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个问题。
我反对的是市面上故弄玄虚的伪中医,尤其对身边的“中医粉”敬而远之。尽管不排除这些中医粉里面也有水平相当高的,而我没兴趣了解。根据我长期跟中医粉们的论战,我发现他们往往抗拒逻辑表达,并试图运用“天人合一”“和美大同”之类大而无当的帽子去解释一切。而这种观念的走向,很容易就走向“西方皆为祸害,唯有我东方哲学才是至高无上的”这样膨胀而肿胀的狭隘之笼。
有读者建议我看看梁冬。
事实上,我本人就是梁冬老师每一期视频及音频节目的深度受众。而梁冬及其访谈的高人,实则在谈的是一种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不是像中医粉们想的那样简陋。
想要做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需要经历大量的思维练习的。诸如香港理工校长潘宗光、南方科大校长朱清时、作家徐浩峰等人,在“修心”这块都有很高的造诣。
而“修心”的本质,却首先要在思维框架上把自己和世界解释清楚,一个连基本逻辑都不清楚的人,试图在中医的大帽子底下浑水摸鱼,实则内心欲壑难填,阴暗卑鄙,这与我理解的东方式的世界观,完全是两种东西。
其实东方儒释道,都有其中的“暗功”,儒家叫静坐。朱熹甚至提出“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这样的生活方式。用一天一半的时间来进行调息、数息、冥想,这本身对于生活方式的要求就极高。
值得注意,这里面没有掺杂任何的中草药材,纯粹是个体对自我内心的一种关照。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范畴。
梁冬从百度副总裁的位置上下来,专心做冥想、睡眠,本身就反映了他本人对于这套修心的生活方式的极高兴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梁冬没有活成另一位狼派的百度副总裁璩静的模样。
修心是困难的,而抓药是简单的。上乘的静坐功夫,都强调的是人对自己的观照,无论是扫描全身,还是数息观想,都是这样路数。用西方哲人的话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可见从这个层面,中西方哲人其实是相通的。
在如今这个观念分裂的世界,梁冬凸显出了他的意义。
因为我们掌握了太多分裂的学问,分裂的知识,专业变得越来越像钻牛角尖,越来越像在针尖上舞蹈,而工作996与一个人本性之间的隔阂,也是导致人容易焦躁和癫狂的原因之一。本质原因,也是因为在绝大多数场合,人没有办法真正的做自己。
做自己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过去我们还能通过提交一封慷慨激昂的辞信,甩在老板办公室上,扬长而去。我不干了,去看大千世界。但是现在,哪怕你去大理丽江开民宿,去新疆西藏骑行,到了尽头也无非发现世界早已变成一个平面。当你在远方的酒店,打开手机的APP,发现外卖上跟你所在的城市都是差不多的东西,这个时候是最崩溃的。我们的视觉也被这种平面化的东西给磨平了。左右望过去都是平原,这种感受才是最令人绝望的。
回归自己的内心,才能够挖掘更加深入而立体的东西。一个微妙的感受是,人们开始健忘。几天前的事情开始不再记得,他们开始怀疑是疫情导致的后遗症,可是就连几年前的事情,他们也很难想起来了。信息过载让人们面露疲态,却不知道为什么。只能看了看网上的信息,给自己安了个“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罪名。
抵抗这种虚无感,是这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宿命。
有人选择是长跑,从三公里到全马,有些人选择冥想、静坐,诸如钱穆这一代的学人都很重视静修。但是这些都是让自己的内心安顿下来的方式,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强迫自己不去思考。
我再次强调,我说的这些东西,跟中药材都没什么关系。生了病,我还是相信西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