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郭沫若、吴晗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同意了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在打开棺材后,熠熠生辉的龙袍还未等欣赏,立马暗淡下去逐渐变黑,周围的文物也灰飞烟灭,眼前一幕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存在多年的文物为何在刹那间消失殆尽。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华夏大地之下埋藏了许多帝王的陵墓,尽管专家们已经探寻到了一些陵墓的地址,但是真正实施挖掘工作的皇陵却是少之又少。

这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不能直接发掘这些陵墓,探寻其中的奥秘呢?

其实考古发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在正式开始发掘之前,专业学者们需要做许多的考察工作。

其中就包括是否适合进行发掘,因为一旦出现失误,数百数千年的文物古迹很可能会就此毁于一旦。

这样的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的时候,我国就曾经做出过一次让人痛心的决定,那就是挖掘定陵。

直到现在,一提到中国考古历史上留下的遗憾,定陵都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它的失败,才让后面的考古学者们吸取了沉重的教训,也有了长达十年不发掘帝王陵墓的决策。

时间要回到1955年,郭沫若等学者一同起草的一份报告被上交给了周总理的手中,而正是这份报告开启了之后一系列的悲剧。

原来郭沫若和吴晗等人想要申请发掘埋葬着万历皇帝的定陵,这一决定既是为了历史研究,同时还是为了推动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然而,这样的想法一出来就遭到了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等人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当时中国还没足够的能力承担巨大的发掘工作,不管是设备还是经验都不够成熟,这样贸然决定一定会出问题。

但是在郭沫若和吴晗等人的坚持下,定陵的挖掘工作还是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干劲十足,工作人员对墓中的埋藏的一切感到好奇,恨不得马上就能够一睹帝陵的真面目。

当充满神秘面纱的定陵展露在大家眼前的时候,所有学者都被墓中的陪葬给震惊了。

这座地宫深埋多年,墓中的陪葬有金银器还有许多精美华丽的丝绸制品,因为长期没有接触过氧气,所以没有发生氧化的情况,样子仍旧华丽鲜亮。

眼前的一幕让大家颇感神奇,啧啧赞叹起来,此时的他们还没料到,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没过多久,这些精美的文物就在大家眼睁睁地注视下迅速变黑氧化,就连尸身上所披精美龙袍也黯淡了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

陵墓当中的文物虽然精美,但是这一切就像昙花一现,转瞬就失去了光彩。

其他阻止发掘的学者看到这一幕更是扼腕叹息,却又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定陵开始发掘的消息一传出去,全世界各地涌出了许多跃跃欲试的人物,他们有样学样地开始准备挖掘更多帝王陵墓。

直到周总理下令十年内不允许开帝王陵墓,这场轰轰烈烈的发掘事件才冷却了不少。

遗憾的是,万历皇帝的尸骨最后被人给焚毁,就连装尸骨的红木棺材也被损坏,至今下落不明。

资料来源:

帝王陵发掘之争持续50年 定陵挖后万历尸骨被毁——南方新闻网

挖掘定陵:考古史上千古遗憾——民主与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