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韶山,是毛主席生命的起点。毛主席在1927年离开故乡,去开创伟大的革命事业。32年后的1959年6月25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回到了韶山,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故土。1893年,毛主席生于这里。虽然毛泽东离开故乡多年,但那种思乡之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怀。

回首往昔,他掷地有声地说:“乡亲们,同志们,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他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革命成功了,他回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毛泽东就想到了回家乡看看。但是,由于当时国事繁忙而抽不出身来。当他下车后看见了毛家的祠堂——毛震公祠,他的童年,他与父母一起的生活情景,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

母亲,深远的影响

毛主席的母亲叫文素勤,她生于1867年,逝世于1919年。文素勤一共生育了7个子女,两男两女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文素勤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中国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性情温厚,经常接济乡亲。

父亲给他以棱角和阳刚之气,母亲给他以谦和温厚之情,为他日后成就伟业奠定了重要基础。杨成武将军在参观毛泽东故居时,面对毛泽东父母遗像,深有感慨地说:伟大的父母养育了伟大的毛泽东。

毛主席回到故乡后第二天的清晨,他就去给父母上坟。在父母墓前,他神情肃穆,深鞠三躬,充满深情地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工作人员折了两支柏树枝递给毛泽东当了祭品。

从墓地回来,他就去了他生活过的老屋——上屋场。几十年未见的老屋,还是那个老模样。他想到了他的爷爷、父亲、母亲,他们一直在这里劳作生息。他仿佛看见自己的母亲在做着针线活。他小的时候一直穿母亲亲手缝制的长统纱袜,他一生终爱长统袜,这一习惯整整伴随了他一生。

走进父母生前住过的卧室时,他对身边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他对挂在墙上的父母照片深深凝望,最后对人说,“把我母亲的照片摘下来带到北京去吧。”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只带母亲的,他满怀深情地说,“我想母亲了。”接着,毛主席笑了笑着说,“因为我小时候他总打我。”

弗洛伊德说:“一个为母亲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童年的毛泽东特别受母亲的钟爱,成对比的是,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铸就了他的特殊个人性格:一方面,母亲的偏爱使他一身“傲骨”,充满自信;另一方面,父亲的严格使他不仅懂得反抗,还学会了自我完善的本领。父母不仅给了毛泽东的生命,而且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素勤是一位标准的贤内助,从早晨鸡鸣到晚上掌灯时都在操持家务。在韶山冲,没有人不夸奖她聪明贤惠,做事有条理。在毛贻昌父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母亲多是站在儿子一边,并尽量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后来说:“我家分成两‘党’。一个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有时甚至于连雇工们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她批评了任何公开动感情和公开反抗执政的企图,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毛泽东将母亲的保护看得“异常宝贵、值得珍爱”,“认为自己有一个坚强、富于爱心,给人以自信心的母亲”。

在毛泽东长沙求学期间,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毛泽东十分牵挂,只要有空都会回家看望,回不起就写信问候平安。1916年6月24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肖之升的信中说:“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平居一日憎长,今如瞬息,寂历之景,对之惨然”。文字透露毛泽东虽人在长沙,可心却早已飞到母亲身边。

1918年,毛泽东知道母亲的病情后,立即动身赶回韶山,可因准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又急匆匆地赶回长沙。此时,母亲已由毛泽民接至长沙就医治疗。4月6日,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在母亲身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

1919年10月4日,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驱张运动。10月5日,文素勤病逝于韶山,享年53岁。母亲病逝时,毛泽东并不在身旁。当他得知母亲病危,就立即往回赶。由于韶山不通车,全靠两条腿走。100来里的崎岖山路,毛泽东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即便如此,当他带着弟弟泽覃赶回家时,母亲已入棺两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母亲文素勤

毛泽东带着弟弟、妹妹为母亲守灵,并就着幽幽的油灯,饱含深情地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追述母亲勤俭持家、爱抚子女、和睦邻里的优良品德。

毛泽东又作灵联两副。其一:“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其二:“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头七”过后, 毛泽东忍着悲痛,带上毛泽覃回到了长沙,继续他的革命事业。

晚年毛泽东曾与吴旭君谈起自己的母亲,他说:“我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她一下。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脑子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健康、美好的,像她活着时一样。”

毛泽东给好友邹蕴真写的信中高度赞誉自己的母亲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是这后一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严厉的监工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生于1870年,逝世于1920年。毛贻昌是旧中国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农民,又是一个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严父。他的身上不仅集中了劳动人民的克勤克俭、刻苦耐劳等优秀品格,而且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和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些精神品质,无疑对少年毛泽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毛泽东回忆,毛泽东6岁就开始干农活,父亲手把手教他打算盘、记账,指望作为长子的毛泽东能从他的手中接过家业,并把它越做越大。可是,少年毛泽东的志向不在于此,父子间为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毛泽东13岁那年,父亲在一次宴请客人时与他发生口角,父亲当着外人的面骂儿子“懒而无用”。毛泽东当面顶撞父亲后向门外跑去。他母亲竭力相劝,毛泽东根本不听,一气跑到池塘边。面对气势汹汹追来的父亲,毛泽东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自己就跳到池塘里。父亲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并答应以后再不打他。

1910年秋,毛贻昌决定送毛泽东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当时毛泽东一心要读书求学心切,他请亲戚和老师劝说,毛贻昌最终同意毛泽东去湘乡东山小学堂学习,毛泽东由此迈开了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父亲毛贻昌

父亲的严厉对毛泽东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几十年后,毛泽东也说:“这大概对我也有好处,它使我在工作上非常勤快,记账也仔细了,免得被他找到把柄来批评我。”尽管父亲在他的记忆中,多是“脾气暴躁”“常常打我和我的弟弟”“他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等形象,可毛泽东的成长仍是遵循“子肖其父”的规律。

毛泽东虽对父亲性格中的自私自利、武断专行的一面进行过斗争,但同时在生活中也充满父子深情。在父亲由于母亲逝世而极度悲伤的日子里,毛泽东将父亲接到长沙,在自己身边住了一段时间。父子间原本紧张的关系,早已云消雾散,得以缓解。

在父亲50生日之际,他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并请来几位挚友,为父亲祝寿。这天,他还同弟弟毛泽覃陪父亲、伯父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这也是他们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

1920年1月23日,毛顺生因患伤寒病逝。父亲逝世时,毛泽东正带领湖南驱张代表团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未能回家奔丧。按照家乡的习俗,父母去世,长子不回来是不能下葬的。从父亲的灵柩停在自家的晒谷坪上已经快七个月没有入土。毛泽东在中元节前一天回到韶山,先把父母“接”到家里供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送走”,把父母合葬。

人生能有几个30年,32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的毛泽东写下来一首《七律》: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32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他还写了一篇散文,“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写的惟一一篇散文,献给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也体现了毛泽东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是何等的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