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商铺中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各式礼盒,节日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作为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一个瓜果成熟、喜庆丰收,亲朋相聚、阖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佳节,不仅承载着嫦娥、吴刚、玉兔的美丽传说,还蕴含着祭月、拜月、赏月的深厚习俗。这不仅是刻在每一个华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更是来自血脉传承的共鸣!

中秋有三吉:桂树,玉兔与金蝉。

唐 月宫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月宫镜

这次跟大家聊一聊,玉兔的衍生品(或周边)—兔儿爷的故事。

兔儿爷是根据玉兔的传说,逐渐将其拟人化,制作成的兔首人身的泥塑产品,关于兔儿爷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这是一款流行于北京、天津、山东等北方地区的传统节令玩具,在济南它的名字叫“兔子王”。

兔儿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儿爷

说起兔儿爷的产生,是跟祭月有关。在古人看来,月亮的盈缺和生命的死而复生紧密相关。屈原在《天问》中对月亮的发问“死则又育” 更是代表着先民对月亮不死观念的体现。在汉代,玉兔并不孤独,它跟蟾蜍为伴,后来才渐渐只剩玉兔。玉兔与蟾蜍都是长寿的象征,《抱补子》中有“蟾蜍寿三千”“白兔寿千岁” 的说法。

月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亮

有学者认为,因为民间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社”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母亲来实施,孩子由于是由母亲照看,并喜欢模仿母亲的行为,因而诞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儿爷 。笔者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要通过祭拜兔儿爷从而得到庇护,寄予了可以远离疾病,能够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古代恶劣的卫生条件以及食物的匮乏导致营养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医治不及时,小病也足以致命。从历史书中可以看到皇帝的儿女早夭的情况比比皆是,更何况平民百姓。玉兔捣药的形象不仅是对长寿的渴望,更是平民百姓对于良药的渴求以及对于生存权的诉求。

有关兔儿爷的较早记载为明代纪堒的《花王阁剩稿》:“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搏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是兔儿爷最早的确切记载,这说明在明末的时候,已经有祭拜兔儿爷的习俗了。

清杨米人 的《都门竹枝词》记载:“团圆果共枕头瓜,香蜡庭前敬月华。月饼高堆尖宝塔,家家都供兔儿爷。”可见至少在了乾隆、嘉靖年间就有了兔儿爷的称谓。

"桂序昇平"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序昇平"年画

这幅“桂序昇平”年画是清代杨柳青年画 ,内容是中秋节祭兔儿爷。画中表现了六个童子祭拜兔儿爷的情景,他们有的奏乐,有的拿着锄篮模仿采药,有的双手合十跪拜,人物活灵活现,场面喜庆热闹,洋溢着中秋团圆的欢乐气氛。

兔儿爷售卖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儿爷售卖图

“清代早期的兔儿爷资料缺失,从乾隆开始,有关兔儿爷的记录明显增多,并留下了最早的图像资料。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一套《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Les Rues de Pékin)画册,其中收录了一幅题为“卖泥兔儿”的绘画作品。该画册18 世纪末已入法国皇家图书馆,根据其中人物装束、发型判断, 时代应该在乾隆中期。 ”在清朝的时候兔儿爷已经开始成为大众消费品。

近代拜月神马儿与兔儿爷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拜月神马儿与兔儿爷的照片

关于兔儿爷的形象,最早源自月亮马儿,后来逐渐多样化,借助于对官员视觉形象的理解,以及神怪小说的延伸,再加上戏剧的影响,其中“戏曲化”是兔儿爷最主流的形象,同时民间手工艺者再结合市井文化,塑造出一系列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兔儿爷模样。据说光绪年间有两个看守太庙的旗籍差役,借供职清闲之便 ,用太庙里的黏土融制胶泥 ,仿照戏曲里的扎靠扮相 ,塑制成金甲红袍的兔儿爷,利市三倍 。

月光儿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光儿马

“兔儿爷”想要有生命力,必须赋予灵魂,而传说故事是最好的载体,也是最易于传播与流传的媒介。

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爆发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病,而且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此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下凡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人间,但因为一身白,老百姓感觉很不吉利,谁都不让她进,她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子去挨家挨户治病,不长时间,她就治好了很多人的病。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人们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为了赶时间,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还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当人们看到她返回月宫时,才恍然大悟。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兔儿爷,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或“兔奶奶”‌。

兔儿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儿爷

兔儿爷的发展演化过程,体现了神话、宗教和民俗三者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是民族文化形成、演变的事例之一,它从祭祀用的偶像到儿童玩具再到如今的艺术品,时间赋予了它不同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同时也让其经历了由盛转微,再到重新被重视的过程。随着电商与短视频的兴起,希望这个传统手工艺能够借着这股东风,重回大众视野。

参考

  1.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2. ^葛洪《抱朴子》:蟾蜍寿三千岁,骐麟寿二千岁“则变为老人”。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
  3.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41-44,共4页《月亮与兔儿爷》
  4. ^《文献》:1989年第1期278-281,共4页。《都门竹枝词》作者杨米人考:杨米人生于乾隆十六年,卒于嘉靖十二年。
  5. ^天津博物馆:杨柳青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木版水印年画,出产于天津杨柳青镇及其周边村庄,创始于明代末年,清代中晚期达到鼎盛。其特色是将木版套印与彩绘相结合,画风受文人画的影响,或明艳浓烈、或清雅隽永,描画细致。杨柳青年画不但品种多样,题材也非常广泛,艺术成就非凡。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7189
  6. ^图片与文字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789_wap.shtml
  7. ^《民艺》: 2018年第6期54-57,共4页《兔儿爷源流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