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接触的第一个外国记者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他也是毛泽东接触最多的一个外国人,共与他6次会面。这个斯诺1936年7月至10月,在延安零距离采访了毛泽东和红军将领,写出来《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喜欢冒险,斯诺也有这个特质。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他们怎样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为什么有这样高昂的斗志?为了搞明白这些问题,他决定去延安亲眼看看。

斯诺请宋庆龄帮忙,宋庆龄为他安排了这个美国人的“冒险行动”,委托董健吾把斯诺送到了延安。

1936年7月16日,在陕北中央红军所在地保安(今志丹县),毛泽东接见了美国记者斯诺、医生马海德,他接受了斯诺的采访。7月至10月间,毛泽东和斯诺一共进行了10余次谈话,毛泽东向斯诺讲述了苏维埃政府的政策、抗日战争的形势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他自己的家庭和他的履历。斯诺离开陕北后,将自己的采访笔记整理成书,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风靡全世界。

斯诺在延安主要采访的人物自然是毛泽东,红军宣传部副部长吴亮平是斯诺与毛泽东两人交流的翻译。关于抗日问题,两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斯诺问了好多尖锐问题,毛泽东一一作了回答。

斯诺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日本被打败了而且被赶出了中国,你是不是以为‘外国帝国主义’这个大问题总的来说也就此解决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回答:“是的。如果别的帝国主义国家不像日本这样的行动,而且如果中国打败了日本,那就意味着中国人民大众是觉醒了,动员了起来,而且确立了他们的独立。因此,帝国主义这个主要问题也就解决了。”

斯诺:“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

毛:“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斯诺:“你认为这样的战争要打多久?”

毛:“这要看中国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要看中国和日本国内的许多的决定性因素;要看国际对华援助的程度以及日本内部革命发展的速度而定。如果中国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极其一致的;如果上下左右都是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如果那些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自身利益威胁的各国政府给予中国的国际援助是大量的;如果日本国内很快发生革命,那么这次战争就会很短,很快就可以得到胜利。但是,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实现,那么战争会是很长久的;但到最后,日本还是要被打败,只不过牺牲重大,全世界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时期。”

斯诺:“中国人民的当前任务是夺回丢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失地,还是只将日本赶出华北和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

毛:“中国的当前任务是收复全部失地,不仅仅是保卫我们长城以南的主权。这就是说,东三省是必须收复的。但我们并没有将朝鲜包括在内。不过,在我们恢复了中国失地的独立以后,如果朝鲜人要想挣脱日帝国主义的锁链,我们对他们的独立斗争将加以热情的援助。对于台湾也是如此。至于内蒙古,那是汉人和蒙人合居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把日本从那里赶出去,帮助内蒙古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对话进行到午夜两点,斯诺累的精疲力尽,但他看不出毛泽东有丝毫疲倦的样子。在吴亮平翻译和斯诺纪录的时候,毛泽东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依然兴致盎然。

1939年 9月 23日,斯诺第二次来到陕北,这次是到了延安。9月 24日,毛泽东与斯诺见面。斯诺回忆,几天后他参加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欢迎驻防山西前线的何柱国的军队通过边区,还有两位苏联顾问。

宴会结束后,毛泽东又陪同斯诺等人出席了欢迎晚会,晚会演奏了冼星海的大型音乐史诗作品《黄河颂》。毛泽东问斯诺觉得怎么样?斯诺说:“好极了,这是燕京大学合唱《救世主》之后,我在中国听到的最好的合唱。”毛泽东说:“是的,这是我们保安戏院之后的一个大变革。”

毛泽东给斯诺留下深刻印象。他觉得在毛泽东身上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他形容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

斯诺对毛泽东观察洞察入微。第一次采访时,他注意到毛泽东与贺子珍一边与他谈话,一边挑捉衣服上的虱子。第二次采访采访时,他不仅“听到毛泽东承认错误”,而且“有一次见毛泽东笑得哭起来”。斯诺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毛泽东鲜明性格和坦荡磊落的形象。

斯诺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十分钦佩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他说:“倘使日军真会消灭了八路军,那么无数中国人就要失去对于最后胜利的希望。八路军已经成为一种英勇的传说,这传说在它万次战斗的记录中,象征着每一个作战的人都必须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战斗的品质:忍耐、敏捷、勇敢、指挥的天才、不屈不挠以及最重要的精神的不能战胜性。”

对于国民党污蔑中共军队“游而不击”。斯诺挺身而出反诘道:“鉴于他们动员了几百万人,似乎他们的战斗效率很低;但是同中国政府那些接受盟国重要援助而却躲在安全的基地里无所作为的军队对比起来,他们的战绩是很可观的。游击队的领导人这样反问批评者:要是盟国对蒋介石封锁五年,像他封锁解放区不给一点援助一样,蒋介石能够维持抗日多久?”

事实上,斯诺到达延安当天,就遭遇了日机的一次轰炸。斯诺对日机空袭的罪行写道:“事实上,延安已成了完全受空袭破坏的大市镇的唯一例子。日本显然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因为他们几乎每天在继续轰炸那地方。单是这一处,日本一定已经消耗了几百万元了。”

毛泽东对斯诺也充满了感谢。他在延安曾专门致信给斯诺:“我们都感谢你的。”他曾对一位德国记者说:“当其他人谁也不来的时候,斯诺来到这里调查我们的情况,并帮助我们把事实公诸于世……我们将永远记得他曾为中国做过一件巨大的工作。他是为建立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个人。”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在重庆相会。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6月,他来到北京,见到了老朋友毛泽东。写了《今日的红色中国》。1964年底,斯诺再次访问新中国。

1970年秋,斯诺最后一次来到中国。毛泽东在与斯诺长谈时最后说:“35年前到现在,我们两个人的基本关系没有变,我对你不讲假话,我看你对我也是不讲假话的。”这年的国庆大典上,毛泽东特意安排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斯诺合影,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以他的正直人品说真话,揭穿了所谓的“赤匪神话”。赢得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敬重,赞誉他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但斯诺这个正义做法却受到美国政府的不满,给他穿了“小鞋”,扣给他一顶危害美国安全“共党嫌疑”的帽子。他被迫移居欧洲。

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因癌症病逝。生命弥留之际,他发自心底说了一句:“我热爱中国。”在斯诺患病期间,中国派出最好的医疗小组到瑞士给斯诺治病。

斯诺留下遗嘱:“我爱中国,我愿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半骨灰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斯诺夫人按照他的遗言,把他的骨灰在美国、中国各安葬一半。叶帅为斯诺墓亲笔题写了碑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