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战争时期走过来的将领,他们大多都是穷苦孩子出身,怀揣着一颗救国救民的理想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从未想过升官发财,心里想的都是劳苦大众,想的是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驰骋沙场的将领分别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他们的军职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也有的将领“停滞”不前、发展缓慢,可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淡泊名利,其中有一位将领曾主动放弃晋升上将的机会,他是谁呢?
1934年,红军在共产国际李德和中央领导博古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第五次反“围剿”,这次因指挥领导者的冒险主义战略而导致红军伤亡惨重,在红军士气倍受打击时,一位年轻的团政委被调到中央红军部队,他的到来让领导将领看到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他之所以这样受重视,因为他是当时最年轻的团政委,年纪还不到18周岁,他就是谢振华。
谢振华1916年生人,他也是苦孩子出身,从小就受尽地主的压榨剥削,直到家乡江西崇义迎来了红军队伍,他才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与其他农民一起加入革命运动中,那时他才13岁。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他的父亲不幸被敌人杀害,为了给父亲报仇他毅然加入红军,并且加入了共青团,那一年他14岁。
谢振华长得刚与枪一般高时,他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作战技巧,他没有什么文化,头脑却非常聪明,组织上爱惜他是个人才就派他到政工干部训练队学习,在那里他接触了最初的基础文化教育和军事理论知识,他成长进步很快。16岁入党,17岁时已经是新兵营教导员,从这一点能看出他快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领导首长们都认为他是个军事天才。
之后再次让他到红军大学深造,这次深造都是由毛主席、朱老总等具有极高军事才能与威望的领导人授课,谢振华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他得到了专业系统的军事、政治培训,毕业后他就被任命红军主力部队的团政委。才18岁的年纪做出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若按照普通的晋升机遇,他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955年最少会被授予开国中将,只是他并没有位列其中。
抗战爆发后,谢振华仍然是担任团政委,在晋西一带负责兵运工作,并在那里组建起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由他继续担任团政委。1940年时,他又被派到山东敌后开展根据地,在那里组建并扩大地方武装,当成立起县大队后,由他担任大队长兼政委。皖南事变后,他又到安徽一带重组新四军,在他的努力下组建起24团,由他担任团长兼政委。
从谢振华刚任命团政委,到整个抗战时期,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团政委,其他将领在此期间不断晋升,而他却一直在原地踏步,这并不是谢振华没有军事领导才能,而是分工不同。每位将领都有自己的军事任务,谢振华主要负责的是敌后工作,因此相比之下他没有那么多出彩的战绩,可他从不计较这些,一心为解放全中国而努力奋战。
解放战争打响后,谢振华的军职才有所晋升,担任淮海军分区副政委,在华中一带配合野战军作战,建国前被任命30军军长,别看他已经做了十年的团政委,可在此时他仍然是最年轻的军长之一。朝鲜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志愿军21军军长,他带领部队动员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子弟兵的伟大,为中朝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时谢振华被授予开国少将,如果不是有十年的“停滞不前”,他最少是中将,可他没有计较名利,一心为国防事业做贡献,为建设出正规化、现代化军队付出了毕生心血。八十年代军队大裁员时,当时他是云南军区政委,他以高姿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同意并支持与成都军区的合并,同时主持精简整编工作。
1988年重新恢复军衔制时,谢振华完全有资历被评为上将,可他高风亮节把名额让给了年轻同志,让组织不要再考虑他的工作,为此他与上将失之交臂。军衔是对一位军人能力与实力的认可,可谢振华一生淡泊名利,他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哪怕停滞不前、哪怕失之交臂,可他从未改变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不愧是战争时期走过来的革命将领,令人敬重又敬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