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值此大庆之际,我们拜访了中国教师博物馆里那块“青州教师刘沂生,为师请命志得酬”展板的主角、“给中国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青州二中退休教师刘沂生

刘沂生今年82岁,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耄耋之年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致力于公益事业,依然笔耕不辍。

“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谈到第35个教师节,刘沂生的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设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教育的进步,也希望每名教师能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教师决意上书 尊师重教得到落实

在“文革”中,教师被称为“臭老九”,备受歧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科学的春天到来了。然而,直到1984年,教育与教师的处境依然没有大的改观。

刘沂生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教师,决意冒险上书,为师请命。为此,他奋笔疾书,于1984年7月1日夜,撰写了长达3000字的呼吁书《欲纠无策空叹息——令人震惊的教育前程危险信号》,并于7月2日投往《人民日报》。文中,他历数教育、教师当前的处境,把教师与6种人作了令人无法批驳的对比。这篇文章文笔相当尖锐。文章的结尾借用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收篇“救救孩子”笔法,向社会、中央领导发出了“救救教育,救救教师”的强烈呼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刘沂生《人民日报》刊文截图

刘沂生的文章发出后,犹如石沉大海。孰料,两个月后的1984年9月2日,《人民日报》“教育”专栏以“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为题,摘刊了刘沂生呼吁文章的理论论述部分文稿,长约800字。这令刘沂生激动不已。

当年10月中旬,刘沂生突然收到时任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溪托人转给他的一份邮件,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内部刊物《宣传通讯》第28期。《宣传通讯》的首页头题,转载了中央内参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亦即“尊师重教”重要批示。批示原文是:

陈云同志看了9月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山东益都二中刘沂生写的文章《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以后说:“这个问题(指目前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时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当作第一志愿)要引起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质量保证不了,对今后的教育,对四化建设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要继续想一些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2005年出版的《陈云传》下卷,1732页有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内参转载陈云对教育工作意见原件

这天夜里,刘沂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披衣而起,挥泪题写:“漫漫长夜鸡报晓,炎炎久旱春雷鸣。教师将有出头日,挺胸人前复尊容。”

陈云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批示是9月4日作出的。但这一批示在当时并没有马上公布,而是先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与教育部诸部门组成多个联合考察组,奔赴4个省市,在20余所大中小学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之后形成数篇关于教育现状的调研材料并在相关媒体报道。1984年12月26日,《陈云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在《人民日报》上正式刊发。(刊发时删除了批示文前的提示语,因此陈云尊师重教批示的来历数十年来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陈云的批示得到迅速落实,1984年12月25日,教育部负责人通过新华社记者披露了陈云的意见,并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拿出十几亿元,从1985年1月1日起为全国数百万名中小学教师增加工资。”当年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是:“陈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意见正在贯彻落实,明年元旦将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以较大的增加。给全中国中小学教师涨工资,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可是头一次。”《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一文,被评为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并被选入《人民日报三十年好新闻》专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恢复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春节,大年初一早上,时任青州市委书记隋华堂偕同副书记李刚,到城南西邢村给刘沂生夫妇拜年,成为地方干部尊师重教的先行者。从此以后,广大教师终于摘掉“臭老九”的帽子,扬眉吐气地立于人前,恢复了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刘沂生也被人们誉为“给中国教师命运带来拐点的人”。

陈云夫人专程探望 尊师重教佳话留传

1988年秋,第四个教师节前夕,刘沂生正在家忙家务。青州二中教导处主任杨德滋风风火火地赶来,对他说:“老刘,快走。市委来电话了,陈云夫人于若木要来看你,马上就到啦!”

听闻此话,刘沂生目瞪口呆,兴奋至极。他急忙赶到学校,与学校领导站在西校门等待贵客。青州二中老校益都二中位于青州城内东门大街路北、清朝“青州贡院”故址。远处,汽车缓缓驶来,进入校园。车停下后,陈云夫人于若木走下来。她个子不高,衣着朴素,面容清瘦,肩上披着一方围巾,看起来平凡又慈祥。跟随她来的,还有她的妹妹于陆琳及陈云的姐姐陈星。3位花甲老人带着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关怀而来,留下一段尊师重教佳话,演奏了一曲尊师重教的赞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88年教师节前陈云夫人专访留影(左二于若木,右二刘沂生)

刘沂生至今仍保留着一张陈云夫人与他亲切握手的照片。“这张照片是记者抓拍的。当时围观的人太多,角度极难调整。我的是侧面,而且正是夫人点头向我问候的一瞬间。”刘沂生说,这一瞬间将教师从被遗忘、被轻视的泥潭中拯救出来,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云夫人于若木在青州二中挥毫写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在学校会客室,校长刘振东向于若木作了工作汇报,得到她的高度赞扬。于若木非常高兴,挥毫为学校留下墨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临行前,于若木一行3人与县委书记隋华堂、刘沂生及学校其他领导一起,在西校门口合影留念,依依惜别。

于若木姐妹来青州二中探访,还有另一层深意:其父于明信是民国初期山东省著名教育家,曾两度在青州任职。青州是她们的第二故乡,这次是回老家看看。这是题外话了。

通讯员:张永刚、张洪腾、冯志良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