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安庆市锡麟街31号,原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所在地。《锡麟街31号:1957年至1967年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主要讲述成立于1957年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建团最初十年的艰苦而辉煌的创业发展史。作者通过与那个年代数十位老艺术家的对话,收集、记录充足的写作素材,再进行整理、分类。书中展现出1957年至1967年间黄梅人别具一格的精神面貌、生活及工作状态。2017年是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前身)建团六十周年,《锡麟街31号:1957年至1967年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旨在展示黄梅人的素养和追求,给予现代年轻人若干启发,并从中凝练出艺术传承发展的本质及规律,以飨广大读者及黄梅戏从业人员。
第一章 建团初衷
1956年9月,中共安庆地委的一次工作会议上,经研究决定,抽调当时所属十三个县的优秀黄梅戏演员,组建安庆专区实验黄梅戏剧团。
安庆专区实验黄梅戏剧团的组建,是为了适应彼时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是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迅速崛起的必然,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水到渠成的举措。
1949年至1952年,安庆地区所辖安庆市及江南、江北十三县中,登记备案的职业黄梅戏剧团有六个,分别是安庆“民众剧团”“胜利剧团”,怀宁“怀宁剧院”,至德“大众剧团”,泾县“青城剧团”和青阳“青城剧团”。这些剧团仍属于民办公助的民营大集体单位,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安庆城区和各剧团所在县城及周边农村。
1949年前,黄梅戏剧团很少离开其所在地区,个别班社外出流动演出,也未产生过什么较大影响力;更有甚者,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居然从来没有黄梅戏剧团和班社前往演出。黄梅戏在合肥产生影响力,一直延迟到1952年。【注: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合肥市】
1952年7月22日,“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在合肥举办,历时47天,聚集了安徽省戏曲、曲艺艺人365人。黄梅戏的老艺人和中青年演员丁永泉、王剑锋、吴理树、张云风、桂椿柏、严凤英、王少舫、王少梅、潘璟琳、田玉莲、琚诗贵、罗爱祥、彭玉兰等参加。这次训练班的中心内容,是进一步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精神,帮助戏曲艺人提高认识,使他们在改革旧戏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提出改革旧班社中的不合理制度。简而言之,就是“改人、改戏、改制”。
当时,“华东戏曲研究院”组织一部分同志(包括昆曲《十五贯》改编者陈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者徐进)来合肥,观看了训练班演出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为其清新活泼的民间特色所吸引。他们热情地赞扬黄梅戏,回到上海后即向有关方面建议,将黄梅戏调往上海演出。
1952年11月,应华东地区“小戏观摩调演大会”的邀请,安徽省组织了安庆地区优秀的黄梅戏艺人和演员,进行了精心筹备和演练,携《打猪草》《蓝桥会》《补背裕》《路遇》,以及现代戏《柳树井》《新事新办》这六台小戏,赴沪演出。此次黄梅戏在上海的亮相极为成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纯朴、健康、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山野的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自此,这个发源于皖河流域的乡野小戏,迈出了日后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大剧种的第一步。
黄梅戏赴沪演出队返回安庆,正值安庆地委召开县、市领导干部会议。会议代表听取了黄梅戏在上海演出的情况介绍,观看了汇报演出,均表示要加强对黄梅戏的领导。此后的三四个月时间,安庆地区原先没有职业黄梅戏剧团的县大都成立了黄梅戏剧团,此前已存在的黄梅戏剧团也得到了充实和加强。黄梅戏艺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为此,安徽省文化局组织专人,赴安庆地区物色演员,选调了严凤英、丁永泉、熊少云等一批优秀艺人,在安庆、桐城进行短期集训。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正式建团;1954年后,又陆续从安庆选调了王少舫、潘璟琍等一批有造诣的黄梅戏演员进入省团。
