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洛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洛蒙

引言:大街上都是萨洛蒙、始祖鸟,以前没那么贵,被收购之后,这么一包装,预算没有2000元起,都买不到一双萨洛蒙始祖鸟的鞋。

除了萨洛蒙,那就是始祖鸟了,都说始祖鸟的鞋垫舒服,但价格也贵,要是穿的都不舒服,这不妥妥交“智商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产的消费开始下沉,开始出现了一批“抠门”中产,需要一双跟的上潮流,价格便宜又体面的鞋子。

飞跃成为“抠门”中产鞋柜里,那一双取代萨洛蒙、始祖鸟、阿迪、耐克等的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跃”成为“老钱鞋”,“抠门”中产找到了松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初,飞跃的价格没现在这么“廉价”,地位也没现在这么“下沉”。

可以说,飞跃才是80年代的“老钱鞋”,穿上就是“老钱风”。

当时能穿的起飞跃,也是非富即贵的年轻人,好比现在穿AJ一样,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买不起!

现在,一股“飞跃”风在中产的社交圈中突然兴起,成为新的“社交货币”,脚踩飞跃,骑着凤凰单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一双飞跃鞋,都不好意思和年轻人走在一起,这也是一些人到中年的中产,年轻时候的“奢侈品”了。

同样是飞跃,却存在一条鄙视链!

现在的飞跃,有回力飞跃、大孚飞跃、大博文飞跃,这几款价格都非常便宜。

还有一款是“法国飞跃”,不是所有的飞跃都能叫“法国飞跃”,这货是所有飞跃中最贵的。

当年吃相很难看,抢先注册了商标“FEIYU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正主出面去要回,都要不回,后面飞跃也是气不过,你卖你的法国货,我卖我的国货。

其实,50元的国货飞跃和500多元的飞跃,有啥区别?

要说到和飞跃鞋相似的,那就是耐克的阿甘鞋、还有鬼冢虎,但动不动七八百元的价格,其脚感都差不多,也是平底、贴地、薄款。

阿甘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抠门”中产也算是先清醒了,选择把脚放在便宜的飞跃里,贴地摩擦!

在某电商平台上,55元就可以拿下一双经典款的飞跃?

离谱的是,也有9.9元包邮,不过一般都是一些断码款,主要就是吸引你进去,然后悻悻出来。

当然,也要100元起才能拿下的“飞跃”,但“抠门”中产自有对比,不会交多一点“智商税”。

所以,飞跃到底是什么价位?同一双鞋,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飞跃现在有多“火”,以前就有多“冷”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飞跃吃相很难看,“山寨”变“原创”

阿迪达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起,耐克、阿迪达斯这些洋货球鞋,赶上欢迎“外资”品牌的春风,来到了国内的零售市场,就像开了挂一样,迅速占领了年轻人的大半鞋柜

那时的年轻人,多少有点“崇洋媚外”,觉得国产鞋便宜,掉档次,非得穿贵的进口鞋,才觉得有面子。

飞跃这种老牌鞋,自然被贴上了“土气”、“过时”的标签,日子难过的很,鞋厂甚至开始做起了大牌代工。

命运的齿轮就在2005年开始转动!当时来中国旅游的法国商人帕特里斯·巴斯蒂安Patrice Bastian,被这双“功夫学”迷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有预感,这双“功夫”鞋到国外,肯定能卖的很好,恰巧那时的欧洲帆布鞋圈,大家穿腻了匡威,此时的飞跃,是最好的匡威“平替”。

于是,Patrice Bastian赶紧找上飞跃的生产厂家大博文,说要当飞跃的代理商,还拍着胸脯保证,这鞋在欧洲肯定火。

大博文没多想,就给了他个口头授权,还特意开了条生产线给他。

飞跃立马就被Patrice Bastian包装成轻奢品,价格也从国内的28元一双狂飙到了50欧元起(折合人民币差不多400元起)。

上海飞跃一看这形势急了,想从Patrice Bastian那商标收回来,结果双方没谈拢,还闹翻了。

Patrice Bastian也是好“心机”,转头马上用飞跃的拼音“FEIYUE”注册了商标,重新改造,包装成一个新的法国品牌“Flying Forwar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狠的还在后头,吃到了一波红利后,Patrice Bastian直接把法国飞跃卖给了美国鞋类公司Bbc internationl,自己则“套现”离场。

期间,任凭上海飞跃再怎么跟法国飞跃拉扯,都无济于事。

有一个反面教材,那就是北京棉田无印良品胜诉了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当时却被很多人说赢的不光彩。

但却有人认为,法国飞跃这不算“抄”,明明是“拯救”,连吐槽都不敢。

也许,这些“双标”的人都是同一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土又有点“大牌感”,拿捏住“抠门”中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飞跃再怎么洋气,终究是“山寨”货。

不过,有了法国飞跃的铺垫,尤其是巴黎街头,满大街的靓女帅哥,都踩着一双飞跃,是中产要的“松弛感”。

有一些中产刚开始不好意思穿着飞跃出门,直到看到地铁的ABC也穿着飞跃,不过人家是法国飞跃,几十年前,法国飞跃和国产飞跃本是一家。

这也给国内的中产一丝安慰感,拿捏住“抠门”中产的消费心理,彰显身份的“法式文艺感”,上脚了!

