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6日下午,上海音像资料馆携手徐家汇书院举办“钟情译声——《海外影视》栏目观众见面会”,原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多位配音演员、译制导演与现场观众和读者亲密互动,回忆译制往事。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来到徐家汇书院活动现场,听听配音演员与译制导演讲述当年这些译制片背后的故事。

当那些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张欢、野芒、姚培华、杨明等配音演员回忆往事,许多译制片已成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当那些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张欢、野芒、姚培华、杨明等配音演员回忆往事,许多译制片已成经典

《上海会客厅》节目

上海音像资料馆珍藏了由上海电视台译制的海外影视剧及影像资料。9月6日当天开场,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的大屏幕上播放了当年熟悉的那些海外电视剧精彩片花,近二十部译制片,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时隔三四十载,当那些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许多观众的内心再次泛起涟漪。

当天现场座无虚席,人头济济,不少老观众纷纷赶来,而一些晚到的市民朋友只能在台阶上用蒲团席地而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电视台《海外影视》栏目受到了无数观众的青睐,译制的《姿三四郎》《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东京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它们为人们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那些经典的台词和熟悉的声音至今仍能唤起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那些年追过的上视译制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追过的上视译制剧

《姿三四郎》是上海电视台1981年试探性引进的一部日本电视剧,那时电视台还没有专业的译制队伍,录音设备也相当简陋。可以说,《姿三四郎》 这部剧拉开了上海电视译制片的序幕。

著名配音演员张欢为《姿三四郎》剧中早已美和高子两个角色配音,据张欢剧透:当时18路电车经过一个商店门口时,橱窗里正在播放这部剧。车上有乘客提出来,公交车能不能停5分钟看一段。没想到司机真的停了5分钟。

著名配音演员张欢为《姿三四郎》剧中两个角色配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配音演员张欢为《姿三四郎》剧中两个角色配音

那么,《海外影视》栏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呢? 曾先后担任上海电视台译制部主任、上海电视台副台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的孙重亮在现场向观众做了介绍:

上世纪1986年,上海电视台在广播艺术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电视台演员剧团。当时台里还给了我20个名额,招影视演员。这时候听到消息,台里要扩大译制片的引进。于是我就给台里打了个报告,想改变招收方向,要招配音演员,正好上下一拍即合,就招了一批配音演员,包括刘家祯、刘彬、张欢、计泓等人。

原上海电视台译制部主任孙重亮在现场做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上海电视台译制部主任孙重亮在现场做介绍

而当年片源的引进则是因为有一位重要的介绍人——朱亮女士,当天她也来到了现场。据介绍,朱亮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80年到美国就读于洛杉矶艺术学院,她酷爱影视艺术,每天除了读书打工外总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养成了较高的艺术鉴赏力。1986年,朱亮为上海引进了一台冰上芭蕾,八场演出极其轰动。

而《海外影视》栏目所播的电视剧都是由朱亮推荐的。她选择这些好片子,一般都是美国在播什么,马上空运过来,我们跟美国播出就是一个时间差。举个例子,1988年秋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鹰冠庄园》,主演是简怀曼(美国著名女演员),我们请曹雷为她配音,曹雷当时刚从美国回来,她一看大吃一惊:“我在美国就在看这部电视剧。”

1987年10月21日,《海外影视》栏目正式开播,首播的是美国电视连续剧《两代夫人》,紧随其后的是《玛丽安娜》《家族的荣誉》等一批极具吸引力的剧目,栏目收视率一路飙升。

现场观众在拍摄《成长的烦恼》花絮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观众在拍摄《成长的烦恼》花絮留念

《成长的烦恼》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欢笑轻松幽默的美国家庭情景喜剧,当年播出之后引起了观众的热议。当时海外影视栏目的工作量很大,从每周播一次增加到两次,又增加到三次,所以这部戏电视台请人民艺术剧院的资深演员陈开昌老师助一臂之力,担任译制导演,于是陈导组建了一个临时配音小家庭。

当天,陈开昌与几位配音演员野芒、张欢、姚培华、符冲、王燕华上台做了自我介绍,为凯若尔配音的宋忆宁因为有演出任务当天没能来到现场,但她录了视频向现场观众致谢。

陈开昌(中间,穿红色T恤者)与几位配音演员在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开昌(中间,穿红色T恤者)与几位配音演员在台上

在活动当中,主持人刘家祯向陈开昌提出一个问题:“那时我偶尔来客串,感觉条件比较简陋,录音棚在人民艺术剧院的阁楼上,大夏天不能用空调和风扇,(你们)怎么熬过来的?”

据陈开昌介绍:

当时条件比较差,没有中央空调,就是一个窗式空调;录了一会儿,大家就满头大汗,把空调打开,打冷了再录。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能够齐心协力,把这部戏录好。

另外,译制时间非常紧张。当时要求我们在7月1号孩子们放暑假时必须播出,但是原版素材是在7月1号前的半个月之内才到的,也就是剩下十二三天的时间。我算了一下时间,要是按部就班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我们是一边制作一边播出,一天当做两天来用。

我给大家说一下自己每天的工作日程。下午1:00到晚上10:00,这是我们的录音时间,晚上10:30以后,我的工作就是校正剧本,大概4个半小时,第二天早上7:00闹钟准醒,7:30坐在机器前面,工作到中午12:00,4个半小时。每天都是这样,两个月里面,我就是这么工作的,否则这个任务绝对完成不了。好在当年我50岁,最好的一个条件就是精力充沛,最后是靠着一股冲劲拼出来的。

话剧演员野芒(中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剧演员野芒(中间)

作为话剧演员,野芒在《成长的烦恼》中为该剧男主角杰森配配音

当陈导让我给剧中的重要角色父亲杰森配音时,我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当时自己还是一小青年,配得好吗?但是呢,我自己有一点点自信。自信来自哪里呢?就是之前去《海外影视》配的一些片子,是《海外影视》锻炼了我,积累了对于配音的把握,让我作为话剧演员,在话筒面前(学会)如何表演,获得了实践的机会。

野芒笑道,自己后期给《成长的烦恼》配音时,都可以不看片子直接配音:“我戴着耳机,他出声,我出声,他高我高,他低我低,而且动作的力度我都配得上。”

原上海电视台台长盛重庆回忆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上海电视台台长盛重庆回忆往事

原上海电视台台长盛重庆回忆自己当年看到了这些经典影视片译制的全过程,那时候就感到配音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配音)就像是演出,他们(配音演员)要哭要笑,不是坐在那儿,而是站在那儿演,把整个情感全部投入进去……我感觉到《海外影视》栏目也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中外交流的窗口,为电视观众了解世界先进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在我们影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作为一位电视观众来说,应该向他们表示最高的敬意。

光影留声,钟情译声。当天活动以集体朗诵《音之魂》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