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金秋9月,多地玉米进入丰收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农户们喜悦的笑脸与金黄色的玉米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农民们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农时,积极收获、晾晒、储藏玉米,在辛勤耕耘后迎来了丰硕的果实,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推动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新疆吉木萨尔:万亩制种玉米陆续收获

据央广网消息,吉木萨尔县北庭镇西上湖村制种玉米种植地里,玉米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制种玉米迎来收获季。

“我今年种了400亩的制种玉米,从播种到管理全都是机械化、智能化,节省了很大成本。每亩大概能产400公斤,亩均收入大概3500元,在销路方面也不用愁,年初就与制种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而且制种公司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也比较省心。”北庭镇西上湖村种植户李新说。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立足自然条件优势,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以发展制种产业为抓手,探索“公司+农户+订单”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实现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让制种产业成为与农民利益连接最紧密、获得效益最稳定的支柱产业。

绵阳游仙:14.9万亩玉米喜迎丰收

据中新网消息,眼下正是玉米丰收的时节,绵阳市游仙区14.9万亩玉米陆续成熟。游仙区仙鹤镇石龙村的玉米地,一排排玉米整齐挺拔,沉甸甸、黄灿灿的玉米苞煞是喜人。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摘棒、脱粒、一气呵成,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从收割机里倾泻而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又到一年丰收季了!”种植大户杨彩利站在自家200多亩的玉米地旁,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人工收割,要耗上一周的时间,现在有了机械收割机,两天就能搞定,真是省时又省力!”杨彩利介绍,收割后的玉米将直接运往烘干房进行烘干储藏,等待最佳时机售出,确保收益最大化。

今年以来,仙鹤镇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新技术的引进,随着秋收大幕的拉开,该镇积极响应种植户需求,强化农机社会服务能力,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顺利归仓。同时,该镇还注重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每年农忙时节,都会邀请市、区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种植指导,助力增产增收。

湖南祁阳:玉米丰收 高位旱田变身“致富田”

据红网时刻新闻消息,眼下正是玉米收获的关键时期,在祁阳市八宝镇黄市社区成片的360多亩玉米地里,玉米联合收获机正来回穿梭,收割、摘棒、剥皮、秸秆粉碎,整个作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上演了一幅机械化收割玉米的丰收图。

在祁阳市帆田家庭农场承包的玉米种植基地,收割机械正紧张有序地运行。通过机械化收割粉碎,一排排玉米被快速整齐切割。种植户张田来自河南驻马店,现在承包了黄市社区360余亩地种植玉米。“这里租金适宜,土地肥沃,自己采取了玉米大豆油菜轮种的方式,让土壤保持肥沃并提升收益。”张田告诉说道。

近年来,八宝镇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挖本土资源,优化土地流转、解决土地撂荒难题,以订单农业、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管理,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和当地产业发展。

内蒙古科左后旗:65万亩密植玉米丰产丰收

据中新网消息,近年来,科左后旗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合应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大小垄”玉米高密种植技术,以密植为增产核心,以水肥精准调控为密植保障,为这里的玉米丰收蓄足生长动力。

“经初步统计,2024年我旗玉米种植面积365.2万亩,实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密植高产技术65万亩。通过应用新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2023年的测产,普遍达到2000斤/亩湿粮,最高纪录是在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3000斤/亩湿粮,与传统模式种植相比,亩增产约800斤到1000斤湿粮,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密植高产技术,在井灌设施、滴灌带和新增加的玉米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需要多投入200元左右每亩,这样一算,效益远高于投入成本,目前我们正在全旗范围内大力应用。”旗农牧局种植业股股长德力格尔玛说。

据悉,2024年科左后旗把粮油单产提升工程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工程,以综合园区为引领,坚持“三聚焦,三提升”,以查金台、吉尔嘎朗镇为核心,建设“九个有”园区4万亩,全部实行单产提升+社会化服务模式,带动全旗19个苏木乡镇5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54 个,实施单产提升面积25万亩。(文/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