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到1950年初,我国解放战争基本结束,而南面的邻国依旧处在艰苦的抗法斗争中。越盟希望我党能给予一些帮助。为了保障边界安全,我国除了给予越盟一定武器和训练援助外,还派出了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到越,代号“东”,协助越方指挥边界战役,扫清中越边境线障碍。

陈赓果然是名帅,通过仔细研究边境局势,在路上就为越军“量身定制”了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案:

1.越军现有一个师加两个团、三个独立营。以两个团的兵力进攻重镇高平到七溪之间的战略要点——东溪。

2.一个师负责埋伏在七溪到东溪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前来增援的七溪援军。

3.攻打东溪得手后,一个团担任总部预备队,防备高平之敌来援,另一个团南下协助围歼七溪之敌

4.三个独立营负责牵制谅山一带的出援的敌军

按陈赓大将的作战方案,越军两个团于9月16日黄昏对东溪发起进攻,9月18日凌晨攻克东溪,歼灭外籍兵团一个加强连两百八十多人。9月30日,驻扎七溪的法军外籍兵团4个营共3200人北援,驻扎高平的法军本土部队3个营+伪军2个营共3000人也弃城南下,正好给越军分别聚歼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军以4个团的兵力于10月6日晚全歼七溪援军,10月7日下午再以5个团的兵力歼南下的高平守军,取得全胜。此战之后,越北法军惊恐万状,接连放弃谅山、同登、沙巴、那岑、老街等战略要地,加上之前拿下的高平、东溪、七溪,中越边境终于连成一片。

可以说,在陈赓出色的谋划之下,越军彻底扭转了越北战局。

1950年11月1日,陈赓结束了在越使命,启程回国,随后赴朝,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前线更需要他坐镇。

陈赓离开后,越军统帅部经过短暂休整,又在原308师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齐装满员的野战师——312师。至此,越军精锐野战部队达到两万两千人。

反观法国方面,经历高平之败后,法国政府决定换将,撤掉庸碌无能的远征军司令卡邦杰,换上了法军名将塔西尼。

塔西尼毕业于著名的圣西尔军校,二战前是法军最精锐的步兵师——第14师师长。1940年6月,塔西尼率第14步兵师奋战于法比边界,顶住了德国人陆空一体的疯狂进攻。随后硬顶德军凶猛地追击,缓慢撤退,保持了全师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建制完整,被维希政权委任为驻蒙特里埃守备军司令。

1943年,塔西尼离开维希法国,投奔自由法国,被戴高乐委任为法军第一军司令,诺曼底登陆后,塔西尼率自由法国军队攻入德奥境内,1945年5月8日代表法国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之后任北约驻欧洲部队陆军总参谋长。1950年10月退休。

刚回到乡下家中不到一个月,塔西尼又临危受命,空降到越南西贡,担任驻越远征军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官上任三把火,塔西尼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是撤掉了指挥无能的驻越北法军司令。第二把火,赴越北多个战略据点慰问,做动员讲话,鼓舞士气。第三把火,集中法国本土军和精锐的外籍兵团力量,组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并从法国本土调来大批凝固汽油弹和燃烧弹,准备最大限度发挥空中优势。

越军对此却一无所知,总军委计划依样画葫芦,使用围点打援战术进军富庶的红河三角洲,夺取粮仓,缓解部队缺粮的局面,同时大量歼灭法军有生力量。

看到这一计划后,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认为:红河三角洲一带是平原,河流众多、河网密集,据点非常多,间隔距离也很短,一旦被围,法军可以调动炮舰和运输船快速增援。不如挥师向西,主攻法军力量薄弱的越西北地区,最理想可以从侧翼威胁法军腹地,再次也可以南下老挝查尔平原,占据那里丰富的粮仓。

越军却表示:越西北是山区,往那边打后勤压力会增加,且越西北莱州等地是众多山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不通,站稳脚跟很难。

