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民币”早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最多的物件,即使现在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已经广泛普及,我们还是对“人民币”十分喜爱、熟悉。那么,大家知道“人民币”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实际上,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的时候,第一套人民币就出现了,但是实际上“人民币”刚刚诞生的时候,并不是叫这个名字。
根据资料显示:1947年12月11日,董必武同志在《关于华北财政经办事处工作向中央的报告》中称“票币”。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币更多还是被叫“票币”这个名字。
到了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在《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信中又称中国人民银行钞票和“新币”。
包括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布告金字第4号文件、“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也称其为新币。
当然,除了“票币”、新币这种说法,根据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发字第一号(三十七年十二月一日)称“本行于本年十二月一日发行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三种钞票,特将票券新式通告于下”。
这个时期,还称人民币为“钞票”。
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宣传新币的文艺材料和消息报道,如快板书《大家爱护人民券》,大众黑板报《拥护人民银行新币》,记者夏景凡同志于石家庄发出的报道《新币发行的头一天》,都没有用“人民币”的称呼。
不过到了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人民币的称呼开始大量出现:
新华日报(太行版)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十三日、十七日刊载新华日报编辑部采通部的通知:“本报增加稿费启示:……每千字改增人民币三十元(冀钞三千元)。”
新华日报(太行版)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十五日第二版刊登“华北人民政府……发放林业贷款人民币一百万元”。
新华日报(南京版)创刊号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刊登“每份暂定人民币十元”。
新华日报(南京版)创刊号刊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称:“中国人民银行新发行之人民币为全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以即日起……均须以人民币为计算及结算单位。”同日,还刊登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通告:“今日人民币,每元折合伪金圆券二千八百元。”
人民币的诞生,对于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具有重大推动意义。如今,人民币更是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顶尖货币之一,彰显着我们祖国强大的实力和民族的自信心。
也就是说从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之后,人民币的名称经过了很多变化,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人民币”的称呼。而转变为“人民币”,也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