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俄乌局势也逐渐清晰起来。

然而,虽然俄军已经击落了乌克兰两万多架无人机,但乌军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无人机进入战场。

那么,乌克兰的无人机究竟从何而来?

1、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

在现代战争中,凭借着高效、灵活等优势,无人机已经成为战场的必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获取情报方面,无人机可以携带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探测器等设备,对敌方阵地进行侦查和监视。

在打击目标时,无人机还可以携带导弹或炸弹,在防空系统难以发现的高度和速度下,实现精确打击。

可以说,使用无人机进行打击的方式,成本更低,风险也更小。因此,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乌双方军队都在广泛地使用无人机来应对各种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FPV无人机的应用,更是在俄乌战场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8月27日,乌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苏哈列夫斯基表示,乌军在前线已经使用了超过170个型号的无人系统,远程无人机也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的运用,也成为了乌军的一种新战术。

军事专家指出,乌军在发起进攻前,会先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动无人机,干扰俄军的电子战系统信号。再动用自杀式无人机,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

而俄军这边,也频繁使用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摧毁了乌军多个装甲车和火箭炮。

虽然无人机并不能直接打破战场的胜负平衡,但其杀伤力不容小觑。

不过,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无人机被击落的事情也屡有发生。

例如,前段时间,8月31日至9月1日,据俄罗斯国防部报道,俄军在两天内拦截并摧毁了乌军158架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莫斯科州卡什拉市市长表示,乌军当时试图用三架无人机袭击当地的发电厂,所幸被拦截下来。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俄军已经击落了两万多架无人机。

然而,乌军的无人机就好像用不完一样,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无人机涌入战场。

乌军,究竟哪里来的那么多无人机呢?

2、乌军无人机的来源

凭借乌军自己的工业实力,乌军肯定造不出那么多无人机。

毕竟,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资金情况,都不足以乌克兰自主生产大批先进无人机。

虽然有,但他们自己生产的无人机,技术水平和产能都很低。

例如,“蜜獾”无人机就是乌克兰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高度约为30厘米,长度约为80厘米,可以搭载40公斤的反坦克地雷和迫击炮用炮弹,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性能的无人机,只能执行一些突袭任务,但要是用来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就有些为难了。

因此,乌军无人机基本是来自于对外进口的。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军就指出,乌军用来进行打击任务的无人机,大多都是由美国公司制造的。

但即使有再多的北约国家为他们提供无人机,像乌军这种用法,无人机已经成为消耗品,数量缺口仍然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该怎么填补无人机的缺口呢?这时,乌克兰就把目标放到了我国身上。

3、我国的无人机出口管制

想要从我国处获得无人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个无人机生产大国,不管是军用无人机还是民用无人机,我国的技术都非常先进。

而我国的大疆无人机,更是在美国销售市场占据了超一半的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大的出口量以及先进的技术含量,让其他国家盯上了这些民用无人机。

他们在购买了我国的民用无人机后,将其改造为军用无人机,或是将一些先进零件拆下来,装到军用无人机上。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对国际局势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是我国不愿看到的画面。

为此,2023年7月31日,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了两份公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实施前的无人机出口管制进行补充,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这份公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加严对无人机出口管制,并限制无人机“民转军”的风险。

而今年7月31日,管制公告发布的一年后,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再次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对管制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态度很简单,我们禁止所有未纳入管制的民用无人机出口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或者军事目的。

在我国严格的管控下,乌克兰是很难购买到我国的无人机的。

但对乌军来说,最能够填补他们无人机数量缺口的国家,就是我国。为此,他们想出了一个方法。

4、借助第三国进口无人机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世界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出口限制。

为了能够大量进口西方的电子设施和零件,俄罗斯就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购买。

比如,他们让伊朗、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出面,购买俄罗斯所需的零件。

乌克兰也想照壶画瓢,通过第三方,大量收购我国的无人机。

近段时间,据俄新社报道,他们分析了乌克兰政府采购门户网站Prozorro的数据,发现乌克兰政府与波兰一家军事装备供应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超过3.915亿格里夫纳的无人机采购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同中写道,波兰公司计划在月底前,向乌军交付约2500架我国某知名品牌民用无人机。

这笔合同,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价值高达6900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情况属实,那确实是一笔大合同了。

同时,俄新社还报道称,他们发现乌克兰个体企业家阿丽娜·奥斯塔彭科也与乌军签订了总价近1.4亿格里夫纳的中国无人机采购合同,总采购数量约2000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算一下,这笔合同也价值2400万人民币。

这一消息,无疑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假如我国的无人机真的出现在俄乌战场,很有可能会对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也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

9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针对乌克兰购买我国生产的无人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记者提及,俄新社的记者发现,基辅不顾生产商的反对,继续通过波兰公司的子公司和个人企业主购买我国生产的无人机。

毛宁则强调,她不了解这位记者提到的具体情况,但她可以坚决地表示:“中国一直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包括无人机的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毛宁也再次重申,中方一贯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

可以说,在俄乌问题上,我国的立场始终非常坚定。我们不会为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我们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

但同时,我们会努力促成俄乌停火止战、走向谈判。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是我国的期望,更是世界的期望。

参考资料:
《俄击落上百架无人机 常态化无人机攻击引发冲突升级》极目新闻
《俄媒:乌克兰袭击所用无人机为美国制造》环球网
《中国宣布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