最后,韦国清出于尊重的原则,没再坚持打越西北的作战计划。

越军作战计划仍沿用边界战役的战法:先攻打红河三角洲北缘若干小据点,吸引法军来援,之后再围歼之。

1950年12月26日,越军奔袭距河内只有40公里的永安地区,两天拿下了5个据点,歼灭法军一个营,随后进攻永安北面的重镇保竹,永安法军出动3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驰援,中了越军埋伏,损失一个塞内加尔营和一个阿尔及利亚连,其余部队撤回永安。

312师大踏步向南穿插,超越了撤退法军,一举攻占战略要点钉子山,切断了南撤援军和永安守军的联系,取得全胜就在旦夕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的是,塔西尼及时下令永安守军6个步兵营同时出动,从河内调来5个伞兵营实行机降,又调派大批轰炸机对顶子山高地进行狂轰滥炸,越军顶着法军夹击,伤亡非常大,312师不得不在坚守三天后撤出高地。

但这时,越军总部又错误地命令308师驰援钉子山,结果一头撞上法军编织的陆空立体火力网,损失一千多人,被迫撤退。

永安战役结束两个月后,越军经过休整,两个主力师补充了兵员和装备,又新组建了316师,实力有所增强。越军总部计划发起东北战役,奔袭海防以北32公里的冒溪,那里是塔西尼防线的最东端。

塔西尼上任后,在鼓励士气的同时,还重新调整了作战计划,沿红河三角洲北部山区修建了六百多个据点,配备20个营的外籍兵团驻守,每个据点都拥有大量迫击炮、重机枪、山炮等武器,号称塔西尼防线。

和传统意义上的防线不同,塔西尼将配备坦克、飞机、炮舰的法国本土军和外籍兵团精锐,分成若干集群的机动兵团,随时支援任何一处受攻击的据点。而塔西尼防线以北的地区则交给伪军守备,在河内预备多个伞兵集群,在伪军受到攻击时及时进行机降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西尼防线的目的显而易见——限制越军南下夺取富庶的红河三角洲,诱使越军攻打越北伪军,法军好进行机降作战,配合机动兵团寻机捕捉越军主力。

为了粉碎法军这一阴谋,越军计划围点打援:通过进攻冒溪,吸引一个集群的机动兵团来援,再集中三个师的兵力吃掉机动兵团,从塔西尼防线中撕开一个口子。

中国顾问又一次建议:前一次的永安战役说明,法军在红河三角洲平原机动能力远超越北山区,越军企图打个歼灭战的设想很可能无法实现。倒不如趁法军注意力集中在红河三角洲一带时挥师向西,攻略越西北。

但越军再次婉拒了中国顾问的建议。

一开始,越军进攻时很顺利,半夜就把越军将残余法军围困在三层煤矿宿舍和冒溪镇内。可随后战局就有点出人意料了,困守两个据点的法军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和越军展开血战,被越军逼到第三层楼和屋顶宿舍的守军甚至和越军拼起了刺刀,抵抗意志大大超过了以往越军碰到的法军。

天亮前,宿舍和冒溪镇内的法军同时打了个反击,击退了进攻的越军,越军再次组织进攻,可这时,天亮了,法军轰炸机投下了大量汽油弹和燃烧弹,使越军损失惨重,暂时停止了进攻。

祸不单行,法军的江河舰队在上午7点也赶到冒溪,和空军一道对越军形成立体火力网,从河内起飞两个伞兵营也于7点多空降在冒溪镇周边,对越军形成巨大压力。越军原计划进攻冒溪的一个师已经攻不动了,只得从负责打援的两个师中抽一个加入冒溪战斗。

战斗打到第三天,法军两个机动兵团相继赶到冒溪周边,兵力足足有18个营,负责打援的316师节节败退,形势对越军越来越不利。双方一直激战到4月5日,在付出两千多人的伤亡后,越军只得撤出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5月下旬,越军计划第三次南进,这回他们把目标放在了更加南边的宁平省,计划分多路渗入塔西尼防线,绕开部署在一线的法军主力,直奔产粮区宁平,巩固当地的游击区和根据地,并夺取部分粮食。

