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运动促进健康的“上海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9日,以“运动进社区,健康伴你行”为主题,2024年杨浦区社区运动健康师上岗实践体验日活动在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举行。

41岁的刘先生有高血压家族史,在社区智慧健康驿站经过一系列身体数据测试和运动风险评估后,他拿到一张由社区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随后在社区运动健康师的指导下,他将在市民健身驿站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免费运动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高”共管让居民受益

今年,针对社区居民面临的主要慢病问题,杨浦区医保局、卫健委、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大学共同打造“三高”共管项目。作为社区运动健康师3.0试点项目之一,主要面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三高人群”提供持续性运动干预指导,用运动来促进健康。

“三高”共管项目主要流程是,由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精准筛选“三高”人群,征询患者同意后,运动干预门诊会对患者进行医学体检及运动能力风险评估,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院内干预,对于中低风险人群会则开具运动处方,引导他们到场馆运动或者进行居家运动,待一定时间的运动干预后,医院门诊进行复查,评估干预效果,并调整运动处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岁的傅阿姨是殷行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会员,参加“三高”共管项目后,几乎每天来锻炼。她告诉记者,“我有高血压史,最高值是150,服药后控制在130左右。通过运动锻炼后,基本上可以保持在110左右。”因为锻炼效果好,傅阿姨还动员老伴一起来健身,“他心脏做过搭桥手术后,到这里做些温和运动。因为社区家庭医生每周会关心询问,还有社区运动健康师的指导,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科学运动保持健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2岁的吴先生也是“三高”共管项目的受益者。因为作息不规律再加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他30岁不到就出现高血脂和脂肪肝。社区医生建议他到运动干预门诊就医,专业医生为他开出运动处方,包括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力量训练每周3-4次。吴先生就近选择了殷行社区市民健身驿站,他告诉记者,“人都有惰性,但坚持运动3个月后,我慢慢养成运动的习惯,而且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体重和体脂率都在下降。现在我又自己买了年卡继续锻炼。”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

作为社区运动健康师工作者示范点,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殷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形成了高效联动。体验日现场,运动干预门诊负责人王文慧医生根据报名参与“三高”共管项目社区居民的体测数据开具“运动处方”,社区运动健康师则根据“运动处方”制定居民的运动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慧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殷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出800多张运动处方,主要是针对50岁到80岁的慢性病患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锻炼后健康情况得到改善,减少了用药量。

据了解,在接下去的半年时间内,社区运动健康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在杨浦区12个街道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登记、基础健康信息问询、体质测试、运动风险筛查、运动方案指导、器材锻炼指导等运动健康服务,建立运动健康档案,预计服务超1.5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6月,上海体育大学党委与杨浦区委共同打造“社区健康师”项目,聚焦区域内人民群众的运动健康需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杨浦区体育、科技、卫生、医保等部门的公共资源,上海体育大学的智力资源和体育产业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围绕运动健康科普、体医融合试点、人才阵地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运动健康公共服务的新路径。其中“运动促进健康”“健康关口前移”等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2022年获评“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2023年,杨浦区医保局、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大学以全国防控重大慢病创新融合试点项目为契机,全面深化杨浦基于健康医保理念的社区运动健康师试点3.0版项目发展,推动杨浦建设成为高质量健康管理区域,大幅提高区域参与干预的慢病人群数量。在市东医院、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糖尿病运动干预门诊”试点的基础上,以杨浦区内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市民健身中心等场馆设施为依托,整区域推进慢病人群健康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杨浦区在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的细节中,精准把握民生需求,深层梳理街区脉络,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场地补短板各项举措,重点打造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由社区运动健康师对市民进行运动慢病干预指导,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打造运动促进健康的“上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