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封建社会,因为权力绝大多数掌握在男性手中,为了能够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希望加大,许多情况下,女性都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来对自己的外貌下苦功夫。

在课文《木兰辞》中,木兰在战场上赫赫威风,杀敌勇猛,营中几乎无一人发现木兰的女性身份。直到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把头发弄好,把面妆理好后,伙伴们才纷纷惊讶地说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古代,发型和发饰对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越是大户人家,礼法规矩就越为严苛,对于还有着专门的部门负责礼法的宫廷内部来说,女性在做头发上就需要更加严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制作精美的电视剧《甄嬛传》当中,经常是一个镜头一转,演员们的头上就换了另一个美丽华贵的发型,上一秒丫头们还在给妃子们梳头,下一秒妃子们就一个个顶着尊贵精致的发型出现在了画面当中。实际上,在真正的清朝时代,有钱的女性们“做头发”需要耗费非常久的时间。

越来越高

“头名架子太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这是描述清朝时期盛行的一种“架子头”,在清朝早期,国家刚刚经历完战乱,经济民生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因此即使是在后宫当中,妃子们的发型也大多以实用为主要目的。

清朝是由满族人所统治的朝代。“满族为适应中原统治,从不同时令的视角对女冠造型进行了官方调整”,满族本身是游牧民族,为了方便生存,方便日常生活捕猎劳作,女子的发型有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能阻碍到做事。将头发高高的梳在脑后,这样一来外观简洁大方,二来方便干净利落的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初期,为了配合前朝政事,即使是地位尊崇如后宫嫔妃,她们的发饰也非常简单,大多是“两把头”。这种发型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分量重的金银首饰。”

随着朝局逐渐趋向稳定,随着经济情况的逐渐改善,后宫内的发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当金银珠宝越来越多之后,头发上需要佩戴的饰品也就越来越多,这种时候,由自己头发梳成的“两把头”就已经不够地方放置各式发饰了。

为了能够让头发在别了那么多饰品之后还保持稳定,妃子们不得不在头发当中加入发架,并且使用“簪、钗、疙瘩针等长挺首饰”来将碎发固定在发架上,从而使得头发稳固,不会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想要将各式首饰都别在发饰上的妃子们开始将头发越梳越高,但即使高度在不断增加,面积上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少数民族之前的生活习惯让她们自然而然的将头发往高处集中,既能满足美观的需求,同时也不会过于妨碍日常生活。

越来越扩

“双头牡丹大如斗,足金小帽银花镂。”明朝进士张宪曾在诗中描写了“牡丹头”的模样。因为统治者由汉族换成满族,因此原来的汉族发型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大多都沿袭原来明朝的发型。

“牡丹头”最开始是从苏州流行开来的。不同于满族将头发汇集到一处梳成高髻的情况,汉族是将头发的面积铺得很大,这样来方便放置不同的首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花雍容富贵,从古至今,无数诗文中都出现了牡丹花的赞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想要发髻美如牡丹,这其中所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

因为牡丹花开放时花瓣层层叠叠,簇拥无数,所以“牡丹头”势必也得做得膨大繁复。在《三冈识略》当中,描写牡丹头时写道“蓬松光润,其重至不可举首。”

为了能够让头发足够大,发丝中需要使用假发和衬垫,过大的衬垫和过多的首饰有时甚至会使得人被发饰压得头都抬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清朝环境逐渐稳定,民生问题也逐渐得到改善,汉族的富庶女子也开始往头上加越来越多的饰品。当“牡丹头”的面积已经不够摆放之后,“荷花头、钵盂头”等种种又高又大的新发型随之而生。

在古代,发饰和女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很多情况下,一个女子的地位,家中经济情况都可以通过发饰来得到体现。因此,为了能够在男权社会中尽可能的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男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爱美之心,女性将发型越做越大,将各类能够体现出自己地位和情况的饰品佩戴在头发上。

渐渐融合

“潜移默化,自然似之。”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要求在全国上下统一发型的命令遭到了强烈而迅猛的反抗,但随着时间慢慢后移,两个民族的发饰逐渐相互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生活习俗的问题,满族女性即使来到了中原大地也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梳高髻。长时间的“墙内”生活让她们减少了大量的活动需求。没有了宽广的草原需要奔驰,没有了时刻警惕入侵、时刻准备搬家的需要,她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穿着与打扮上。

最开始的高髻,在汉族发型的影响下开始慢慢变大,慢慢变成“如牌楼般高的假髻。”在将发型慢慢向两侧扩张之后,“大拉翅”这种发型应运而生。

“大拉翅”又称为“旗头”,是一种“扇面状的中空硬壳”,它的高度大概在三十厘米左右,在扇面的下方是根据头围大小来决定的圆形箍子。在这种扇面上,妃子们可以尽情地往上别各种各样的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满族女性的发型受到汉族影响的同时,汉族女性的发型也在因为满族而慢慢改变。原本只是在面积上越来越大的发型开始逐渐往高处发展。她们以满族发型当做时尚潮流,“以“高髻”为时尚”,根据“两把头”的梳发方式,通过簪子等精美饰品将头发固定的高高的。

在清朝后期,经济状况又开始逐渐走向低迷之后,饰品渐渐减少,于是高髻又开始往低髻发展,但最开始满族梳高髻时在后方留下一缕尾髻的习惯却被保留下来,并且被进一步发展。

“清中晚期比较盛行”的发型之一是“苏州髻”。这种发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从脑后的低处开始,逐渐往后方、往上方撅起的长尾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一切皆有可能。”在清朝统治者严肃的宣布要将全国上下的发型统一时,没有想到会遭到那么声势浩大的反抗,而反抗者们在宁可断头也不愿意更改发型时,同样也不会想到最后会慢慢习惯新的发型。

清朝皇宫贵族女性的发型,随着清朝经济的发展在一步步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头发上佩戴的各种名贵珠宝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的完成发型制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清朝的富婆“做头发”,一来是为了自己打扮,让自己心情美丽,二来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宫廷贵族女性的生活没有太多其他的乐趣,研究发型,思考发饰搭配也算是打发漫长时间的一种消遣。之前因为《甄嬛传》而以为发型可以快速改变其实是被电视剧的呈现方式所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