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漏,2024年8月29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年才俊李海增博士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终年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海增,教授、博士生导师,SID显示未来之星青年领袖,青年泰山学者,首届山东省海外优青项目获得者,获得Nanoscale新锐科学家奖,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Wiley中国开放科学2022年度作者奖,任国产期刊Nano-Micro Letters (IF: 26.6)、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IF: 15)、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IF:8.3)、Nano Materials Science (IF: 9.9)、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 (预计首个IF>10)、Frontiers of Physics (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期刊, IF:7.5)青年编委。

近五年,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Joule、Advanced Materials (3篇)、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篇)、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Nano Energy、Nanophotonics、Nanoscale Horiz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主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当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此外,李海增教授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为失去一位青年才俊表示遗憾,为李海增教授的突然离世深表哀痛。

天堂没有痛苦,祝李海增博士一路走好!

中国科协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9.29小时。同时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该调查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教授说,从数据看,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可能通过挤压有利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长此以往,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由《知识分子》联合自然科研等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得出了类似结论。该调查称,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多于40小时,刚刚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而多达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调查显示,将近一半人表示自己过度疲劳,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青年学者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不管是劳累还是忧虑,都是青年科研人员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

希望奋斗在路上的科研人们可以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来源:材料化学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