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这里的佛像雕刻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西魏、隋,唐宋等朝代的装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他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禹凿龙门”,龙门山最早的名字是伊阙,传说中大禹治水疏通了龙门山,伊水从两山中间流出来了,解决了这里的水患,因此这里被称为伊阙,在龙门石窟所在的地方有一段鱼跃龙门的传说,相传当时洪水泛滥的时候,洛水和伊水因为受到阻碍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鲤鱼在孟津黄河中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鱼儿们纷纷跳跃,想要翻过去,跳过去的被视为龙,跳不过的就会在额头上留下一道黑疤,这个传说被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回来伴凡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水不过龙门山,这是龙门石窟附近当地老百姓千古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要知道在河边的建筑是很危险的,一旦有洪水就会被淹没,但是千百年来伊河发生的特大洪水无数次,为什么佛像都没有被淹没呢?很多老百姓说,洪水是惩罚恶人的,龙门石窟的佛像大大小小上万座,佛法无边,小小河神有岂敢在佛祖面前造次,所以洪水肆虐千里来到佛祖面前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变得风平浪静,这样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地质学家的探索,最终弄清楚了洪水不过龙门山的千年之谜,答案就在龙门山地底下,原来龙门山的岩体构成和地质结构很不一样,岩石之间有很多裂缝,裂隙中的石灰岩常年受雨水冲刷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地下溶洞,洪水来了之后,龙门山就像吸水海绵一样,加上这里河道拓宽,水流自然就很顺畅了,作为岩层容易腐蚀的龙门石窟,它正是制作佛像的最佳原料,同时这种原料易碎,怕压,也是岩石与岩石之间的裂缝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溶洞,同样,伊河两边,龙门石窟的地下像城市里边的地下排水系统一样,加上上千年的冲刷,使得河床下充满了“下水道”,迅速分解了汹涌而来的洪水,所以岸边的龙门石窟自然就能安然无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洋人打着探险家、传教士、学者等旗号来到中国,勾结国内的盗贼、不法商人以及也欧美日等外国的文物贩子,他们串通一气, 大肆盗凿龙门石窟的文物,并将其到盗销海外,1918年到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时期,著名的《帝后礼佛图》就是在这个时期被盗走的,龙门石窟在这一时期被盗走的佛像中,大部分被倒卖到了海外,主要流落到美国和日本,其余的骑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博物馆,或者私人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