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黑神话》的爆火,在国内掀起了一波“西游热”,全网为这只猴子所着迷的同时,也让人们回忆起那些年看过的“美猴王”。
在孙悟空的扮演者当中,人气最高、最经典的角色非86版《西游记》中的六小龄童莫属。
六小龄童塑造的美猴王,在当年,承包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就像他本人所说:
“在中华大地上,大家一说到孙悟空,可能第一个更多的想到的是我。”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一生都在扮演“美猴王”的老艺术家嘴角带笑,有着几分傲慢、几分自豪。
在他的心中,孙悟空是他的骄傲。
有人说,他太自大了,没有济公扮演者游本昌老师的胸怀和谦虚。
也有人说,他说的本就是实话,孙悟空只认六小龄童。
然而,对于猴戏世家出身的六小龄童来说,他对“美猴王”,一直都有着别样的情怀。
二、
六小龄童,本名为章金莱,1959年出生在中国猴戏世家,其父是被誉为“中国南猴王”的著名绍剧艺术大师——六龄童。
出生在猴戏世家的章金莱,在家中排行老小,二哥章金星因扮演小传令猴出名,被早早选为猴戏接班人。
但世事难料,在章金莱7岁那年,二哥突发白血病,不久便离世。
临终前,年纪尚小的他哭着问二哥,两人何时才能相见,二哥回答他:
“当你演成美猴王孙悟空的那一天,就能见到我了。”
从这时开始,章金莱就与美猴王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后,章金莱继承猴戏衣钵,取艺名“六小龄童”,跟随父亲练功。
1981年《西游记》筹拍之际,杨洁导演听闻绍兴章家猴王世家的名号,来到绍兴筛选饰演孙悟空的演员。
在父亲六龄童的极力推荐下,章金莱在北京试镜成功,成为孙悟空的扮演者。
1982年,23岁的章金莱踏上北上的列车,开始了他的“美猴王”之路。
三、
在《西游记》拍摄期间,六小龄童在孙悟空身上,下了很多苦功夫。
为了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他经常盯着太阳和乒乓球比赛看,硬生生让自己600度的近视眼变得活灵活现。
另外为了演好猴子,他还专门养了一只猴子来观察它的动作和习性。
在拍摄打戏中,面对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他也从未用过替身。
因为经费不足问题,86版《西游记》曾几度停拍,唐僧的选角更是一换再换。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六小龄童拿着微薄的收入从头演到尾,才成就了人们心目中最经典的“美猴王”。
1986年春节,《西游记》在央视首播,“六式”悟空,就此一炮而红。
就像儿时向二哥的承诺一样,六小龄童终于成了家喻户晓的“美猴王”。
然而,成也美猴王,败也美猴王。
六小龄童没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神通,没有它打败妖魔鬼怪的“金箍棒”。
西游过后,入戏太深的六小龄童,迎来了自己真正的九九八十一难。
四、
从新加坡商演,到“灵堂卖片“,再到营销号的恶意剪辑,这位人们心中的“美猴王”,终究被舆论压在了五指山下。
新加坡商演事件中,网友说他背着杨洁导演私下接商演,被骂忘恩负义,没有职业道德。
然而没人知道,他拍了六年的孙悟空,仅仅只赚了2000元。
一集的片酬最高也只有80元,而“小白龙”只出演三集片酬,就赚了1500元。
之后发生的“灵堂卖片”事件,更是成了六小龄童身上最大的黑料。
他借机宣传电影的行为,被骂“消费逝者”,从此他的口碑出现反转,从万众瞩目变成了众矢之的。
都说墙倒众人推,互联网似乎总是喜欢掀起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在造神过后,再来一波轰轰烈烈的杀神运动,把之前树立起的神像彻底批倒批臭,踩上一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自“灵堂卖片”事件之后,六小龄童再也不是人们口中那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许多恶意剪辑给他戴上自大、傲慢、目中无人的帽子,极力扼杀这个曾经的“美猴王”。
六小龄童的言论被无限放大和解读,对美猴王的看法也遭到口诛笔伐。
五、
有些人觉得《大话西游》是影史上永恒的经典,然而六小龄童却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说:
“孙悟空跟女妖精谈情说爱,你再凄美有意义吗?
中华民族五千年,我说不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希望给美猴王留下一片情感的净土。”
对于“美猴王”,六小龄童有着属于自己的固执。
但因为《大话西游》过于成功,也因为“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地位,外人看来,六小龄童对电影的抨击,就是他对周星驰的抹黑。
当时,骂周星驰的人很多,骂六小龄童的人也很多。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传统表演艺术家对新兴表演方式的茫然和难以接受,在这两代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晚年的一次采访中,六小龄童说:
“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演了孙悟空,而我不是孙悟空。”
扮演的再像,六小龄童也终究不是孙悟空,孙悟空不完美,他也不完美。
对于《西游记》,对于“美猴王”,他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西游情缘。
作为章氏猴戏的传承人,他始终扮演和守护着,自己心中最完美的“齐天大圣”。
作者:默默有闻团队——像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