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1906 年到 1909 年,柏石曼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从北京出发,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在历时四年的考察中,他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中国传统建筑和景观的照片。他还根据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论述中国建筑的系列专著《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

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观音)、祠堂、宝塔,作者考察从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几个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筑测绘草图。此系列德文本依次出版于 1911、1914、1931 年。

其中在第二集:Gedächtnistempel : Tze-tang(祠堂)中,作者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建筑,包括黄帝祠、张良庙、武侯祠、关帝庙(当阳关陵)、李杜祠、二曾祠、二王庙、孔庙等。收录 248 幅精美照片和测绘草图、大量文字描述和阐释。此书出版于 1914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朋友问我,照片上关羽墓前的五个花瓶是什么?我告诉他,那是五供。

五供原本是佛教造像前部案桌上设置的五种供器,主要有居中香炉一个,香炉左右各有一个蜡台和一个宝瓶相互对应。

五供器一般陈设于三世佛前,珐琅制品,中间是八卦香炉,两侧是烛台和花瓶,供烧香,明灯及献花之用。,表示向佛之心虔诚,及从佛处得到光明清净。

五供器边上还有八宝:

法轮:含大法圆轮万劫不息之意,

法螺:含妙音吉祥之意,

宝伞;含张弛如伞荫护众生之意,

白盖:含遍覆三千,净一切事业之意,

莲花:含出于污泥而不染之意,

宝瓶:含福智圆满,具定无漏之意

金鱼:含坚固活泼,解脱壤却之意:

盘长:含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

七珍八宝均为佛家的法器法宝,含有佛法无边,神通广大,普渡众生,如愿吉祥之意,此外,于五供两旁还设有灵芝、八卦阴阳轮和珊瑚树,均是取意吉利的装饰供品。同时,于殿内东西两侧,还陈放有“馨”和“鼓”,为进香和举行宗教仪式时敲击的法器

明十三陵等帝王陵墓中设置五供,与在佛像前的五供意义相近,是祭祀的祭台。

明十三陵中的五供设在方城明楼的前方,五供均为石雕,所以也叫作“石五供”或“五供石”,花纹精美五供下面的基座为须弥座形式.束腰上下雕有仰俯莲瓣。

明代的十三座帝陵和清代东陵、西陵都是依照明孝陵的格局建成。清代帝陵沿袭明代规制,故清代帝陵中的明楼前也设置五供。

明清帝陵有石五供之制,石五供始见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据《大清会典》载,帝陵、后陵内才设石五供,妃子园寝、皇太子园寝、亲王园寝、公主园寝内不设石五供。

石五供相当于礼器组合,它是陵寝建筑的配套设施,从古代社会的礼器组合演变而来。古有列鼎制度,东周列国等古代墓葬均出土有成套的青铜礼器组合,例如鼎、豆、盘、舟等。到了明清之际,则演变为石质五供,为炉、瓶、烛台。

石五供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在外观造型上,明朝陵寝中的石五供具有朴素洗练的特点,而清陵寝中的石五供造型更趋于烦锁与细腻。明陵寝借助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建筑布局、石材、雕饰等来点景立意。

关羽墓为帝陵规制,放置五供自然是正常的。

当阳沦陷后的是石五供,其中居中香炉已然不见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关陵,随着文革浩劫,石五供已不见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