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认识方励,都是从十年前的《百鸟朝凤》。彼时,与吴天明导演素昧平生的制片人方励,从导演女儿手中接过了这部遗作,毅然决然当起了这部电影的义工,面对《美国队长2》等大片的夹击,他在对影院经理的直播中,惊天一跪。

在那场震惊整个行业的直播中,他这样说道:

“我只求你们能在黄金时段排一场,给吴天明导演一个机会,给《百鸟朝凤》一个机会,给周边的观众群体一个机会,也是给你们自己一个机会。未来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你可以讲,在商业大潮的时候,在所有资本压力的时候,我作为影院经理,我牛逼了一把,我任性了一把,不赚钱老子也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鸟朝凤》剧照

彼时虽然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但这样的举动和这番话,足以让所有人动容。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记住了方励这个人,义气,浪漫,愿意在金钱至上的时代还保留着一份理想主义的纯粹。

也正因为如此,当我得知,在《百鸟朝凤》之后,方励花费十年时间,散尽家财,自掏腰包只为拍摄一部讲述二战船难的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这太是方励本人的风格了,耗时耗力,任性地做一件没名没利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太是他可以做出来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没想到的是,一向以仗义助人行走江湖的制片人形象示人的方励,拍起电影来,竟拍得这么好!

首先让人惊叹的是导演方励在这部片中表现出的难得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理性考证思路,这是在当下的电影行业中极其少见的拍摄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斯本丸,这艘满载着盟军战俘,从香港到日本的武装货船,因为没有挂战俘标志被美军误击,惨烈的伤亡,官方无人救援的事实,让这段历史成了英国、日本、美国三国都不愿提起的往事。

虽有384名战俘被善良的中国渔民救起,但或许是由于中国近代有太多更加浓烈的历史,东极岛的渔民又太过低调,这桩惊天动地的义举竟鲜为人知,使得这段跨越一个世纪,影响几千个家庭的历史悲欢,竟像这艘沉船一样,一直在海底沉睡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方励在跟随韩寒团队拍摄电影《后会无期》时去到了东极岛,命运的齿轮才又一次转动,方励听说了里斯本丸的故事,对这段尘封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2017年,他率领团队,带着水下机器人、无人艇、空中无人机等设备,经过系统搜寻、精确对比,居然真的找到了这艘里斯本丸沉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原来,在成为电影制片人之前,方励就是海洋科学领域的大佬了,他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曾自主创业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调查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研发制造工作,不仅是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还是2002年大连5.7空难黑匣子的成功打捞者,“蛟龙”号深海载人潜器系统建造参与者,海军LR7深潜救生艇设计与建造参与者……

好家伙,专业也太对口了,在电影界,除了詹姆斯·卡梅隆,也没有第二个人能与方励竞争沉船这个题材了。相比于泰坦尼克号,这艘船涉及的线索更多,国家和地区也更多,角度更多变,故事也更复杂。

而方励选择了用自己作为珍珠项链的线,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娓娓道来,把复杂的故事穿针引线,竟把这个繁杂的故事讲得条理清晰,生动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由沉船的发现,关于船难的幸存者和后人的信息也一点点浮上水面。方励开启了详细的访谈,名单从最初历史学家托尼给的20人,扩充为1800多人,他寻访了超过380多个家庭。

因为一点点线索,他开始不断在地球对面奔走,美国的亲历者、英国的亲历者、香港的、日本的,甚至为了寻找里斯本丸的船长,他还在日本花钱找了侦探社,后者也非常专业,很快为他找到了日军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就这一事件,方励穷尽了所有能够找到的线索,并且进行了详实的记录。

方励甚至在电影的最后把所有船难的名单都列举了出来,这样的史料价值,已经让这部电影的意义超越了电影本身。

这样的记录方式,只有带着科学家的严谨才做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学严谨的考据和精巧简洁的叙事之外,是方励打捞出的随历史洪流而沉浮的一群人的悲欢离合。

这种大历史下的动人故事,是超越政治和文化隔阂,能够让所有人动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老奶奶抱着有点崭新的娃娃,那是父亲送给她的玩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小女孩已经满头白发,但娃娃仍然精心地保存着,仿佛奶奶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从未随时间而蒙尘。

一位老人珍藏着太阳眼镜镜片中嵌入的母亲照片,那是在船上作为战俘的父亲,为了活下去和妻子团聚,从火中把照片抢出来,又打掉了日本兵的眼镜,才把照片保留下来,经过水泡火烧,照片依旧。天知道当时年轻的战俘是如何把这张照片带回到家人身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银发老人珍藏着她唯一一张“所谓”的全家福——一张报纸上报道用的新闻图片,她的父亲身穿军装提着摇篮中的婴儿,那是一家人最后一次团圆,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彼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婴孩,而那张唯一“拼凑”出的全家福成了她对父亲唯一的念想。

还有耄耋的侄子怀念自己从未谋面的大舅,在临行前,他给自己的弟弟写下了字斟句酌的嘱托,仿佛知道一去就是永别。还有那些迟来的信,更具催泪效果。里斯本丸已经沉没,船上的青年已经沉入海底,家人才收到其离开香港前写下的企盼团聚的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的高光时刻,献给了那位船难的亲历者,在最绝望的时候,他遇到了中国渔民,渔民把他们救上了船,他看到渔民的刀,正感到害怕,渔民却用刀削了白薯给他吃。

他们没有衣服穿,渔民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上,把他们打扮成本地人的样子,甚至在日本人搜查的时候,帮助三名英军躲过了追捕。

电影里方励重走了渔民为英国军人送饭的石头缝,道路阴暗逼仄,但善良的渔民带来的希望,像是石缝中的阳光一样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让人惊叹的是,方励在呈现繁杂史料的同时,也娴熟地运用技术让观看者身临其境,这样的视觉效果让我想到了彼得·杰克逊的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在那部片子里,视效狂魔彼得·杰克逊把所有的黑白影像修复上色,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战争氛围。而由于里斯本丸没有那么多的黑白影像,方励使用了3D渲染2D的方式,用动画还原出激烈的战争场景,和令人窒息绝望的船难空间。整个渲染的过程长达三四个月。目前看来,效果不输彼得·杰克逊的一战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是他尝试多次后才实施的方案,在这之前,他曾经花了半年时间,请了央美的雕塑家根据照片做人物雕塑,光学扫描成数字模型,再做动态捕捉、渲染,但发现这样做出来,人物虽然鲜活,但缺了一点历史瞬间定格成永恒的震撼,于是半年的时间金钱投入全部放弃。

在最初,方励以为做这个电影最多一两百万,但是8年过去,他付出的成本已经无法计数了,这个电影已经超越了一个项目,成为他的使命和心愿,它是属于历史的,是留给东极岛和所有里斯本丸事件后人的不朽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百鸟朝凤》一样,《里斯本丸沉没》这样的电影也许注定不会在影院获得多少排片。但这样的电影恰恰是属于大银幕的,是值得每一个观众去影院体验的故事。这种来自真实的千钧之力,胜过暑期档所有用力过猛的电影的总和。

但我想,这一次方励已经不那么在乎票房了,这是他的又一次任性,只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他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一次的任性,他准备投入到寻找马航MH370的项目中,原因很简单,“有一个朋友在那架飞机上,他的女儿就在我的公司。”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义气,浪漫,愿意在金钱至上的时代保留一份理想主义纯粹的方励,一直没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