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2月14日至18日,应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国防战略研究中心的邀请,中国军事智库代表团满怀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共建友谊的美好愿景,首次出访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国度,进行军事学术交流。

笔者有幸作为“首访团”的团长,在访问过程中边走边看,在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上收获了很多知识,增长了不少见闻,出访中的那些细节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活跃气氛,笔者又向伊朗朋友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浪漫爱情中一则与石榴有关的故事。

据史载,杨贵妃对石榴情有独钟,喜食石榴果、爱赏石榴花,因其花开盛夏灿若烟霞,恰像舞裙飘转,更爱穿石榴彩裙。为此,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宫遍栽石榴树供她观赏(今华清池内五间厅下的那株石榴树,相传即为杨贵妃亲手所栽),出现了长安“榴花遍近郊,城垣载石榴”的盛景。唐明皇还令专人为杨贵妃酿造石榴美酒。每逢初夏,石榴花竞放之际,唐明皇便在火红的石榴花丛之中设酒宴与贵妃赏乐……杨贵妃酒醉之后双颊绯红,让唐明皇更加心生怜爱、隆宠不断,经常不理朝政。大臣不敢责怪皇上无道,只好迁怒于杨贵妃,对其拒不施礼,杨贵妃对此感到十分不悦。

△笔者向伊方展示杨贵妃手植石榴树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向伊方展示杨贵妃手植石榴树照片。

一日,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让杨贵妃献舞助兴,贵妃借酒撒娇向唐明皇耳语,说众臣对她不施礼、不恭敬,不愿献舞。唐明皇即令众文官武将以后见了贵妃要一律施礼,拒之将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自此凡见贵妃无不惶恐下跪施礼。中国国粹京剧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反映的就是这一情态。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为中国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称“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一典故也源于此。

自此,石榴裙也开启了唐代妇女的穿衣风尚,一时“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全唐诗》中,描写石榴或与之有关的诗句就达到了93处。连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抵不住石榴裙的魅力,曾写过“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石榴裙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形成了流传千年的“石榴风尚”。

1000多年过去了,华清宫历经沧桑,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貌,那株石榴树树身通体疙瘩、老态龙钟,枝干曲曲折折、布满青苔,但依然临水而生,盘根错节、苍劲有力、枝繁叶茂、婀娜多姿,树的主体部分已经挣脱池塘围栏的束缚,倾斜着向水面生长。树高有8米多,树围1.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57平方米,每逢石榴花盛开的季节,在繁茂的绿叶中榴花朵朵绽开,风过花丛,红花摇曳,宛若火焰一般,与碧绿的池水构成一幅艳丽的画卷。至今,华清池五间厅下,年年榴花盛艳、果实累累。

石榴树的寿命一般在200年左右,但是,这棵树的树龄却是普通石榴树的6倍,存活到现在已是不可思议,如今还能年年结果更属奇迹。

当笔者讲完这个故事,伊朗的朋友听得如痴如醉,不知是谁好奇地问了一句:“‘杨皇后’一定很漂亮吧?”一时间,大家都说要目睹一下这位美丽“皇后”的芳容。

好在出访前,笔者请朋友在华清宫拍摄了“贵妃出浴”“唐明皇与杨贵妃起舞”的雕塑,以及杨贵妃亲手栽种的那株石榴树的照片。

当笔者拿出照片时,大家非常高兴,争相传看。看着这番热闹的场面,笔者打趣说:“照片我带了一些,但‘皇后’只有一位,就送给在座的军衔最高的朋友——瓦希迪将军吧,石榴树的照片可以送给每位朋友一张。”瓦希迪将军高兴地说:“这是中伊两国人民友谊最好的见证,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让更多的人知道。”此后,每次座谈会上,伊朗的朋友都对这段故事津津乐道。

当中方代表团结束访问行程,准备离开德黑兰时,前来送行的伊方军官告诉笔者:瓦希迪将军特意准备了两箱伊朗的石榴请王将军的“皇后”品尝,已经送上飞机。这份意料之外的礼物让笔者既惊又喜。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得知来龙去脉后,高兴地称赞这次访问是一次成功的“石榴外交”。

回国第二天,恰好赶上单位召开年终总结大会,笔者在会议结束时把带回的石榴和出访的趣事,拿出来和同志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吃着鲜红多汁的石榴,一边说,石榴好吃、故事好听,“石榴外交”甜蜜、浪漫而成功。

石榴流传的过程,不仅仅记录着中伊两国交往的一段佳话,还播下两国友谊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两块肥沃富饶的土地,不断开花结果、造福人类。中国和伊朗是亚洲东西端的两个大国,都拥有古老的文明,肩负历史的重任。如果说,历史上中伊两国为开辟陆海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文明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今天两国的友好交往,更是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伊朗政府和各界朋友的积极回应。这次访问中,无论走到何处,伊朗朋友都纷纷向代表团咨询“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有的甚至还提出了具体合作路线图,强调伊方愿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将伊朗东向政策和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对接,希望在传统的能源合作基础上拓展产业合作,将中国的优质产能与伊朗推进工业化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一些伊朗朋友表示,伊朗经济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两站,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中伊两国文化各有所长,都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加无法阻挡中伊两国的相互走近、增进合作,无法阻挡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深化友谊。

作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少将) 王卫星

文字编辑:杨春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