1954年9月25日至11月2日,“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在上海举行。安徽省有黄梅戏、徽戏、泗州戏、倒七戏、梆子戏、皖南花鼓戏参加演出。在会演中,黄梅戏演出了《天仙配》《红梅惊疯》两个传统大戏,以及《打猪草》《夫妻观灯》《砂子岗》《推车赶会》等传统小戏。黄梅戏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的剧目和人员,均位列第一。
华东区戏曲会演,黄梅戏获得了多项殊荣。《天仙配》荣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演出奖;《打猪草》荣获剧本二等奖。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荣获演员一等奖;张云凤、胡霞林荣获演员二等奖;丁紫臣荣获演员三等奖。老艺人丁永泉、王剑锋和女演员桂月娥也获得了奖励。王文治获得了乐师奖。
此次会演,作为大戏剧目的《天仙配》在上海再次引发了黄梅戏热,在获得业内外人士广泛好评的同时,还引起了上海电影界的关注与重视。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于1955年拍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于1955年年底在上海拍竣,次年2月开始发行。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汇编材料,截至1959年年底,《天仙配》向外发行电影拷贝的国家和地区有:蒙古、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斐济、加拿大、圭亚那、新西兰及港、澳等地区,观众达2863719人次。国内放映计154108场,观众达143049434人次。黄梅戏与电影联姻,好比增添了两只翅膀,在广阔的天空翱翔——出现了天南海北唱黄梅、赞黄梅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年,黄梅戏如沐春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呈现出高速度、跨越式的发展,此乃黄梅戏剧种之大幸。但是,由于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及扩张,客观上给安庆地区黄梅戏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亦不容忽视。由于大批骨干人才被集中选调,原先处于领军地位的安庆“民众”“胜利”两个剧团,随之出现了行当不齐、人才断档的困难局面。安庆地区黄梅戏艺术的整体发展,面临下滑甚至倒退的境地。艺术创新步履维艰,“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陋习再度浮现。这与当时中国朝气蓬勃、万众奋进的社会环境与氛围格格不入。
安庆地委和安庆行署的领导审时度势、集思广益、慎重谋划,决定另起炉灶,组建安庆专区实验黄梅戏剧团,作为引领安庆地区黄梅戏艺术创新和发展的标杆团队,为安庆市及各县在黄梅戏剧目、音乐、表演等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并成为继续支援省黄梅戏剧团,帮助所属市、县黄梅戏剧团培育人才的基地。筹建工作于1956年正式启动,这是继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之后,全省第二个国营的黄梅戏专业剧团。
第二章 建团历程
1956年9月、10月,安庆地委、行署领导经数度调研并达成共识,决定从江南、江北十三个县的专业剧团和民间班社中,选拔各行当优秀艺人,在安庆城区组建一个实验性的黄梅戏剧团,以便更好地贯彻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各项方针和指令,在艺术上起到改革、创新的典范作用;嗣后,指派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陈光泽同志负责,牵头筹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声令下,所有筹建工作立即全面、高效地开展起来。
1956年7月、8月,安庆地区组成以地委宣传部艺术科科长孙璞为团长的六十三人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巨流》《金狮子》《风氏》《探亲戚》《非攻》《野姑娘》等黄梅戏剧目,所属各县演员阵容得以充分展示。获得演员一等奖的是麻彩楼、王鲁明,二等奖为贺学涛、张玉珍,三等奖获得者有刘俊山、汪正葵马凤云、金美林、陈文明、余用官、史碧霞、吴庆华、朱来虹、陶菊侔、代德芳、檀凤瑞。
捷报传来,安庆地委、行署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无不欢欣鼓舞,欣喜振奋之余,更深切体会到安庆地区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以及人才队伍基础雄厚,若加以正确引导、科学决策、大力扶持,将会对新中国黄梅戏艺术事业的持续发展、整体提高,起到难以比拟的作用。
1956年9月、10月,安庆地委、行署领导经数度调研并达成共识,决定从江南、江北十三个县的专业剧团和民间班社中,选拔各行当优秀艺人,在安庆城区组建一个实验性的黄梅戏剧团,以便更好地贯彻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各项方针和指令,在艺术上起到改革、创新的典范作用;嗣后,指派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陈光泽同志负责,牵头筹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声令下,所有筹建工作立即全面、高效地开展起来。
