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浦学坤
原无锡县堰桥乡(今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是以“一包三改”闻名全国的改革之乡。
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成效》的报道,同时配发了题为《把“包”字引向乡镇企业》的评论员文章。1984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文章,以《一包三改》为题,详细介绍“一包三改”的经验推广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基本经验。接着《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全国20多家报刊,以及中央至地方各广播电台、电视台都相继介绍和推广堰桥乡改革经验。当时,全国到堰桥学习取经的多达20多万人。
以上文字,是时任堰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周健给我介绍的情况。
周健是我的战友。我俩于1965年9月一起入伍,在南京空军某部一起在教导队学习,后又同在团部工作,他在司令部,担任秘密的情报工作;我在政治处,担任广播宣传工作。我们在一幢房子里办公,在一个食堂用餐,在一个营房活动。周健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比我早退役一年。当我退役回乡时没有到自己家,而先到周健老家堰桥乡刘巷,在他家里彻夜长谈。他当时已是刘巷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后担任堰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图右为作者,左为周健
以后,我多次去堰桥,他和乡党委书记倪品良热情接待,谈得最多的就是“一包三改”的创举。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对外宣传最多的是时任党委书记,是“农民改革家”;而乡长往往很少“露面”,总是默默无闻。时代的特色决定了乡长只能是书记的“跟班”。而凭周健的性格,也适应当好这个配角。在交谈中,他说:我很庆幸在故乡堰桥担任乡长期间,有缘参与决策并实践了“一包三改”。记得当时刚开始酝酿改革方案阶段,为了能使“一包三改”有序地推行,乡党委决定由我负责起草有关的章程、条例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周健接着说:就在我动手撰写的时候,乡党委书记倪品良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起草的文稿是我们的秘密武器,暂时不要外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我们试行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在试行“一包三改”过程中,有支持者,有反对者。周健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幕后配套工作。但他从不张扬,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委屈埋在心中。他在我面前说:由于实行了“一包三改”,堰桥乡呈现出“人面喜气洋洋,地面生气勃勃,市面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涌现了全县第一个私人购买拖拉机的社员、第一个私人组建的建筑队、第一份个人承包集体企业的合同、第一个私人承包的农场、第一个私人承包的旅游公司等第一批“改革先锋”,形成了“改革之乡”的浓厚氛围。
这些“第一”,在当今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作为全国的榜样,又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玩笑。这是不少年轻人难以理解的中国现实。欣慰的是,周健在践行“一包三改”的过程中,作为探路者之一,践行和见证了这一敢为人先的历史性创举。
周健后来离开堰桥,先后任无锡县政府办公室党委副书记,雪浪乡(镇)副乡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无锡县(锡山市、锡山区)劳动局局长、党总支书记。退休后,我曾对他说:你最出彩的还是在堰桥成为“一包三改”的秘密工作者。我建议他写一篇关于“一包三改”的文稿,以留作历史的见证。周健说写就写,很快就把一篇近3000字的文稿《见证堰桥“一包三改”的历史性创举》给了我。我把此文刊登在2015年9月《太湖文化》研究通讯第23期,作为历史资料永久留存。
风云变幻,世事难料。9月4日,接到周健夫人刘秋琴发来微信泣告:“周健于2024年9月4日8点零8分因病不幸逝世。”惊悉此告,十分悲痛。9月6日,我与战友陶洪富去了堰桥周健老家,为永别的战友吊唁。面对老战友的遗容,默念:逝者如川,天命难违。勇于改革践行者、善于为民造福者,精神不朽!
图右为周健,中间为作者
2024年9月7日于无锡半半书屋
作者简介
浦学坤,笔名浦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联主席。196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太湖魂》《海眼》《绿叶情结》、散文集《心灵的虹桥》《老浦闲聊》等,主编文学、文史类著作30多部。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