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昭宗来说,杨复恭其实一点也不可怕,要想收拾他就是分分钟的事。大唐所谓的权宦一大堆,无一不是皇帝一句话就倒台。当然,也不能说杨复恭毫无威胁,他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庞大的“杨氏天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复恭的七八百个子侄中,杨守亮、杨守信、杨守忠、杨守义、杨守立、杨守节、杨守贞、杨守厚等人或分领节度,或监军一方,或执掌禁军,一旦他们选择与杨复恭共进退,那将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张濬的“妙计”就是用离间计分化杨氏天团,断掉杨复恭的爪牙。

平常人家子孙多都难免会出现几个不孝子,何况这种没有血缘的庞大家族?张濬拍着胸脯说,只要以利诱之,就会有人跟杨复光反目成仇,到时候陛下就看他们父子相互撕咬就行了。

对这个建议,唐昭宗显得很兴奋,杜让能却当头一盆冷水:“咱们要的是限制杨复恭的权力,而不是挑起内斗。杨复恭虽说有些跋扈,但他毕竟于国有功,用这种方式对待他实在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濬有些不高兴:“杨复恭不除,朝纲难振,为了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还在乎手段?你这是迂腐之词。”

杜让能冷笑:“我迂腐?张相你别忘了,如今的天下就像久病的患者,宜调养恢复元气为主。倘若胡乱下重药,只怕后悔都来不及。”

张濬反呛道:“治乱用重典,自古如此,杜相饱读诗书不会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吧。”

杜让能:“你这么做哪里是用重典,分明是抱薪救火。就算除掉了杨复恭,谁来接替他?我大唐自代宗以来就权归内廷,这不是除掉一个太监就能解决的。”

张濬对着唐昭宗拱手道:“除掉杨复恭,陛下自当恢复太宗皇帝的权归宰执,这有什么好争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昭宗给张濬背书:“张卿言之有理,朕就是要彻底根除宦官干政,从此我们君臣一心,重振朝纲。”

杜让能暗自摇头,一百多年了,每个皇帝登基时都这么说,可哪个做到了?说白了还不是皇帝不愿意将权柄交给外朝嘛。到时候皇帝宁可再扶植一个杨复恭,也绝不会撒权,张濬你太天真了。

“臣无话可说,只是提醒一句,杨复恭没那么好惹。张相,你可要小心,千万别激起巨变,别忘了当年的甘露之变。”杜让能妥协了,但还是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

好话只能入善听者的耳,唐昭宗、张濬就当杜让能放了个屁。

张濬开始实施计划,他将目标瞄准了一个人——杨守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守立本名胡弘立,其人彪悍勇猛,世人畏之,因为杨复恭的赏识,被提拔为天威军使,是杨复恭最信任的几个义子之一。

杨复光善于识人,杨复恭跟弟弟相比就眼拙了许多,比如杨守立,这家伙其实就是个随风倒的势利小人,张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降服了他。

某一天,唐昭宗问杨复恭:“你们家那个姓胡的干儿子现在做啥呢?朕赏你们家一个恩典,让他入内殿典亲军吧。”

杨复恭不知是计,还挺高兴,内卫都是皇帝钦点的心腹,这表明皇帝对自己还是非常信任的。前段时间一直被王瑰的死搞得很被动,看起来皇帝并没有猜忌,是自己多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杨守立陡然崛起,不久又被赐姓李,改名李顺节,职务也一升再升,成了仅次于杨复恭的六军统领。又过了一年,唐昭宗又加授李顺节为天武都头、领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地位直逼杨复恭。

直到这时候,杨复恭才警觉起来:多么熟悉的配方啊!

大唐每一位权宦崛起之前都是前任权宦的跟班,他们在皇帝的扶植下迅速锋芒直逼前任。于是瓜熟蒂落,皇帝一道诏书轻松完成权力交接。

很明显,皇帝此举分明是想用李顺节代替我杨复恭啊,我这是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

没错,张濬就是用杨复恭的地位为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