陈光泽是1949年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工作能力出众,责任心强。接受任务后,陈光泽立即着手组成筹建剧团的工作班子,抽调时任安庆专署中心文化馆文化股长李洁吾担任筹建组长,中心文化馆馆员杨璞、专署文教局待岗干部王兆乾担任筹建组成员。这三人组合,可谓精兵强将、完美搭配,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堪称一流水准。
李洁吾,男,1929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自幼读书。1948年,时年19岁的李洁吾因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经时任中共地下党皖西三分区政委唐晓光介绍,进入已解放的六安市兵站办事处工作。历任代主任、区长等职。1951年,他调任安庆专署文教科,任人事科员;1954年,调任专署中心文化馆任文化股长。李洁吾性情忠厚,是出了名的慢性子,但对于工作,一向雷厉风行、严谨有序。1951年之后,由于历经入事和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的磨砺,李洁吾对当时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发展态势、职业及非职业艺人的行当水准、组建专区专业剧团各方面及各环节等,均了然于胸。其选调杨璞、王兆乾作为助手这件事,即足以证明李洁吾是一位慧眼识人的行家里手。
杨璞,男,1932年出生于贵池县殷家汇区。1949年5月,时在贵池中学读书的17岁少年杨璞,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进入池州军分区。他因表现出色,后升任皖南军区警备第五团文化教员。1952年杨璞转业,以新文艺工作者身份调入安庆中心文化馆,任“戏改”干部。杨璞家学渊源深厚,亦曾进入新式学校学习,在部队时便博览群书,学养日渐深厚。成长于青阳腔、黄梅戏流行中心区域的杨璞,对戏曲的理解与热爱自小养成。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他广泛接触各种职业和非职业戏曲艺人,与他们交朋友,拜他们为老师,并按照“戏改”的要求,经常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新剧目。凡此种种,使得杨璞迅速成为一名能编会导,会打鼓、会拉琴、会唱戏,并能作曲的戏曲全才。杨璞的卓越才能,被新成立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看中,1955年,他被正式选调进入省黄梅戏剧团,跟随王少舫学习,成了一名专业演员。
1956年12月,正随团在广州演出的杨璞接到安庆市文教局的通知,邀请其回安庆帮助筹建剧团,杨璞随即返回安徽。1957年初,他到筹建组报到赴任。
王兆乾,男,1928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大户人家、书香门第。1947年,王兆乾就读于贵阳师范学院,时因组织学生大游行,开展“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盯梢、迫害,随后逃往安徽,进入了刘邓大军开辟的红色根据地,参军入伍,转战大别山,历任战士、部队文工团演员、音乐教员、《皖西日报》记者。在安庆地区转战之余,王兆乾以其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流传于民间的黄梅戏,竟是那样优美淳朴。戎马空您之中,王兆乾仍不忘学习和记录。时至1949年安庆解放,王兆乾随军入驻,他已将黄梅戏大部分平词、小调类声腔记谱归类,整理成册了。
1952年9月,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抽调王兆乾,协助安庆黄梅戏赴上海演出团整理剧目音乐。王兆乾参与了所选六部小戏从内容到音乐的创新与改革,并亲自为《柳树井》《新事新办》两出现代戏谱曲。此次赴沪演出,轰动了大上海,黄梅戏由此迈开了从地方小戏向全国知名大剧种进军的第一步。
组建专区黄梅戏剧团,引导安庆地区黄梅戏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筹建组的同仁们为着这一美好理想和崇高使命,不辞辛劳,奔波劳碌。1956年,李洁吾二十七岁,杨璞二十四岁,王兆乾二十八岁。于今看来,彼时还是毛头小伙子的三个人,能承担起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竟然做得那样规范、完善、卓有成效,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在市、县新文艺工作者郑立松、方善策、吴文虎等人帮助下,选调演员的工作三个月内全部完成。1957年3月,由各县选调的第一批十九名演职人员赶赴桐城,向专区中心文化馆报到。他们是:张精明(老旦、青衣、道具)、阮银枝(青衣)、何世勤(净、丑)、占声华(老生)、许松山(小生)、吴正国(小生)、吴秀兰(旦)、吴瓦特(旦)、凌莹(旦)、陈云舫(武生)、马超凤(旦)、李普唐(老生、净)、李厚安(司鼓)、吴俊(二胡)、徐高林(二胡)、朱桐荫(二胡)、方之虎(舞美)、韩少卿(老生、丑)、杨自云(服装)。