战前,越军做了充足的准备,新成立了304和320步兵师,越军野战部队达5个师6万人之多,而且宁平正是320师的根据地,当时天降大雨,法军认为越军不会在雨季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1951年5月28日,进攻开始,304师、308师分多路连夜越过塔西尼防线间隙,304师攻克重镇富尼县,308师攻克宁平省的省会宁平,两个师共歼灭法军三个营。5月29日,越军320师伏击了法军往宁平运送给养的船队,迅速越过塔西尼防线,进入带江东岸地区。

但是,越军还是低估了法军平原地区调动兵力的能力,在5月29和30日两天中,塔西尼迅速向宁平派出了三个机动集群,总兵力达到27个营,2.16万人,同时还配备了多艘炮舰。增援的法军于6月1日赶到宁平,双方在带江两岸展开激战。

由于越军主力已经越过带江进入平原稻田地区,这对法军空军飞机和舰炮火力轰炸非常有利,因此深入带江东岸腹地的320师在和法军的作战中损失颇重。

战至6月6日,越军的供给线面临被切断的威胁,在前方战斗得越军也连连受挫,越军总军委和中国顾问紧急会商后,决定结束战役,于6月10日起撤出战斗。

此战,越军代价比前两次更高一些,仅320师就伤亡4000人,304师和308师各伤亡2000人。歼灭法军和伪军6个营,共4800人,可谓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续三战受挫后,法军认为越军短时间内不会再发起进攻,于是出动18个营的兵力,以正面进攻和后方机降结合,侵占了越军在中部的根据地——和平省。得手后迅速动员数万人抢修公路,建立据点,派舰队运兵,沿黑水河扫荡两岸根据地。

此时,韦国清因病回国治疗,梅嘉生回国述职。胡主席非常焦急,又想起了陈赓大将,认为还是让陈赓大将回来,再指挥一次类似边界战役那样大战,扭转战局。

于是,胡主席向我国发急电,先阐述了战场不利态势和越军面临的困难,最后恳求,请东(即陈赓)速归。

但这时,抗美援朝战场进入最关键的夏秋防御反击作战阶段,战事非常紧张。我国不可能再派陈赓赴越。

虽然没派陈赓,但我国派同样具有丰富军事斗争经验的罗贵波和邓逸凡入越。罗贵波是老红军,在苏区时担任过师政委,援越前任军委办公厅主任。邓逸凡则是老政工,援越前是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两人可谓是珠联璧合。

到越南后,罗邓二人研究了形势,结合抗战时在根据地打游击的经验,提出:

1.法军攻占和平,固然给我们带来不少困难,但是敌人把大批战略机动力量集中使用于新占领地区,增加了越军消灭法军有生力量的机会,也使得红河三角洲心脏地区显得空虚了,这是越军施展平原游击战的好机会。

2.越军可以用两个师的兵力插入红河三角洲敌后,组织中小规模的运动战,并积极开展游击战,避开法军的锋芒,从侧后加以骚扰、打击,消耗法军的有生力量,恢复游击区。

3.再出动3个师的兵力从正面进攻和平,吸引法军更多注意力,策应两个师在敌后作战。

1951年11月下旬,越军调集第308、第304、第312师三个主力步兵师进入和平战区,与法军的前线机动力量作战。以第320和第 316 师渗入红河三角洲平原地区,在敌后开展游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一直激战到1952年2月初,法军在付出一万人伤亡的代价后,顶不住了,撤出了和平省和黑水河两岸。越军终于摆脱了三连败后的不利局面。

1952年10月,经过顾问团耐心工作,越方接受了向越西北进军的计划,到1952年12月,越军付出不到一千人的伤亡,就夺取了2.8万平方公里的越西北大片土地,战场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越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