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爆发之后,刚开始蒋介石处于优势地位。他没想到仅过了2年时间,攻守易势乾坤扭转。
解放战争中有三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在、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晚年,败逃台湾的蒋介石懊悔不已,他感叹:自己最大的失策是没有把精锐部队从东北及时撤出。回顾这三大战役就会发现,早在辽沈战役打响之际蒋介石的雪崩已经开始。
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打响,蒋半数精锐部队被歼
将三大战役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会发现这三场重要的战役不仅仅决定了解放战争的走向,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命运。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彻底打响,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集结号。
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战略性决战,第一场究竟放在哪里打?面对这个问题,毛主席展现出了空前的战略高度。
彼时,延安高层刚从陕北的窑洞迁入河北西柏坡。当时的局势是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蒋介石的主力部队仍然是在一线大城市以及东北。
毛主席与多位将领商议之后,认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以当时的国内形势,东北是最优选择。
从军事上考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解放军控制的面积已经占东北总面积90%以上。东北野战军总数达到53个师75万人,算上民兵等总计超过100万人。
虽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都是精锐,但总数加起来只有55万人。不仅人数上悬殊,国民党军队占据的沈阳、长春、锦州相隔距离很远,彼此独立。一旦发生战争,互相无法及时支援。
东三省的地理位置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日本人在这里大量掠夺资源,但是东北依然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珍贵的药材,最重要的是有煤矿、铁矿。
日军撤离后,在这里建的铁路网也能为解放军所用。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蒋介石没有认识到东北的重要性,毛主席几经权衡之下,决定第一战战场就放在东北,他命令先攻打锦州。
辽沈战役正式打响之后,解放军仅用了18天就已经歼敌2万余人,成功切断了北平到沈阳的补给线,对驻扎在锦州的蒋军完成包围。
此时蒋介石仍然没有意识到,失去锦州会关系到国民党军队未来的命运。如果不算拔除锦州城外围据点的时间,真正攻打锦州并且将其解放的战斗只打了31个小时。
这座城市失守之后,解放军剑指沈阳。蒋介石亲自飞到沈阳,给卫立煌下了死命令,守住沈阳。
锦州解放仅仅过去5天,沈阳战斗打响。11月1日,解放军发起总攻,次日沈阳解放,这次共歼敌13万余人。
同一天,辽宁营口也传来解放的消息,至此东北全境都已经解放。辽沈战役历时52天,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47.2万余人。
解放军数量上首次超过蒋军,蒋介石日记中两次反省
辽沈战役的胜利为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战役最大的影响就是解放军兵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蒋军。
战争结束后,解放军总兵力上升到300万人,国民党总兵力下降至290万人。后者在巅峰时期拥有800多万人,也就是说经此一役人数下降了60%。
解放军在庆祝胜利的同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进行了两次反省。第一次,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心神常感恍惚……此为10年来所未有之景象。
还称“辽沈战役失败,对全军覆没之惨痛……愧作交集,生后悔莫及之叹……”
看得出来辽沈战役的失败对蒋介石的打击特别大,此后他又在日记中写到:此为平生以来最大之失败,亦为余最大之耻辱。
不过,蒋氏并不认为是自己战略上的失误,他认为自己只是在战术上失败。
复盘辽沈战役,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地形不利、士气不正、将心不固、兵力不足。蒋介石在逃到台湾之后,身边有一个工作了长达6年的侍卫长郝柏村。
此人被称为“台湾军事第一强人”,他曾解读蒋介石日记并且分析辽沈战役失败的原因。郝柏村认为,国民党军队兵力上没有绝对的优势,战略态势对自己也不利。
最后他得出结论: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大军作战更不能采取冒险行动……
从上面二人的分析可以看出,国民党高层对于辽沈战役的失败确实做出了反思,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到问题的关键。
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蒋介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导致蒋军在之后的两大战役中接连失败,最终丢掉大陆。东三省鏖战之际,平津战役也已经打响。
不到20天时间,解放军就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区。
平津战役长达64天,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代价歼灭和改编国军队52万人,华北大部分地区解放。此时,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日可待!
毛主席曾预测胜利的时间是5年,最终解放军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达成了目标。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似乎冷静了不少,晚年他再次回顾解放战争全过程,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在辽沈战役之前就将精锐部队撤出东北。
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蒋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更没有统筹大局的意识。不过,他的反思仍然没有直击根源。
即便蒋介石将精锐部队撤出东北,或许解放军胜利的脚步会慢一些,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屡次战略失误处于被动局面,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信仰
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对于解放战争一直都在反思。不少外国的学者以旁观者的视角也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
蒋介石不敌解放军,或者是说他不敌毛主席,主要原因是屡次战略失误。首先外交战略的失误,蒋介石当年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外蒙古独立。
这一决定直接让他丧失了中间派的支持,民众对于晚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记忆犹新,抗日14年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蒋介石却又同意外蒙古独立,此举实在是令国人心寒。
其次就是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蒋介石幕僚无数,却找不出一个擅长经济规划和建设的人。
战后中国百废待兴,蒋氏夫妻和国民党高官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管飞涨的物价不顾老百姓死活。
蒋介石的第三个战略失误就是太过于依靠美国和苏联。他认为,有了美国先进的武器支持,又同斯大林签署条约,自己胜券在握。最后的结果是美援无望,斯大林又与延安达成协议。
表面上看这些因素与战争无关,实际上每个举动都影响着最后战争的走向。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犯的第4个战略错误是对东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蒋介石有一个短板,他几乎没有真正的统治过东北。此前张作霖一直盘踞在这里,虽然张学良易帜,但少帅仍然是这里的实际控制人。蒋介石还担心,自己一旦收回东北很可能会得罪苏联。
毛主席很早就意识到了东北的重要性。早在1945年秋天,解放军就已经派出10多名战士奔赴东北。美国得知这一消息,还派出特使马歇尔游说蒋介石,让他尽快接手东北。
东北军旧部和国民党高官要求释放张学良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老蒋但凡能听一句劝,辽沈战役很可能会晚几年打响。
然而他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大局之上,其优柔寡断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方向的战略出了问题,蒋军在战术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抗战8年,国民党军队长期打的是防御战和阵地战,反观八路军,在敌后战场更擅长运动战和攻击战。
经常夜间奔袭,采用机动灵活的打法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积小胜为大胜。
毛主席曾指出:人在地在,有人有地。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去。蒋介石恰恰总是做一些“地在人失”的事情。
总结起来,解放军的战略是主动的,一贯的;国民党军队不仅轻敌,还经常在兵力劣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求决战。
解放战争中,国军的弱点全部都暴露出来,战术战略上的双重失误一步步将蒋介石推向失败的边缘。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一些外国的军事历史专家都没有认识到蒋介石败退台湾的真正原因,脱离人民群众。
蒋介石为什么失败?这个问题可以换种问法:解放战争为什么只用三年就取得胜利?真正的答案只有4个字:民心向背。
毛主席曾说过,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人心归想,士气高涨,经济有办法。
伟人就是伟人,对于局势的判断永远都具有前瞻性。战争中,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武器装备对于结果是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就是在民心。
老百姓形容国统区的生活:上面贪污腐化,底层民不聊生。然而看看中国共产党,干部们清正廉洁,战士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解放区打土豪分田地,劳苦大众终于翻身把歌唱。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的失败就是因为失去民心。直到晚年他都没有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也难怪这位民国大总统最终只能在我国的一座小岛上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