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事:出生,结婚,死亡。而“死亡”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提及的部分。可人生在世,谁不都是在“倒计时”下活着呢?

古人说:“视死如是生”,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看淡生死呢?

李清照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的能够“朝朝暮暮”谁又会愿意隔上“千山万水”、“阴阳两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民间老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床,不能说生死与共,但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不上房贷的时候,着急的永远只有夫妻二人。

当感情“深似海”的夫妻一方离世之时,为何另一方不能“送葬”?民间有种说法:“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是真的吗?

家里有老人的,咱们作为子女,有必要提前了解清楚这背后的真正原因。万一到了父母百年之际,啥也不懂、不明白,那可就是“不孝”了。

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首次记载:“夫妇不相送”。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提到了一个名叫田常的人,他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不允许夫妻在丧事中相见。这就是“夫妻不送葬”最早的记录了。

而《礼记·檀弓上》中,孔子:夫妻之间不相随,更多体现了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关怀,避免过度悲伤,以求心灵的平静与亲友的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夫妻不送葬”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亲人离世,尤其是伴侣的离世,另一方的心理承受力可能达到极限。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艰难,都是夫妻二人共同面对。可突然间,其中一方离开自己。

并且,很有可能这是她第一次面对死亡,面对亲人离世,对留下来的一方而言,这将是最悲痛、最无助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往宾客中,都是三三两两,只有她一个人,要独自走人生路,谁看到这些不会难过、伤心呢?

未来的各种难事儿,不再有人替她承担,不再有人跟她有商有量,也不再有人能够对她嘘寒问暖,生病了再难受也要一个人找药吃、一个人去医院。

送葬过程中的撕心裂肺、被推进火化炉的无奈,化成一抔青灰的无力感,谁能替她尝?

这林林总总之中,再坚强的人也会扛不住、挺不起,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需要时间去恢复,去再度拾起对人生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如果精神垮了,他的世界也就崩塌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了,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因此,避免直接参与送葬,并非我们对他的冷漠无情,而是为其增加一个缓冲期,不亲眼见“离开”,心理还不算“太过突然”。给他们时间去逐步接受并消化失去爱人的巨大痛苦,才更柔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老家,夫妻一方去世的时候,另一方被要求或者说限制在家,不能出门相送的。

一般来说都会有亲戚陪着在家,用面条呀或者布条将其手腕拴在窗框或者门框上,“先生”说这是防止被爱人带走。

有的夫妻感情至深,往往一方离世后 ,三年之内另一方也会跟着离世。其实,这都是因为突然间世间少了一个疼她爱她的人,一个人孤苦凄冷,最后郁郁而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极度悲伤状态下,不少人都会大哭大闹、难舍难分,这时候情绪占据主动,所有的事情都以情绪来判断,会消耗大量体力大量津液,人体也会释放大量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的长期高水平存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最终病倒,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像我们以前说“伤心欲绝”、“心都碎了”等等,并不是一种夸大的形容词,医院里有很多实例。

极度悲伤引发的“心碎综合症”,强烈的情绪应激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还有孩子去世,父母也不能送葬等等,都是典型的“话糙理不糙”。狠狠的一句话,是杜绝了伤心致死的可能性。

其实,看透生死后,我们会明白,离开的那一方也一定不希望留下来的人,天天以泪洗面。

他希望看到,他的妻子、孩子都能够走出阴霾,继续阳光乐观地生活,完成对方未竟的事业,照顾好共同的家人。这种精神上的陪伴与传承,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毕竟他一生中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让家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认同“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这句老话吗?欢迎把您的家乡习俗分享给我们,留言见!

“丧不报,不吊孝,不烧纸,不谢孝”,丧葬规矩,你都知道吗?

人生除生死无大事,古语有云:“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这是怎样的习俗呢?你听说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不报,不吊孝:报丧之礼的讲究

报丧,是亲人过世后的重要仪式,通常由死者有血亲的子女或侄子前往亲友家告知这一不幸消息。

一般都是从舅舅姑姑等亲属开始,然后再是朋友同事邻居等等。吊孝是指在丧事期间,亲友前往逝者家中吊唁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不报,不吊孝,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来给你报信儿,也就是报丧,你就可以去参加丧礼活动。

如果某某去世了,但他们的家人没有来你家里报丧,则无需参加吊唁。

在古代,报丧之人需身着孝服,见到亲友时先磕头不语,待亲友询问后再告知详情。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丧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首先,报丧的顺序通常是从近亲到远亲,以示对家族长辈的尊重。

其次,报丧者在通知亲友时,态度要恭敬,言辞要委婉,以免给亲友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烧纸钱不谢孝:哀悼之情的表达

不烧纸钱不谢孝,则是关于葬礼期间亲友之间互动的一种约定。

在农村葬礼中,亲友前来吊唁时,往往会带来纸钱等物品以示哀悼。根据传统习俗,死者的家属需向这些亲友磕头致谢。

然而,如果亲友在吊唁时没有带来纸钱等物品,那么死者的家属便无需向他们磕头致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习俗背后,其实体现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亲友带来纸钱等物品,既是对死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

而死者的家属磕头致谢,则是表达了对这种哀悼之情的感激和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丧不报,不吊孝,不烧纸,不谢孝”这句俗语凝聚了深厚的丧葬文化。

但这些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可能已经过时了:

首先,我们现代人的沟通方式主要依赖的是手机,即便是报丧这样的事,我们也是打一个电话解决。

其次,现在人们为了生计,不会固守田园,大多数人都是背井离乡,到外面去打拼,所以接到了信息也是无法回来的。

再次,跪拜之礼,在今天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人人平等的思想,我们早已不是见人就跪了,即便是上级领导,即便是家里的老人,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不跪的。

没有了跪拜的习惯,所以相应的一些习俗,很多我们也都是做了改动。比如说,我们将跪拜改成了鞠躬。

当然,烧纸的问题也改变。首先是禁烧的地方一定不能烧,其次是有规定的按照规定烧。

时代在变,礼节也在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它们所蕴含的孝道、尊老爱幼、感恩图报等核心价值观念,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孝子不回头”,下葬时为啥不能回头看?怕看到什么?还真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