息,与所购票航空公司联系,合理安排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强台风“摩羯”可谓来势汹汹,

但却有部分市民疑惑,

珠海全市台风黄色预警生效后,

天气大部分时候仍是比较平静,

此次台风的实力

似乎与“最强”相距甚远,

真的是如此吗?

关于超强台风“摩羯”的疑惑,

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为大家进行了解答并发出提醒!

台风虽然远离,

但在雨带“列车效应”影响下,

暴雨风险仍存在。

从雷达图上看,受台风外围云系影响,目前沿海仍有雨带不断被甩”上岸”,在雨带“列车效应”影响下,今晚到明早我市仍有骤雨,间中雨势较大。预计6日夜间至7日白天,我市近岸海域将出现2.5-4.2米的大浪到巨浪。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黄色。

珠海七天天气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列车效应”就是一系列的降雨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一样。其与稳定的降雨云团同,连续补充的降雨云团会导致降雨持续不断,且持续降雨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大,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请大家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雨来袭如何应对?

该如何确保人身安全?

外出时应注意什么?

这份暴雨安全提示请收好!

个人在户外公共区域时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 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漫过堤防。

  • 避免进入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地下建筑。

  • 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 远离山坡,降雨量过大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减少使用交通设施

  • 避免驾车出行。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

  •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

  •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离电力设施

  • 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等,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 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 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 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通信

  • 在户外遇险,减少通信设备的额外消耗,确保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

  • 在离开交通工具时,可以向亲友发送自己的位置及撤离计划。

  • 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被困人数、周围水情、紧急通信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居家时

  • 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准备,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 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氧气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 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通信能力。

  • 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打火机,以及创可贴、抗生素等外用消毒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登陆后,

切莫掉以轻心,

转发提醒身边人!

更多权威信息,

素材综合自中央气象台、珠海市气象台、珠海特区报视频号、央视新闻、深圳天气、深圳应急管理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蓝辉龙

三审/种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