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符号

1951年,我国派出留苏学生375名

拉开了新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大幕

1951年7月,袁承业远赴苏联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承业在莫斯科大学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化学是他为之奋斗的事业

袁承业一生致力于化学萃取剂

为我国有机化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承父业

袁承业曾说:“父亲是一位潜心科研的老化学家,勤奋的学者,一生立志科技强国。我喜欢上化学,以及我后来的人生道路,父亲给我的影响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袁开基(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抗战期间,袁承业的住所遭到日军轰炸而被迫搬迁,他曾辗转就读于七个中学。即便物质生活极为艰苦,袁承业的父亲却总是想尽办法保障他的学习。

当时袁承业父亲供职的天原化工厂化工研究所里有实验室,放假期间袁承业就到那里去做实验。那时,袁承业通过实验合成了一种新的杀虫剂DDT,化学的神奇魅力让他从此难以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副其实的“红色专家”

1951年5月,袁承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深知“共产党员”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承载着改造世界的光荣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承业(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袁承业坚定地说:“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成为一名真正的红色专家。”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派留学生,袁承业前往苏联深造。在莫斯科全苏药物化学研究所学习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经过四年的勤奋学习,1955年,袁承业荣获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学萃取剂

铀是核工业的粮食,1千克铀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出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业之石”铀矿标本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生产核燃料的关键在于使用合适的萃取剂将铀矿石中含量仅为0.72%的铀-235分离出来。为了找到合适的化学萃取剂,袁承业临危受命,毅然转变研究方向,组建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

袁承业曾组织科研人员一起去东北偏僻的矿山,在现场进行萃取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袁承业及其团队研制出一系列关键萃取剂,成功解决了原子弹试验过程中的难题。

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研发出高效萃取剂、离子液体萃取剂、超临界流体萃取剂等多种新型萃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这些成果为我国有机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袁承业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科学真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袁承业的一生,是对我国有机化学事业的忠诚写照,他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人物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承业(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袁承业(1924年8月14日—2018年1月9日),浙江上虞人,有机化学家。1948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5年获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建立并领导了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了我国国防工业的急需。20世纪70年代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研制成功分离稀土及钴镍的多种萃取剂。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

责任编辑 | 段阳阳

运营编辑 | 段阳阳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现订购2024年

限时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