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的路途。在这支长长的队列中,只有32位女红军,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外国人,最终跟随队伍抵达陕北的有五人,来自越南的洪水、来自朝鲜的毕士悌和武亭,来自英国的薄复礼,以及大家熟悉的李德。
李德虽为外国人,但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很高,曾一度掌握红军的军事指挥权,还敢和主席拍桌子,但由于他不了解中国国情,实施的错误军事路线造成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巨大损失,这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李德在苏区也曾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要求,他曾要求让女红军战士为其暖床,这种特殊要求令我方无法接受,所以后来主席曾这样评价他:"李德就是赵括的不二人选,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来自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1900年生于德国。一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在与俄军交战中被俘,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对他的影响很大,他不但主动要求加入苏俄红军,还因战功升为骑兵旅参谋长。
后来李德回国后,加入了德国的gc党,还领导过慕尼黑的工人运动。1926年在一次工运中,李德被当局逮捕,后在组织协助下,他越狱成功跑到了苏联,被安排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结束学业后,李德进入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在这里结识王明、博古等人。1932年苏联在上海的情报机关成员鲁格夫妇被捕,经过协商必须用四万美金才能赎出两人,于是莫斯科方面派李德护送这笔经费来到上海。
也就是在这时,李德见到了已成为总负责人的博古。当时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上海形势相当紧张,很多秘密联络点被破坏,党员被捕入狱。1933年元旦,上海总部决定迁往瑞金。
在博古与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负责人尤尔特的商议下,让李德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身份迁往中央苏区,以协助博古在军事方面的工作。
对于这位特殊人物,瑞金方面给予特殊照顾,虽然苏区物资紧缺,但在肉禽蛋奶方面,李德都是敞开了供给,另外还为他配备了警卫员、翻译和厨师。
除了这些特殊优待,李德还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女红军战士为其暖床,或许这在西方部队中很常见,但是在红军队伍中这种想法真是匪夷所思,连对他有求必应的博古也没答应他,不过后来他安排妇女部长李坚真撮合他与肖月华结了婚。
敢和主席拍桌子
1934年1月,军wei经过调整,博古和李德掌握了军事指挥权。
其实李德对于行军打仗并没有多少经验,当年在德国参军多长时间就当了俘虏,即使加入苏联红军,最高只担任骑兵旅的参谋长,后来虽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但学习时间并不长,只学会了些皮毛。
他仗着博古的信任,靠着仅有的一点资本,在苏区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他看不起红军的游击战、运动战,要求打正规战、堡垒战、攻坚战。
他这些不切实际的军事措施令很多红军将领不满,即使是主席,在一些重要决策上也与他出现分歧,有一次李德还冲主席发脾气,拍了桌子。
事实证明,李德是错误的,但巨大的损失无法挽回,好在遵义会议上撤销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以后在主席的领导下,终于走完长征,到达陕北。
在长征路上,李德也对开始反思自己,从实战中感受到主席军事指挥上的特殊魅力,以后完全站在主席这一边。
长征结束后,李德进入红军大学、延安抗大担任教员,在军事理论教学上他还是不错的。有一次他接受斯诺的采访,他说:“西方的作战方式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中国同志比我们更了解他们本国进行革命战争的正确战术。”
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李德与肖月华离婚,娶李丽莲为妻。在两人结婚一年后,李德突然接到通知,要回苏联述职,由于匆忙,李丽莲没有护照签证,所以不能一同前往。最终回到苏联的只有李德一人,他的两任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中国。
数年后李德回到东德,直到1974年去世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儿,终究是妻离子散、孤独终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