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记

©作者 李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每九月开学季,总会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和小伙伴们上学的情景。

那时候,缺衣少食,但每个村子,不论大小都有学校。小学一、二、三年级,就在家门口上。

我家巷子口,就是村小学。校门朝西,校门比路面高出半人多,两扇大木门,也没油漆过,显得高大厚重、威严。

平时,大门经常虚掩着,只在放学的时候才打开。面容慈祥的武秀玲老师,和一脸严肃的彭广卜老师站在校门外两侧,小学生们排着队唱着歌从校内走出,有的向南,有的向北,各自蹦蹦跳跳,撒欢般地回家。

说真的,我是听着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和稚气的歌声度过了童年,向往着有一天也走进学校的大门,和小伙伴们仰起头大声读书、高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看着小学生们列队做操,或一排排坐在教室外面的沿台上大声读书,下课后又无拘无束的尽情玩耍,越发急着走进这令人神往的大木门里。这些饶有兴趣的事,同样吸引着和我一般大小的伙伴们,以至于我们一起玩耍,多在小学的大门口踅摸。

通常到了星期天,学校大门就挂上一把黑色的小铁锁。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常透过门缝、或趴在地上往里看,能看见大小两间教室和半个操场,仿佛看到学生们在里边上课、做操、读书、唱歌、跳舞、打闹,戏耍……打心底里感觉,这里该是一个好玩的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岁那年,我终于入学了。

这一天一大早,没等妈叫起床就爬了起来,手里攥着早就问大人要到的五毛钱,飞也似的向学校奔去。到了学校门口,大门敞开,却没看见一个人影。心里突突跳,却没敢贸然闯入,愣了愣神,又转身原路飞回,一口气跑到邻居庆房家,庆房正要出门,我气喘吁吁,笑着不说话,急忙张开手掌让他看我的手心,庆房心领神会,也得意洋洋地伸开手让我看,他手里也攥着五张一毛钱。

我和庆房又跑到对门庆银家,再到前巷民旦家,南巷汉平、三喜家……沿路把一般大的小伙伴叫了个遍,这才兴冲冲往学校赶去。到学校门口,我和小伙伴们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手心里攥着的钱,愣是不敢跨入校门。

武老师听到动静,从房子出来,向大门口挥了挥手,我和伙伴们才“哗”的一声奔进学校,向武老师的房间涌去,尽管只有几个人,却争先恐后,挤得不可开交。

“都别急,一个一个报名”,听到武老师话,大家才安静下来,稍稍向后退了半步,有了点规矩。我和伙伴们按次序交钱,报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生日,一个字也不认识,还是认真地看着武老师在纸上写着,然后才又说又笑地跑出了房间。

第二天,彭老师从村东头的大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学校)带回了新课本,新本子。我和一帮小伙伴没等老师招集,就蜂拥而至,把老师团团围住。看着老师发给我的语文、算术两本书和生字本算术本两个练习本的时候,高兴得爱不释手,坐在座位上,捧着新书一页一页地翻来看去。

从那天开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再也不是穿着开裆裤,到处乱窜的小屁孩了,而成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四面围墙的学校里、读书、上课、做操、学唱歌、学跳舞、玩游戏;在下课后追逐,戏耍,滚铁环,弾玻璃球……接受启蒙教育,开启无忧无虑地小学生活,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作者简介李向生(原名李润生)陕西澄城人。市作协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知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