第一批报到进团的演职人员,系各县为支援专区而选派的优秀人才,分别抽调于安庆及怀宁、桐城、潜山、枞阳等县。江南各县及宿松、太湖、望江需抽调的第二批人员,还要待到4月以后才能到齐。仅从这十九人的行当分布来看,已经是比较齐备的舞台演出阵容了。在那个万民同心、激情似火的年代,筹建组的新文艺工作领导者们,带领黄梅戏艺人立即开展工作,并按照较高的艺术规范,进行学习和培训。
团址被安排在桐城县城中的胡家祠堂。这是一处有着三进厅堂的封闭式大院,有两个天井,众多房舍供剧团二十多人居住,练功、排戏十分宽敞。剧团的管理谨严有序,其典章制度完全按照新文艺团体的规则制定。团员清早就开始练功、练唱、练乐,早饭后由李洁吾、杨璞、王兆乾分别给演职人员上课。李洁吾讲授政治课,杨璞、王兆乾教授表演和音乐。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给不识字的老艺人们进行扫盲补习。下午、晚上排演新戏。每一天剧院上下都忙得热火朝天,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在桐城集中培训的五十多天里,不识字的老艺人文化上有了进步,青年演员对现代舞台艺术表演规范有了认识和提高。同事间同心同德、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友谊,为剧团日后奉行的团队精神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7年,剧团在胡家祠堂的生活待遇应该说十分简陋和艰苦,但黄梅戏艺人们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感恩与崇敬之心,对剧团的发展前景信心百倍。创业的激情和艺术创新的快乐,每天充斥着胡家祠堂的深宅大院。在这一段时间里,剧团排演了《天仙配》《小辞店》《凤仪亭》等大小剧目十余出。这些戏,完全按照“改人、改制、改戏”三改运动后的现代舞台规范来排演。在王兆乾、杨璞两位既知传统又懂现代艺术的新文艺工作者调教训练下,一个尊重传统、敢于创新的艺术团队初步形成。初创时期,选择正确道路,促使这个团队走向未来的辉煌,成为必然。
1957年4月底,接安庆专署文教局的通知,李洁吾奉命率领十九名演职人员,由桐城迁往安庆,新的驻地为安庆海校校址。
安庆海校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分校,1951年奉命由青岛迁入安庆,选定安庆市原安徽大学旧址建校,全校官兵、师生有三千余人。1955年,海校回迁青岛。
海校后区的数十间平房、教室及大礼堂,均提供给筹建中的剧团使用。用水、用电等生活及活动条件,比桐城的胡家祠堂明显改善了很多。随着各县演职人员的陆续到来,剧团开始排演大戏,准备迎接建团首演。空旷幽静的校园里,锣鼓铿锵、琴声悠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957年5月至9月,筹建中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其间,曾称作“安庆专署黄梅戏剧团”),从十三县选调的演职人员已基本到齐,具体名单如下:
男演员(14人):
王鲁明 陈华轩 许松山 白开进 陈云舫 何正明 黎承刚 占声华 杨积和 吴正国 李甫唐 陈金奎 何世勤 韩少卿
女演员(10人):
麻彩楼 马超凤 胡翠云 黄福英 阮银枝 李琼 吴秀兰 吴瓦特 凌莹 张桂珍
剧团职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编剧、作曲:王兆乾(编剧)王敏(作曲兼乐队指导)朱桐荫(作曲)
导演:杨琦
司鼓:李厚安 柯贤文 汪义才
乐队:吴俊 徐高林 丁栋旺 徐伯祥 汪思意 杜耀荣 李金水 麻子龙
舞美:顾明 方之虎 灯光:白兆宏
装置:江少坤 张朝根 何江水
服装:杨自云 鞋帽:潘绪发 道具:张精明 会计:孙安 炊事员:朱师傅
临时负责人:李洁吾
全团共51人,演员阵容行当齐全,多为成名已久的各县黄梅戏主角。年轻学员,由各县优中选优、择优而来。乐队组成标准颇高,实力强大。舞美、装置、服装、鞋帽、灯光、道具等部门人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这样的优化组合,可谓强强联手,完全按照现代专业化剧团的发展需要,配置人才。
为准备建团首场汇报演出,1957年的炎炎夏日,剧团全体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海校礼堂进入了紧张的新戏排练。布景、服装、鞋帽、道具等制作,亦同时展开。对于新戏的整体设计,将一改彼时黄梅戏舞台表演的陋习及随意状况,力图呈献给观众全新、规范、精致、前所未见的黄梅戏新作。
1957年10月15日,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建团典礼,在安庆市民众剧院隆重举行,并首演大型黄梅戏新编历史剧《黄金印》。
中共安庆地委书记许少林,安庆行署专员许骥,安庆市、县党政领导及文艺界代表共七百余人出席了庄重而朴素的典礼。演出前,许少林发表讲话,许骥剪彩并宣布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正式成立。剧场内顿时掌声雷动、豪情激荡——从这一刻起,一个充满现代意识、创新思想、美好希望的新型艺术团体宣告诞生,将承担起引导全地区黄梅戏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崇高而伟大的光荣使命。
安徽韩再芬黄梅戏艺术基金会. 锡麟街31号 1957年至1967年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7.1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