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南邮人!”9月6日至7日,南京邮电大学迎来了9000余名2024级新生。机器人挥着手欢迎,老师们送出祝福,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柚子”相会南邮,崭新的梦想在这里播种、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邮缘”又相会,双向奔赴的他们在这里相遇

“我和南邮是双向奔赴!”2024级外国语学院本科新生杜姗妮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在她初三那年,南邮研究生支教团第一次来到板场镇初级中学支教。“我至今记得学长学姐们在课上向我们介绍有趣的科学知识,分享学习生活的经验。”在迎新报到现场,杜姗妮非常激动,如今她也来到支教团成员求学的地方,期盼着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代南邮人,情系南邮,薪火相传。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韦颖的外公、外婆和母亲都是南邮校友。“不同年代的家人在南邮的学习生活经历,如今成为了我们新的共同话题。”韦颖希望在就读期间能够专心致志于科研工作,在前沿课题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延续和发扬南邮精神。

看到青春洋溢的新生们,200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校友王智红感慨在南邮的求学时光:“我和妻子是大学同班同学,三牌楼校区许多地方都充满着美好回忆。”今年,他们的女儿王嘉琪是南邮省内录取的最高分考生之一,即将进入贝尔英才学院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嘉琪在报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在未来能够在计算机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邂逅南邮,“缘”梦南邮。在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两名本科时期的同班同学王艺泽、贾继强均被计算机技术专业录取,将携手共度研究生学习生涯。

启航“芯”未来,共享一场温情与科技的盛宴

“我们希望新生们如春天般活力、夏天般热烈、秋天般丰硕、冬天般纯净,邮票上面印有帆船,代表着梦想的扬帆启航。”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迎新礼物中,一套纪念邮册吸引着大家的目光——以最近火热出圈的奥运巴黎紫为主题色,四枚邮票上印着学院大楼。翻开邮册,南邮“春、夏、秋、冬”的四季风景映入眼帘,展现了校训石、眼镜湖、三好亭和校门等校园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种下梦想的种子。”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给新生们准备了植物种子,让同学们播种,陪伴自己一同成长。此外,扫描招新海报上的二维码还可以看到和自己同天出生、同名同姓的同学数据,分外有趣。贝尔英才学院则给新生们准备了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解题“擂台赛”,鼓励新生在报到现场“揭榜应战”,启迪大家的“科创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赴“芯”未来,科创的种子在这里发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给新生们发放了使用PCB电路板制造的项链。这款“芯片”项链由学生自主制造,正面呈现出相互串联的电路纹样,通过轻触右下角的“指纹”,便可“点亮”四颗七彩小灯,分别代表着“希望”“梦想”“创新”和“勇气”,整体科技感十足。

校史馆、通信展览馆、邮政文化馆如今已面向社会开放,随着高校博物馆的爆火,新生们还与家长一同逛起了校园中的“博物馆”。

AI来上新,创新的链条在这里连结

“看!这里有机器人!”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迎新场地前,一个机器人摇摆着向新生们招手,旁边还有几辆智能小车。这款机器人可以踢足球、也可以打高尔夫,而智能小车能够自动识别轨道绕开障碍物。迎新志愿者刘晨希认为:“将具有专业特色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带到迎新现场,能够让新生们感受到‘无创新,不南邮’的创新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6月,南邮面向2024级新生发布“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开创面向非信息类专业的“人工智能+微专业”和面向信息类专业的“人工智能+微课程”两种模式,每一名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习到人工智能技术。日前,包括12个“人工智能+微课程”已经面向全校启动报名,让同学们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对模拟集成电路领域非常感兴趣,浦口校区坐落在产业园中,让我看见了更多的实践机会。”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暑俊本科便就读于学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未来三年即将在位于浦口高新区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研究生办学点学习,继续在集成电路领域求学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学期,200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友邓宗元将继续在南邮攻读博士学位,再续“邮缘”。于电信行业栉风沐雨之后,他将在南邮继续描绘电子信息领域斑斓的彩虹。

通讯员 孙陈妮 毕莹莹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