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前身就是蒙古部族,作为素被中原王朝蔑称之为“外夷”的异族,这个民族却在大唐被灭后逐渐强大,之后虎视中原,鲸吞华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元王朝开启了它的时代。

但是元王朝虽然武力非凡,短短数年就横扫南宋大理等政权,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天下,但是其会打天下,却不会坐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元朝统治面临毁灭。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先后出现了几派割据势力,他们都独自称王,纷纷鼓铸发行自己的货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多种农民起义货币同时出现的局面。出现了不少钱币名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佑通宝

其中有张士诚一派势力占据苏州一带,国号大周,年号天佑,铸有“天佑通宝”钱。

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境)人。1353年,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

他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种。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皆纪值。直读,楷书,无光背钱。其中小平钱背铭以一字,折二铭贰,折三铭叁,折五铭五。因行用时间短,流通区域狭小,存世量少,较为精美,所以经济价值较高。

今见钱文从“佑”不从“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认为“这是史书的错误,天祐乃唐的年号。”邱思达《古钱百咏》则认为“二字可以通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启通宝、天定通宝

徐寿辉一派势力割据湖北一带,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后又改元天启,铸有“天启通宝”钱,第二年又改称天定,另铸“天定通宝”钱。后人称其政权为“天完政权”。

徐寿辉在元至正十八年改元天启,并铸天启通宝,凡大中小三类形制,分以折三、折二和小平对应。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八月,改元天定,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徐寿辉曾拥兵百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对后来朱元璋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天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书法俊秀,文字同徐天启如出一手,风格绝似,制作精整。钱径分别为2.4、2.8、3.2厘米,形制规范,系起义钱中流传较多的一种美泉。因为其铸造较精美,与铸造粗糙的同时期天义通宝截然不同,因此泉界素有"精天定,滥大义"之称。

——此“天启”非彼“天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中通宝

朱元璋一派势力占据南京,自称吴王,铸有“大中通宝”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市)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四文为一钱、四十文为一两、四百文为一贯。

大中通宝,钱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钱均有光背、背字两种。

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

当十钱除记地外,注明“十”字,表“当十”之意。“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此钱铸造较为精美,并有一定的存世量,当属热门品种,有不错的市场价值和升值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凤通宝

韩林儿一派势力割据安徽亳州一带,国号宋,年号龙凤,铸有“龙凤通宝”钱。

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自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

面文楷书“龙凤通宝”,由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龙字末笔短缺,”“凤”字下有一小点,字体端庄,钱背光而无文。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劲优美,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

龙凤通宝存世比较罕见,是元末群雄铸币中的珍罕品种,仅有零星出土,有着高昂的市场价值和投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义通宝

在徐寿辉一派势力中,其部将陈友谅崛起壮大很快,控制了天完政权,自称汉王,对其构成很大威胁,后来陈友谅索性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改国号汉,年号大义,铸有“大义通宝”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元末农民起义军各派势力所铸的钱币,大多铸工精良,文字优美。由于铸造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发行数量有限,流传至今的上述钱币已经十分稀少,因而显得尤其珍贵,值得关注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