虽然飞跃的鞋底,看起来就是很廉价的塑胶感,但健身房里竟然有它的身影,还有一些练武人士,也常穿着它,果然是耐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抠门”中产也把飞跃穿出了优越感,毕竟穿的时候,展示的是细长的腿部线条,毕竟这么平、又薄的鞋,很考验下半身肌肉管理。

但飞跃的鞋,在下雨天,走在路上真的很丝滑,“摔倒”程度仅次于人字拖。

但它又便宜,下雨天舍得被淋湿,舍得踩脏水,cheap又是其被下雨天,首选的出门鞋。

也是,谁会下雨天穿一双很贵的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跃都不嫌弃你的收入水平下降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嫌弃它的缺点?

比如,被YE带火的始祖鸟露营鞋,本来卖1200元,这价格已经有点小贵了,没想到被炒到1700元,这也就算了,有些颜色稀罕款,直接被炒至3000元。

始祖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有钱“任性”吗?跟老北京布鞋貌似没啥区别。

只是,“抠门”中产开始拒交“智商税”!

即便实现了“萨洛蒙、始祖鸟”自由,但“抠门”中产还是选择了下沉赛道,被飞跃狠狠“拿捏”住双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跃”的"至暗时刻”,被“丢来丢去”太不容易

上海大孚橡胶总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要溯源的话,飞跃是1958年诞生的老牌子,原来的厂名是“上海大孚橡胶总厂”,现在叫大孚橡胶有限公司。

想当年,大孚橡胶在20世纪30到50年代,那可是轮胎和“解放鞋”两头都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58年,大孚橡胶厂设计了一款新的民用鞋,也就是“飞跃”。

1992年,大孚橡胶厂找了个搭档,也就是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创办了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从那以后,大博文就成了大孚橡胶鞋类业务的继承者。

但好景不长,1997年,大孚橡胶厂就从大博文撤了。

不过,为了照顾300多位前大孚员工还能保住工作,大孚橡胶厂暂时把飞跃商标的使用权给了大博文,使用权截至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期间,法国飞跃也就是在大博文接手飞跃的时候,发生的一段插曲。

2009年,大孚的橡胶工厂倒闭了,飞跃商标回到了华谊集团旗下的双钱集团,中间兜兜转转又换了个新主,也就是刘网生。

刘网生在2000年创立了上海生龙鞋业有限公司,他也是原大孚厂的老员工。

2017年,飞跃商标又玩起了“搬家游戏”,这回是华谊集团把它从双钱集团那里挪到了回力公司的地盘,回力公司也不跟生龙鞋业续约。

大孚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网生一听飞跃商标要归回力了,他也不慌,把“飞跃”和“大孚”一结合,2020年“大孚飞跃”新商标就出来了。

这边是大孚和回力都有了“飞跃”,那还有个“大博文”呢?

大博文也不甘示弱,注册了一堆跟飞跃沾边的商标,飞跃瞬间成了香饽饽。

所以,大博文、回力、大孚都能生产“飞跃”,商标也都是合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飞跃”重新被“抠门”中产穿火起来,就都想分一杯羹,消费者有点眼花缭乱。

现在,电商平台一搜索,发现满屏都是“回力”“飞跃”,一样的logo、款式,消费者都分不清谁跟谁。

所以,除了法国飞跃,其他三都一样!

如果真的有较真的消费者,那就看公司吧,总共也就这四家公司!

国产的飞跃分别是:上海生龙鞋业生产的大孚飞跃、上海大博文鞋业生产的大博文飞跃、上海回力鞋业生产的回力飞跃。

国外的飞跃:美公司Bbc International的海外飞跃。

买飞跃的“抠门”中产,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消费“智商到位”,拒交“智商税”了。

就像很多“势利”眼一样,区分有钱没钱,只看表面,不看内在,却不知道穿人字拖加背心,骑着个电驴的人,那才是真“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那个开着鸭仔饭店的广州老板,卖一份饭12元,大夏天也卖,很辛苦但很开心,毕竟人家还有副业,那就是家里有十栋楼,可以收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返璞归真,不是没吃过好的,是早已吃过、见过了,大宗商品有能力选择买不买的自由,卡里有余额,没有负债,没有超额消费,这才是松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