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以做大做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总抓手,结合八陡镇发展实际,策划实施2024年一村一业项目22个,其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5个,农业种植项目9个,中草药种植项目2个,农文旅项目1个,电商团购项目5个。”9月8日,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总投资1090万元,已为村集体增收21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八陡镇以独特的“一村一业”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为人们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准施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施策,根据各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八陡镇量身定制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

大黑山后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天然富硒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在稳固富硒谷子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拓展了观光农业领域,打造了富硒水果观光采摘园。

目前,富硒小米的种植面积已扩展至600亩,年产量约7万斤,为村民带来了约30万元的经济收益。同时,占地180余亩的采摘园内,汇聚了11大类、超过30个品种的水果,为游客提供了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长达半年的采摘体验期,让人们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品尝到富含硒元素的健康水果。

而在东顶村,则另辟蹊径,以村文脉承载地八陡老街为依托,充分利用“泰昇公”这一百年老字号,成立了“泰昇公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生产出的泰昇公石磨面粉等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年销售收入高达4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东顶村还紧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将文脉资源、古建筑资源、生态资源相融合,依托八陡老街这一独特资源,打造了以鲁中地区特色民俗文化体验为定位的乡村旅游街区。据东顶村负责人陈勇介绍,今年以来,八陡老街已吸引游客超过35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更是达到了约150万元,为村庄的全面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金融扶持,浇灌产业发展之花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为了破解乡村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八陡镇积极引入金融政策帮扶,加强金融赋能支持力度,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目前,福山村福颜陶彩小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正与齐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商议贷款事宜。

“这100万贷款一旦到位,对我们村里的农民和村集体经济都大有益处,能创造更多收益。从生产规模来说,生产车间规模可扩大一倍,生产线能迅速扩容升级,先进加工设备也会陆续到位,这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外,在带动就业方面,我们的旱酥鱼生产车间每天需要近20人进行生产加工,这些人在家门口工作,家庭收入就增加了。”上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八陡镇积通过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精准、高效地搭建起政银企融资对接的桥梁,增进政银企的信息互通共享,为八陡镇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技术革新,新业态引领拓渠道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变革。北河口村新承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慎军带着几位村民,风尘仆仆地从石家庄考察归来,他们手里紧握着新订购的花生油精炼机合同。

“这下好了,设备升级后,花生油的品质更上一层楼,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沉淀时间长的问题了。”丁慎军兴奋地规划着未来。

“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玻璃书记,今晚,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咱八陡的特色产品——玻璃。”夜幕降临,黑山社区书记刘宁正站在瓶瓶安安公司展厅内,对着手机屏幕,向直播间的观众们娓娓道来。现如今八陡镇各社区充分利用新业态的优势,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度融合。

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多种方式,将各村“一村一业”农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这种多渠道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还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八陡镇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兴则集体强,村民富则人心齐。八陡镇将继续深化“一村一业”发展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八陡镇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李波 通讯员李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